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加固大壩(1 / 1)

知道盧昌華調換了工作,老盧和盧媽媽也沒說什麼。對他們來說,防汛聯絡員好像更高級些,活也輕巧,總比扳方向桿強吧?!   盧媽媽飯後給兒子找出了一身像樣的衣服,老盧的深藍色中山裝。   兒子明天要去照相,那可馬虎不得。   這件衣服已經買了兩年了,老盧也沒舍得穿幾次,看著盧昌華穿在身上,英俊瀟灑,老盧咧嘴一笑。   “你就穿著吧,我上班也穿不上。”   “爸,我就照相穿穿,回來就不穿了,穿這衣服沒法乾活啊!”   老盧想想也是。   “隨你吧。”   “爸媽,這個你們拿著。”   盧昌華摸出一張存折來。   “這就是你的特等獎?”   老爸老媽都一陣激動。   他們早就聽說了,兒子是因為中了什麼特等獎,才受的傷。這兩天,兒子回來也沒拿存折出來,兩人雖然好奇,可也不好直說。現在兒子拿出來了,老兩口心裡舒坦,兒子到底是顧家的。   “爸媽,這錢明年我有用,你們可別花了!”   盧昌華到底還是叮囑了一句。自己爹媽,該說的話還是得提前說,不然真要是花了,到時候自己真就抓瞎。   “行,我給你存著,留著娶媳婦!”   老媽一把從盧再高的手裡搶過來,翻看了一眼,一臉笑容的找地方藏錢了。   老盧無奈的搖搖頭,對著兒子說道:“咱家你媽當家,她說了算。”   第二日一早,機件庫管理員帶著膠輪車去場部進件,盧昌華早早的來到隊部,跟著他們一起搭便車。   長水農場場部位於農場的中部,距離三分場有三十裡地,依然是要往南來到岔路口,往東去農場場部,往西就是去北寧縣城。   早上九點半就到了場部。   場部坐落在一座山坡上。   一條大河在這座山坡的西側,橫穿公路,向北而去。   公路在山坡處拐了個彎,繞著山坡走南側上山,一條200多米的南北道與場部機關大院相對。   場部一條東西主乾道,在機關大院外與上山的南北道相交。一直往東有一個轉盤道,在此處就分出幾條不同方向的道路來。   場部主要單位就分布在這條東西走向的主乾道南北兩側。   從最西邊開始是場部醫院,也是挨著山坡的邊緣部分。往東是機關家屬區,接著就是場部機關大院。   乾道的南側,對著機關的側麵,則是機關食堂、招待所。   廣播站就在招待所的南側。   往東,道路的北側是郵電局、通訊站、農業銀行、供銷社。   道路的南側則是農場子弟中學,再南則是小學和幼兒園。   轉盤道的四周還有各種單位。   轉盤道西北就是供銷社,西南是公檢法部門,東南是農機修配廠,汽車隊。   東北則是糧油供應站、汽車客運站、交通監理、派出所。   再往北則是農場的農貿市場,此處是小商小販集中的地方,還有個體飯店、診所、商店等等。   糧油加工廠就在市場的東側。   膠輪車在轉盤道停下,所有搭便車來辦事的人都下了車,各自散去。   盧昌華則直接去了市場方向。   找到了向陽照相館,見還未開門營業,隻得在外麵等著。   此時天氣尚寒,他穿著單薄,隻得來回的走動,讓自己不至於凍僵。   很多路過的人見他在這來回晃悠,覺得奇怪,也沒人搭話。   半個小時之後,市場裡陸陸續續有商家開門營業了。   飯館開門後,第一件事就是把煤爐子捅燃,敞開房門。一股煤煙從門中湧出來,直嗆鼻子。   就在這煤煙子的繚繞中,一人走了過來,矮下身子稀裡嘩啦的把鐵鏈子打開,推開了照相館的大門。   “師傅,我照張相,下午就要。”   那人回頭看了盧昌華一眼,一邊往裡走一邊說道:“這麼急?明天不行嗎?”   “急。”   “那要加急了!”   “多少錢?”   “證件照1塊,加急5毛,1塊5。”   “行。”   農場就這一家照相館,價格自然就高,你還別嫌貴,不講價!   照相館很簡陋。   一進門就是攝影棚。   “坐那兒。”   砰,打開燈光。   然後他把腦袋伸進一塊布裡。   一手拿著橢圓形小氣囊。   “看這兒,看這兒,笑一點,別眨眼,頭擺正。好。”   哢嚓。   盧昌華眼前燈光猛地一閃,就照完了。   師傅探出腦袋說道:“下午兩點來拿。”   盧昌華給了錢,拿過一張取相片的小票,就走了出來。   此時,大街上行人逐漸多了起來。   他本想去找大哥,可想到他們單位復雜的人際關係,還是別去添亂了,隻能去供銷社消磨時光。   農場的供銷社是很多來場部辦事的人消磨時光的最好去處。   供銷社裡,三五成群的人靠在墻邊,嗑瓜子、抽煙聊天,反正就是跟城裡的茶館有得一拚。   別人都吹牛逼聊天打屁,盧昌華則翻著綠皮書,自顧自的看了起來。   說來也奇怪,自從第一遍看過之後,再看這本書真的就事半功倍,很快他就看了一小半了。   到了下午,盧昌華總算拿到了照片,這才急匆匆的去了機關大院。   水利科也在大院裡。   打聽了幾個人,他來到了掛著木牌子的一間辦公室。   待盧昌華進去把相關的文件交上去,辦公室裡的人這才讓他坐下。   核對了相關文件之後,他們從文件櫃裡拿出一個小本本來,把盧昌華的相片貼上,蓋上印章,交給了他。   “你以後就是三分場的防汛聯絡員了,有什麼情況及時打電話來匯報,這是防汛知識手冊,你拿回去好好看看。”   “好的。”   盧昌華把手冊放進了書包,這才問道:“同誌,有今年的氣象預報嗎?”   “總局和管局都有氣象預測。”   “今年有洪澇災害?”   “現在還說不準,不過要防患於未然嘛。”   說著話,那人拿出一張紙來。   盧昌華一看是“黑省未來六個月天氣預測分析圖”。   “這個你也拿一份。”   “好,謝謝。”   根據預測分析,今年雨季的雨量有突破歷史的可能性。   “嗯,有了這個,就好辦了。”   當天回到分場,盧昌華就去找韓建華。   “韓主任,我找您有急事。”   辦公室裡,李振國和韓建華正在商量春播的事。   見盧昌華有事,就招呼他進來。   “韓主任,我剛從水利科回來,根據總局和管局的預測,可能有大雨,雨量有突破歷史的可能性。”   盧昌華拿出預測圖交給韓建華。   “這麼說,今年很有可能有澇災了?”   “嗯。”   “這下麻煩了。”   李振國也有點著急了。   一旦發生澇災,所有的機械都下不了地,隻能人工收割了。   “那怎麼辦?”   “防患於未然,早作準備。”   “嗯。”   三人臉色都有點難看。   第二日,盧昌華提交了一份清單。   “水庫大壩加固工程,四輛推土機,施工15天。”   “鐵鍬100把,鐮刀500把。”   “雨衣、雨靴500套。”   “抽水機四臺,軟管200米。”   “發電機兩臺。”   看到這份清單,韓建華就是一喜,是個可造之材。   當晚,隊部召開了支部會議,各個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都來參加了。   會上到底說了什麼,盧昌華不得而知,反正老爸回家後,對兒子進行了表揚。   說會上,韓主任表揚了盧昌華,說老盧有個好兒子。   接下來的十幾天裡,小麥播種已經完成,大豆開始了播種。   全場乾部職工都在為春播忙碌。   采購員忙著往返縣城之間。   很快就有大批的物資被一車車的運了回來。   這段時間,盧昌華每天都會往水庫跑,熊寶成了他的保鏢。   一進入5月,水庫裡的冰雪就全部融化了。   他打開了水閘,嘩嘩的放水,水壩南側的水位迅速下降,隻剩下四五十公分的高度了。   5月15日,韓建華把盧昌華找去,給他安排了具體工作,指揮推土機加固大壩。   李振國帶著盧昌華去了機務隊。   抽調了兩臺拖拉機,掛載上推土鏟,交給盧昌華指揮。   盧昌華心裡直樂,太好了。   “老林和老唐,他倆的車歸你指揮。”   “哈哈,小盧,這回我們聽伱的。”   林師傅樂嗬嗬的說道。   “都是革命工作,掛上鏟子走吧?”   “走。”   唐師傅笑瞇瞇的看著盧昌華,“小盧,我給你介紹個對象啊?”   “啊?別,我歲數小,以後再說。”   林師傅和唐師傅都哈哈大笑著開車去了。   盧昌華又坐進了拖拉機的駕駛室,晃晃悠悠的往東邊水庫去了。   連續十幾天的放水,水庫裡的水基本放乾了,隻剩幾處凹陷處還有水。   兩輛推土機怒吼著在水庫裡艱難的爬行,一趟一趟的把庫底的稀泥推到岸邊。   盧昌華則坐在大壩上看著綠皮書。   這種活,隻要跟師傅們講清楚,人家比你會乾活,根本就不用操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熊寶早就未卜先知,跑來盧昌華的身邊守著,對偶爾路過的行人虎視眈眈,好像水庫已經是它家似的。   到了中午,駛來了一輛膠輪車。   一個女孩在車廂上對著盧昌華揮手。   待車近了,他才看清,是韓穎來了。   “昌華,招呼師傅們吃飯了。”   “你怎麼來送飯了?”   盧昌華記得韓穎是給大田送飯的。   “嗬嗬,我跟她們換了。”   盧昌華對著庫裡的推土機揮手,兩位師傅這才把車停了下來,跳躍著來到了大壩處。   要說這兩位師傅乾活是真賣力氣。   一上午就沒停車上過廁所。   “來,吃飯了。”   夥食不錯,主食饅頭,菜是茄子燜肉。   三人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   熊寶這回也不對韓穎叫了,搖頭晃腦的往跟前湊。   老林和老唐都掰下點饅頭給它,韓穎更是挑了幾塊肉給了這個饞嘴狗。   又忙前忙後的給三人倒水。   “嘿嘿,我們這是沾了小盧的光吧?這服務,沒得說。”   林師傅還是嘴欠。   “吃你的得了,就你話多。”   韓穎對著老唐一瞪眼,“聽說你又要給小盧介紹對象?”   “誰說的?誣陷好人!我能乾那事麼!”   老唐渾身一激靈,趕緊賭咒發誓,絕無此事!   盧昌華就當什麼都沒聽見。   “下午二位師傅還要辛苦辛苦啊!”   “嗯嗯。”   他倆可不敢再說多餘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