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來,像昨天一樣的流程,洗漱、健身、吃早餐。然後退房,匯合李思誠,八點出發前往莊園。 莊園有兩處,分別在桐廬石舍和桐廬鳳川,我們這次去的是桐廬石舍,富春江畔的山間仙境,名為石舍香樟。桐廬隸屬於HZ市,地處錢塘江中遊,乃發展強縣,被稱為“鐘靈毓秀之地,瀟灑文明之邦”、“國家花園城市”、“中國快遞之鄉”,獲得諸多國家殊榮。 行駛得高速上沒有多少車,一個多小時便到達桐廬,又開了一小會兒進入慢生活區域。這裡的道路是沿著富春江修建得沿江路,隨時可見寬廣的江水,十分壯闊,江麵上有作業的船隻往來,有滿是植被的小島,充滿生機。 穿過一個山洞開始駛上盤山道,兩旁青山環繞,綠水流淌,路過了幾處白墻黑瓦的村莊,還路過一座路旁小廟。在轉過一個直角彎後,看到前方右側立著一塊大石頭,一人多高,上麵書著紅色的“石舍”二字,待行至近前,即刻右拐。 一條很新的柏油小路,不是很寬,勉強能並車。左側是低下去的江水支流,右側是二十餘米高的山體,每走五百米能看到一個雜物做的裝置藝術,經過四個能看到一個鐵柵欄門,門上掛著石舍香樟四個木字。門的對麵,就是右手旁,有一個停車場,差不多能放十輛車。 停好以後,我輕車熟路的打開鐵門。就在正前麵兩米處還有一扇鐵門,左手邊是一個大房子,名曰樹屋,有三層,我滑開門走了進去。 正對門幾扇大落地玻璃,能清晰地看到外麵的景色。兩套麵對麵的沙發,分放左右,門旁一個接待臺,造型很是田園。這裡其實是第二層,從外跨樓梯下去是第一層,三麵開放,建在河灘上。建築外滿是漂亮的石子,溪水輕輕流淌,清澈如玉,微風拂過,水波蕩漾。河灘北側水麵上飄著三四排竹筏,順著竹筏看過去,水中心的位置,白鵝和鴨子並成一排,巡視著大自然的水域,一片平和。 上三層的樓梯分開左右兩側,一側是個可以住人的小屋子,另一側是大屋子,現在被當作孩子們的教室,孕育著花朵。 他們三人隨我進來,一起下到底層,俱皆嘆為觀止。 河灘對麵更為秀美,那邊是比這邊要高出兩米的石墻,石墻上方是蜿蜒窄長的石路,在往上有一棟石質建築。這個建築的一個房間淩空搭了出來,房間底部遮擋住一小截石路的上空,木質材料框架,三麵落地窗點睛,相得益彰,仿佛空中樓閣。 建築北邊有一顆巨大的香樟樹,這個地方的名字就是叔叔依據它所命名。這棵樹是杭州十大古樹之一,兩千多年高齡,六七位大人合抱才可圍住,高十餘米,盤根錯節,枝乾縈繞,碧綠成蔭。 “這是神樹啊!集日月之精華,靈氣逼人,可保一方水土,這個地方定會安寧祥和,寶物,寶物!”子淮表情震撼地說道,雙眼呆呆地看著對麵。 “孔德,你還說我那兒好,這個地方比我那兒好的不是一點半點,簡直仙境,這才是剛進來啊。”李思誠也被眼前的景色所觸動,感慨起來。 我以笑答復,帶著他們上去,拿著我們房子的鑰匙,走出樹屋,用密碼打開第二扇鐵門,順著一條十米下坡路來到一座小橋。 這橋不太像橋,因為南北兩側溪水有落差,所以這裡是個高低相接的平地,水從橋下的洞口流過,也會從地麵上漫過。還好南把邊有一排石墩,一個隔著一個,可以跨著過。 過去以後到達一個三岔路口,後麵是過來的橋,左麵是去香樟樹的窄長石路,隻能容一人通過,右麵是寬一些的水泥上坡路,上坡路下還有一條很窄的沿河小道。正前方是墻和山體上高地相疊的建築,墻前放著一個人形鐵藝,鐵藝旁立著木頭指路牌。 我們向石路走去,順著腳下的清溪,路過右側墻上一尊羊頭石雕,五六米後,瞧見一道向上的石階,高出向前去的石路不少。踏著石階上去,到了一個平臺,平臺頂頭就是那棟石質建築,共兩層,上二層的樓梯,是右手邊靠著山體的石階,房間內不相通。 往前路過右邊一個大木桌,左邊一排綠油油的竹子,來到房間門口,門上掛著一個木牌,上麵寫著“草塘”,我拿出鑰匙開門進去。 房間結構特殊,進門南側一扇推拉門,裡麵是一間臥室。北側是一個大客廳,中式風格,羅漢床、太師椅、木幾、書案、文房四寶,應有盡有,玻璃窗前還擺著一對竹椅,椅中的桌子上放著圍棋。 客廳東邊靠南墻位置有一扇門,門內是一間大臥室,就是外麵看到的“空中樓閣”那間屋子,淩空的陽臺位置放著茶桌茶具,兩隻紙質長筒落地燈點綴。想象一下,清晨雞鳴鳥語,陽光從落地窗射進來,微微睜眼,對麵山景如畫。起身走到窗前,北邊鬱鬱的香樟樹映入眼簾,一根大樹枝伸過來,緊貼玻璃,探手可及,好似大自然在親切地打招呼。向下看去,樹屋河灘,涓涓溪流,鴨鵝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轉身泡一壺自產的紅茶“石舍紅”,坐在桌前,吹曲笛子,欣賞著美景,是否愜意? 好一個詩情畫意。 客廳北邊有兩級石頭塊臺階,上麵一間小隔段放著桌子和書架,隔段西側是衛生間,東側是一個玻璃門,打開出去進入後院,中心一個巨大的整木桌子,桌子上方是香樟樹枝乾構成的天然棚頂。 整個建築都依照山體而建,屋內保留了一部分山體本身,加以雕琢,塑成墻體。家具全部是原木,窗簾是竹節和麻色布藝結合,擺設著各樣古韻器具,真正是新中式。 “我不想走了,哈哈哈!這個感覺是我所愛。”李思誠難得地大笑出聲,聚精會神,看個不停。 阿明沉默一路,從剛才進來到現在一直抱著鐵筆左顧右盼,也不說話。可能是被風景所迷惑,難以自拔,現在貌似緩過神來,大喊起來。 “噠噠噠噠噠!呀呀呀!好美!好美!” 李思誠被嚇了一跳,滿臉不敢置信地看向他,比老陳見了阿邦還震驚。 阿明感覺到老板再看他,瞬間石化,紋絲不動,兩三秒後抱著筆跑了出去,好像有些臉色微紅。 我和子淮搖搖頭,這麼看來,他在公司沒有完全暴露出本性。 我講了講這裡的大概布局,方便一會兒遊覽。建築有十三棟,住宅建築十一棟,大小不一,還有一棟在建造。餐廳廚房是一棟,單層二百多平,庫房一棟,麵積不大。還有一個是真正的樹屋,在香樟樹上搭建的,之前某電視劇場景使用所設,目前空在那裡,沒有實際作用,其他的就是一些瑣碎的內容。阿明跑回來後,我帶著他們出了“草塘”。 回到剛才的三岔路口,朝著水泥的上坡路而去,差不多十米的距離,行至一個小廣場。 在那中間有個篝火架,上麵擺滿了做裝飾的瓶子,南邊是一個大木棚,四麵鏤空,其下有長木桌、長木凳,有燒烤爐和鐵板桌。 前方正西邊是向上的石階,被修剪過的青草包圍,通往廚房和餐廳“阿凡達”以及“綠茶”、“核桃樹”、“喜樂窩”、“水舍”四棟住宅建築。要特別提一下“喜樂窩”,聽名字就知道是基督教徒的傑作,這是小姨夫設計的房子,美式的風格和布置,屋子裡上下兩層,有一個大陽臺,陽臺是看書的好處所。 我告訴他們,核桃樹是三層高的大別墅,可以住很多人,我們晚上最好拿著行李去那裡,不然就得兩人睡一張床,他們聽後表示無所謂。 廣場北邊是一個兩米寬的長廊,兩旁種滿了花草,通向兩棟住宅建築,路半的“米庫”和頂頭的“香草天空”。 香草天空是叔叔一家住著的地方,裡麵很大。一層有一個大客廳,有開放式廚房,有衛生間和臥室,有後花園,花園通向另一個棟住宅“向日葵”,那個住宅的正門在上坡路的途中。二層是兩個大臥室、陽臺和另一個衛生間,上下層的樓梯是山體上開鑿出來的石階。二層外麵有個大露臺和一個露天泳池,泳池邊上擺了幾把躺椅,池裡的水連接著復雜的水道,水流下去可以灌溉下麵的花草作物。 木棚靠東有一條向下的石階,下去是沿河小道,臺階和小道的交匯處還有一處微型瀑布水池,養著幾條鯉魚。沿河小道走到西頭再北轉向上,經過水舍、喜樂窩、核桃樹這幾個建築的門口,便到了“阿凡達“的另一邊。 “這裡是完全封閉的麼?”李思誠環顧四周,不斷點頭。 “嗯,不會讓外人隨意進來,你看河對麵,我們剛才走的那條柏油路,順著進去是石舍村,一個老村落,環境很好,大部分是老人。”我說著指向對麵山體下的道路。 “仙境!真的是仙境,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了。修行需要財侶法地,這個“地”越來越稀有。古代的靈氣之處都成為了旅遊點,人滿為患,昆侖虛又不敢去,這兒竟有一處如此靈秀寶地,真是莫大的驚喜呀!”子淮發自肺腑地表達著歡悅的心情,看得出,真的是喜出望外。 “我十分喜歡待在這裡,感覺和外麵完全不同,就像到了另一個世界。”心裡話,這是我最真實的感受,在這裡能躲開世間的很多煩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嘿嘿,大黃,誒,過來過來,來我這裡。” 聽到阿明在說話,一起回頭看去,隻見他蹲在地上,試圖和兩隻土狗交流。 “那是六屁、七屁,因為排行老六老七,所以孩子們給起了這樣名兒。”我看得一樂,馬上告訴他兩位“先生”的真實姓名。 “哪的孩子們?”子淮問道。 “表叔的孩子,還有幾位叔叔阿姨的孩子,他們都在這裡學習,不去傳統的學校。這個地方本身就是一個天然校園,以天為師,以地為板,以生靈萬物為書本,傳授知識。”我雙手背後,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給他解釋道。 “妙!太妙,非常人所能為。”李思誠左手扶了扶眼鏡,右手伸出大拇指。 我抬頭看向遠方,讓自己放空,完全融入這純粹的香樟聖地。 . 茂密的香樟樹 心靈的歸屬 引導著他的孩子走出 慵懶垂涎的迷途 和五顏六色的迷霧 . 美麗的香樟樹 思想的歸宿 標示著去往終點的路 聆聽著夢的傾訴 觸摸著希望的手足 . 莊嚴的香樟樹 行走的歸處 在這裡也在身邊守護 軀乾是欲的墳墓 枝葉是生命的地圖 . 我們的香樟樹 最後的歸途 落葉歸根是無奈結束 尋找落點的奔赴 行至此而停下腳步 《香樟樹》王月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