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隨口應下來,這點收益對他們雙方來說隻是小事,“主要是電影的拍攝流程,三十分鐘微電影時長原因,無關的劇情肯定不能多,我打算通片下來就是打打打。”
  “您屬於是武林高人,前往華山派爭奪寶物,這期間碰到各路高手,再到最後的守關大Boss掃地僧一般的角色,將他們給一一打敗,但突然間幾個大蓋帽過來將您給驅趕,這時候您才發現自己是沉浸於幻想之中,將華山派少看了兩個字,後麵還有出所。”
  這就是《功守道》的內容,徐嘉不打算更改,或者是深入。
  說白了這電影其實就是圓了馬蕓一個武俠夢。
  甚至不是為了給觀眾看的,純粹是他自己自嗨,然後給利用到最大化,反而能借此揚名賺錢。
  這就是名人的好處,乾點什麼,想虧都難。
  何況就憑馬蕓的行程,哪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會投入到電影拍攝當中。
  “這個你們是專業的,根據你們安排就行,我感覺挺有意思的,華山派,華山派出所,嘿嘿,充分展現了一句話,個人武力依舊要在國家的管控下,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這點很巧妙,我很喜歡。”馬蕓深知自己身份不同,任何行為都可能會被放大。
  劇本裡的這個設置反而正合他的心意,武俠夢終歸是武俠夢,回到現實還得遵守國家法律。
  “到時候演員的話,我們會請些能打的,不光是武打演員,還有諸如鄒氏明這些拳擊手,所以這武打套路還是得學一學,包括兵器方麵的。”徐嘉提醒道。
  他不怕馬蕓被人給打傷,他怕馬蕓把對手演員給打傷,會打的一般都知道怎麼收力。
  畢竟那些人麵對華夏首富,還是會給幾分薄麵。
  “這個好說,既然要拍那我肯定要認真去拍。”馬蕓一口答應下來。
  他對於自己武俠夢還是比較重視的,要不是時間不夠,還想嘗試下吊威亞,拍部真正的武俠戲,然後問道:“電影名打算叫什麼?”
  “功守道如何,我們本來起初定名為攻守道,一攻一守,對應太極中的‘陰陽’,但後來想了想,功比攻更合適,更符合農耕文明培育下華夏人中庸、平衡的處事哲學,而所謂功守道,也可以說是用功夫守住自己家園之道。”徐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