第七章 秦朝(7):鴻門宴(1 / 1)

張良出去,邀請項伯,跟項伯說沛公有請,要和他聊聊,項伯就跟著進去見了劉邦。   不得不說,劉邦拉攏人心的水平確實是高明。劉邦在見到項伯後,並沒有驚慌失措的直入主題,說項伯你趕緊幫我跟項王說說,別來打我啦。而是先捧上一杯酒向項伯祝酒,然後和項伯拉起了家常。項伯一看沛公這麼和善,這麼讓人親近啊,就越聊越開心,越聊越放鬆。   劉邦問項伯,有孩子麼?成親沒?當得知項伯有個兒子,還沒有成親的時候,劉邦哈哈大笑,說正好我有個女兒,也到了嫁人的年紀,咱們結個親家吧!項伯當然樂意,劉邦那也是一方諸侯啊!這對項伯來說也是很榮耀的事,於是痛快的答應了。   這樣一來,劉邦和項伯就成了自家人,自家人說話就方便多了。於是劉邦就切入正題了:“我進入關中,一點東西都不敢據為己有,登記了官吏、百姓,封閉了倉庫等待項羽將軍到來。派遣將領把守函穀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我日夜盼望項羽將軍到來,怎麼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訴項王我不敢背叛恩德。”   項伯答應了,說:“這其中一定有些誤會,有人挑撥離間,我回去跟項王代為解釋一下,但是您也得親自去一趟,當麵說清楚比較好。”   劉邦說:“是,我明天早晨就親自去跟項王道歉。”   項伯說:“好。”於是項伯又連夜離去,回到軍營裡,把劉邦的話報告給了項羽。趁機說:“沛公不先攻破關中,您怎麼能這麼容易就進關來呢?現在人家有了大功,卻要攻打他,這是不講信義。不如趁此好好對待他。”項王答應了。   劉邦第二天早晨帶著張良、樊噲以及一眾隨從,騎著馬來見項羽,到了鴻門,向項羽謝罪說:“我和將軍合力攻打秦國,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我自己也沒有料到能先進入關中,滅掉秦朝。現在能夠在這裡又見到將軍,關中自然還是你說了算。現在有小人的謠言,才使您和我發生了誤會。”   項羽說:“這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如果不是這樣,我怎麼會這麼生氣。”項王當天就留下劉邦,和他飲酒。項羽、項伯朝東坐;亞父朝南坐,亞父,就是範增。劉邦朝北坐,張良朝西陪侍。   範增得知劉邦來到的時候,就立刻去找到了項羽,跟他說:“這是殺劉邦最好的時機了,待會酒宴上咱們埋伏好刀斧手,等您摔杯為號,就一擁而上,沖進來殺了劉邦。”項羽也不置可否。   宴會上,範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再三舉起他佩戴的玉玦[jué]暗示項王,該摔杯為號了。項王一直沉默著沒有反應。範增等不及了,起身出去,召來了項莊,說:“君王對待他人仁慈。你進去上前為他敬酒,敬完酒,就請求舞劍助興。到時趁機把在座位上的沛公殺死!”   項莊說:“好”,就進去敬酒。項莊敬完了酒,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營裡沒有什麼可以用來作為娛樂的,請讓我舞劍助興。”項羽說:“好。”項莊拔劍起舞,項莊邊舞劍,腳步邊挪動,就離著劉邦越來越近了。   項伯一看情況不對,就大喊一聲:“一個人舞劍有什麼意思,我來和你一起舞劍。”於是也拔劍起舞。項伯站在劉邦和項莊中間,常常張開雙臂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用身體掩護劉邦,項莊無法刺殺。   張良一看情況緊急,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就趕緊起身到軍營門口找樊噲。   樊噲說:“今天的事情怎麼樣?”   張良說:“很危急!現在項莊拔劍起舞,他的意圖常在沛公身上啊!”   樊噲說:“這太危急了!請讓我進去,拚死保護沛公。”   於是樊噲拿著劍,持著盾牌,就往大營裡麵沖。守門的軍士想阻止他進去,剛喊一聲“站住”,就被樊噲盾牌撞飛了。樊噲直接沖了進去,掀開帷帳站在那,瞪著眼睛看著項王,頭發都豎起來了。   大帳裡的人一看沖進來個人都愣住了,心想這是誰啊?項莊和項伯一看這個情況也停下來了,不知道怎麼回事。項羽也心中警惕,握著劍挺起身問:“你是乾什麼的?”張良這時急匆匆的從後麵趕了進來,說:“這是沛公的手下,樊噲。”   項羽這才放鬆下來,一看這人人高馬大的,很威武,就說:“壯士!賞他一杯酒。”左右就遞給他一大杯酒,樊噲拜謝後,起身,站著把酒喝了。   項羽一看挺豪邁,就想再試試他,說:“賞他一條豬的前腿。”左右一下就愣住了,今天做的沒有豬前腿,後廚倒是有,都是生的,沒做啊。項羽在那直使眼色,意思是去後廚拿去啊。底下人哦明白了,就去後廚給了他拿了一條生的豬前腿。   樊噲以前殺豬的啊,還怕這個?於是他就把盾牌扣在地上,把生豬腿放(在盾)上,拔出劍來切著吃。項羽一看可以啊,接著說:“壯士!還能喝酒嗎?”   樊噲說:“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麼可推辭的?但是我有話要說,懷王曾和諸將約定:‘先打敗秦軍進入鹹陽的人封作關中王。’現在沛公先打敗秦軍進了鹹陽,一點兒東西都不敢動用,封閉了宮室,軍隊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來。特意派遣將領把守函穀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這樣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反而項王聽信小人的讒言,想殺有功的人,這不就是滅亡了的秦朝的做法嗎。我以為大王不應該采取這種做法。”   項羽無話可說,隻能說:“坐”,樊噲挨著張良坐下。   坐了一會兒,劉邦以上廁所為由從大帳裡出來了,樊噲一看,說:“我剛喝了這麼多酒,也要上個廁所”,趁機也出來了。   樊噲出來後,找到劉邦,跟他說:“沛公,這裡太危險了,咱們得趕緊走。”   劉邦說:“我現在出來,還沒有告辭呢,這該怎麼辦?”   樊噲說:“做大事不必顧及小節,講大禮不必計較小的謙讓。‘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意思是,現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和肉,還辭別什麼呢?   於是劉邦決定馬上走,他就讓張良留下來跟項羽道個歉,說一聲。   張良問:“大王來時帶了什麼東西?”   劉邦說:“我帶了一對玉璧,想獻給項王;玉鬥一雙,想送給亞父。正碰上他發怒,不敢親自獻上。你替我把它們獻上吧。”   張良說:“好。”   這時候,項王的軍隊駐在鴻門,劉邦的軍隊駐在霸上,相距四十裡。劉邦就留下車輛和隨從人馬,和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四人徒步抄小路逃跑,這樣大概走二十裡就到了。劉邦對張良說:“估計我回到軍營裡,你就進去。”   劉邦離去後,張良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就回到項羽的軍營道歉,說:“劉邦不勝酒力,先走一步了,不能當麵告辭。托我帶了一對玉璧,獻給大王;玉鬥一雙,獻給大將軍(也就是範增)。”   項羽說:“沛公在哪呢?”   張良說:“沛公先獨自離開,已經回到軍營了。”   項羽就接過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意思就是接受道歉了。亞父範增接過玉鬥,“啪”的摔到地上,還不解氣,拔出劍來使勁敲,說:“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意思是,項羽你這小子不值得共謀大事!奪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我們都要被他俘虜了!   而劉邦回到軍中,立刻殺掉了曹無傷。因為項羽把向他告密的人也跟劉邦說了,那曹無傷能有好下場麼?   項羽接受了劉邦的和解,帶兵進入鹹陽。項羽和劉邦不一樣,他對秦朝充滿了憎恨,他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之前的秦王子嬰殺了。然後引兵大肆燒殺搶掠,火燒阿房宮,大火連續燒了三個月沒有滅,搜集了一大堆寶物美女,準備回江東。   有人勸項羽說關中富饒,可以成王霸之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你看當年秦始皇不就是這麼一步步統一全國的麼。但項羽不屑一顧,他迫切的想回到江東,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意思是富貴了,就要衣錦還鄉,讓祖宗、鄉親知道,否則就好似穿很貴的衣服行夜路,別人怎麼能看見呢?   那人又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人們都說楚國人都像猴子穿著人的衣服一樣,現在確實是這樣,虛有其表。項羽聽到後,直接把那個人殺了。這就看出了項羽思想的局限性,他還停留在春秋戰國那個時代的思維,覺得當個霸主就行了,沒有天下一統的意識。   項羽憑借手中掌握的四十萬軍隊,一方麵假裝尊楚懷王為義帝於郴縣,而暗中派人將其殺死於南遷途中;另一方麵,則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以霸主的身份把全國分封給了十八個諸侯。   其中,項羽把他的勁敵劉邦封為漢王,統領秦朝流放罪人的巴蜀,還有漢中,這個地方很偏僻。項羽還封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yì)為翟(di)王堵住劉邦進入中原的路,給予鉗製。   也就是說,項羽把關中一分為三,分給了三位秦國的降將。所以關中也就被稱為“三秦大地”。從地圖上看,這三個人把劉邦團團圍住,堵在了偏僻的巴蜀之地。   這時候,項羽是西楚霸王,劉邦是漢王,劉邦會老老實實的在巴蜀呆著嗎?答案是不可能的,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的楚漢之爭了。   而在劉邦軍中,一位大將軍的崛起,也為劉邦的勝利增加了籌碼,這位大將,叫做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