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平對此已習以為常,自“十八劍”和“奪命槊”大成以來,克製修為高於自己一兩層的妖獸不在話下,更兼修為早已突破練氣七層,而且還有料敵先機的本事,滅殺一級後期的妖獸自然輕而易舉。 在李君平的感知中,此時自己的實力應該和以前遇到的練氣九層的修士差不多,最起碼有一戰之力,在練氣期這個階段,自己算是躋身強者之林了。當然,對於整個修真界來說,自己才剛剛起步而已。 看著躺在地上的劍齒虎屍體,李君平神色似乎有一絲復雜,微微搖頭,一聲輕嘆,將劍放入儲物袋中,邁開腳步繼續向叢林深處走去,心下也自感這個區域的妖獸對自己已經沒有什麼磨練的價值了。 不料,才剛抬腿走了幾步,突然感覺一道莫名的意念從身上掃過,似神識而非神識,隨即耳中起一陣不知來自何處,似感憤怒而又無奈的傳音:“人類,這幾年你殺我妖族諸多兒郎,難道還不知足嗎?!” 李君平心下大驚,臉上卻是不動聲色,慢慢停下腳步,暗運真元,靜待下文。 果然,過了一會,那道意念似乎見李君平未有動作,便又掃了過來,怒道:“你區區一介練氣小修,卑賤如螻蟻蜉蝣,也敢無端殺戮,戕害生靈,真是死有餘辜,決然難以追尋大道,求得長生!本欲將你誅滅在此,但念上天有好生之德,罷了,任你自生自滅吧。還不速速退去?!” 李君平念頭飛轉,也未從這道意念中感到危險的氣息,微微一笑,也不爭辯,隻是向著那道意念傳音道:“若是李某所料不差,閣下非是不想,而是不能吧,否則,也不會直到現在才出聲與我交流。不知李某說得對否?” 那道意念似被踩到了尾巴,發出一聲咆哮,震得李君平心神動蕩,狂笑道:“哈哈哈……!真是可笑,本座法力無邊,手段通天,豈是爾等螻蟻之輩可知?揮手則江河倒退,跺腳則山嶽崩摧,萬千妖族強者追隨,彈指間便可讓你這小輩魂飛魄散,永世不入輪回,如今竟敢忤逆於我,真是死不足惜!” 說話間,那道意念竟突然變得氣勢洶洶,充滿了壓迫感,向著李君平擠壓而來。 李君平雖然對著家夥大話連篇、胡言亂語感到不屑,但既然這家夥口出狂言,即使摻雜九層以上的水分,如今就算某種原因導致在此靠大話唬人,想來也是實力高深之輩,絕非自己這個練氣小修能夠徹底揣測。 這時發覺那道意念正在不斷擠壓自己,雖未從中感到有絲毫危險,但修士之能,詭異莫測,況且這道神識還是來自一個實力高深的大能,能搞出什麼幺蛾子都不奇怪。李君平不敢大意,連忙飛快運轉真元,全神貫注抵擋那道意念帶給自己的壓力,以防不測。 既是全神貫注,自然將平生本事施展出來,那自突破仙凡桎梏以來的一切感悟、一切修為都在這真元運轉間不知不覺顯露得淋漓盡致,剎那間整個人竟有要融入天地之間,借天地之力抵擋意念壓力的錯覺。 “咦?!”那道意念似乎有什麼奇怪的發現,瞬間帶給李君平的壓迫感大增。 李君平一聲大喝,不留餘力,真元運轉的速度已達到了此時實力的極限,衣袍不斷鼓動翻滾,周身有著不可查覺的波動,整個人既在這個空間,似乎又在另一個空間,那道意念帶來的壓迫感似乎也無形中減輕了一些。 就在這時,那道意念的壓迫感突然如潮水般退去,李君平也隨著壓迫感的消失從那似乎融入天地之間的狀態中脫離出來。 “哈哈哈……!真是有趣,在這小小西域的偏僻角落,居然有個你這樣的小輩給本座一個大大的驚喜,區區練氣修為,竟能觸摸到通往大道的門檻,實在難得,實在難得……”那道意念忽然間響起了略感詫異驚喜的聲音。 從那道意念的話語中,李君平敏銳捕捉到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西域”,另一個是“大道”。 李君平念頭飛轉,隨便向著一個方向拱手道:“閣下所言在下似懂非懂,不知能否解惑?” 那道意念又是哈哈一笑,輕蔑地說道:“小子,你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是吧,本座話語中表達的意思你不是已經猜到了嗎?很多秘辛不是你現在的淺薄修為能有資格掌握的。” 李君平對意念話語中的輕蔑之意也不介意,麵不改色。 那道意念停了一停,又道:“你倒是有幾分心性,本座掌握的秘辛本這片大陸的那些老家夥多得多,但你修為實在太低,弱得隨便一個稍微強大一點的修士呼口氣都能讓你灰飛煙滅,所以這些秘辛是你不可承受之重。當然,若你真想知道具體深入的也不是不可以,確實,這對你提升修為有大大幫助,不過卻不是無償的,須得等價交換……”話語間盡是誘惑。 李君平自然知曉這家夥在堂而皇之耍陽謀,用直鉤釣自己的魚,但自己也確實想知道一些秘辛,這對自己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升修行大有裨益,也不點破,拱手道:“敢問閣下,不知要何等修為才有資格知曉這些秘辛?” “嗬嗬,口氣不小,還這些?!這窮鄉僻壤、化外之地,修為達到結丹期就到頂了,雖然仍是螻蟻不如的存在,但也算此方強者,倒是可以從本座指縫中撿點漏,知曉一點。不過也要你達到才行。你到金丹期再來吧。”說罷,那道意識對著李君平又是一陣冷嘲熱諷。 李君平見怪不怪,隻誠懇問道:“閣下見多識廣,不知在下此時的修行之路如何才能更早達到結丹?” 那道意識聞言嘿嘿一笑,道:“你小子是想問自己的修行之路走沒走偏……”李君平拱拱手,不言語。 “道不輕傳、法不賤賣,修行之事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你走下去不就知道了。”那道意識對李君平的疑問不以為然。 停了一停,那道意識道:“你若真想知道,本座倒是可以給你指條明路,順流而下、向山而行,即可到達。”“不過前路漫漫,又有何人知道盡頭在何處……”那道意識忽然幽幽一嘆,不再言語。 李君平站在原地,細細品悟著那道意識所說的話語,若有所思。 過了半晌,李君平神情肅穆,向著前方深深一揖,轉過身,頭也不回向著另外走去。 待李君平走後,其剛才所在之地的虛空中,似乎出現了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影,看著李君平消失的方向,用誰也聽不見聲音喃喃道:“近日來,天地似乎有變,如今竟有這偶逢巧遇,或許是本座萬年來的一個機會……”林中一陣清風吹過,那人影似乎又消失了。 李君平回到洞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跏趺而坐,寧心靜氣,對那道意識所說的話細細梳理了一番,從中得到了不少有用的消息,同時對那道意識也有了些猜測,或許是一個因為某些原因流落於此的大能,至於來自何處、修為多高卻不是他李君平現在能夠揣測的。當然,意識的身份並不是自己目前最關心的。 目前,最關心、最直接的是知曉自己所在的大虞、胡蒙等應該就是那道意識所謂“西域”的一個彈丸之地,外麵的世界很大很大,甚至大到不可想象,很多秘辛待修為到了結丹期再來向那道意識討教。 另外,“順流而下、向山而行”這八個字也很有深意,若是所料不差,應是既指出穀之路,亦指修行之路,不過出穀之路易、修行之路難,那道意識的幽幽一嘆就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自遇到那道意識並一番交談,從林中返回後,李君平未再去林中尋找妖獸磨練,而是在洞府中靜坐了幾日,隱隱間感覺自己到了出穀的時候了。 自古以來,修行之人大多講究機緣巧合,隨緣聚散,順勢而為。李君平自覺與這深穀的緣分已暫時告一段落,況且他本人就是利落之人,此處雖是修行佳地,但也不會太過留戀,拖泥帶水。 李君平將息幾日,按著那道意識的提示,沿著穀底的那道河流順水傍岸而行,離開深穀。 三年時間,一千多個日夜,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主要看如何去對待、如何去定義,既可能發生很多事、改變很多人,也可能彈指一揮、回眸一瞬,看似未有什麼變化。正所謂時空自在,動靜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