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海經異獸與4象5行、星宿等自然崇拜有關(1 / 1)

山海經異獸與四象五行、星宿等自然崇拜有關   山海經中的山海經異獸與中國傳統的五行元素、八卦原理以及日月星宿鬥神存在一定的對應關係。四象包括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這些方位與山海經中的山海經異獸存在關聯。   黃龍、應龍、勾陳、騰蛇等在星宿中各有身份,與宇宙的運行有一定的聯係。比如勾陳是上古星宿名,源於古代中國人對星辰的自然崇拜,是古代中國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在《北山經》中,勾陳的形狀像牛,獸首上有九個角,背部有一個大的孔洞,大小如洞穴一般。它是一個典型的山海異獸,也是典型的星宿大神。   它生活在北方的山區,常常出現在嶺穀之中,其形象頗具神秘和獨特之處。他還是後世神話的四禦之一,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全稱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比日本天皇爺還大。   日本天皇相傳為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是神道教最高領袖。一說,天照大神統治葦原中國(葦原中國指的是人間世界,也就是日本本土),葦原中國是日本神話中介於高天原與根堅州國(根之國,死人之國,根國是所有惡靈邪鬼的滋生地和所有罪惡災難的拋棄地。一般多與地下的黃泉國相提並論)之間的世界。   但是,日本神道教隻是上古大中華神話體係的一隻,日本的上古天皇也隻是一脈區域天神,地位比不上作為四禦之一的勾陳大帝。但日本神道教可能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日本國民才是太陽神下的子民。他們的天皇至少與古代中國的皇帝同級,也有道理,鑒於日本神道教已經日本本土化了,因此中華清朝後期也認可了。但唐宋元明時期,日本都是稱臣的。   2023年11月消息,科研小組參考日本神話,將一類超高能宇宙射線,命名為“天照粒子”,也是一種贊許。理論上僅1克該粒子就足以摧毀地球,能量相當於閃電的100萬億倍。天照粒子實際上來自宇宙大尺度結構中幾乎沒有星係存在的空洞,該區域沒有已知星係、星雲或其他結構。比如超新星大爆發,也可能來自於銀河係之外。   鬥星崇拜,在後世神話演變中,誕生了很多的大神,比如北方玄武大神九天蕩魔祖師,他就是真武大帝,也稱玄武大帝。   比如紫薇大帝,又稱為“中天北極紫微太皇大帝”,注意沒有使用玉皇二字哦。紫微星位處三垣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屬帝王之所居,西漢未央宮、隋唐洛陽宮城紫微城、明清故宮名曰紫禁城都源自於它,可見地位的崇高程度。但人界帝王也有自知之明,他們隻將自己比擬為紫薇大帝,倒也沒有狂妄到比擬為玉皇大帝的程度。紫薇大帝很明顯是一個儒教的神祇,代表了皇權,統禦萬眾萬靈,代天行權。   日本的天皇製度保留到了現在,泰國的泰皇也保留了。泰皇被認為是具有神聖地位的存在,類似於中國古代的皇帝地位。日本的天皇製度和泰國的泰皇製度都受到中國古代皇權製度的影響,但在歷史的發展中,具體的製度安排、地位與權力在事實上已有了很大的差異。   原理上,皇帝不僅統治著人間,古代的皇帝確實有封禪泰山,封禪仙神的權力。封禪泰山被視為天地間皇權的象征和神靈祝福的象征,具有極其重要的宗教和政治意義。據傳說,最早的封禪泰山之舉始於古代傳說中的夏朝時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傳說是夏禹在泰山封禪,夏禹封禪泰山的故事作為歷史典故,被列入了傳世經典和歷史文獻之中。夏禹封禪泰山標誌著夏朝帝王對天地神靈的尊崇和祈求,這一儀式也被歷代帝王視為至高無上的禮儀儀式。   勾陳大帝,全稱為“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也可以簡稱“天皇大帝”。勾陳,是天上紫微垣中的星座,靠近北極星,共由六顆星組成。道教經典中,鬥姆元君即是天皇大帝之母,紫薇大帝和勾陳大帝都是他的兒子。   古人將這些星宿分為二十八宿,與地球上的方位有所對應。黃龍守護在北方,而北方對應的星宿是北鬥七星。應龍位於東方,與東方的星宿有關,如寅宿、卯宿等。勾陳代表南方,南方對應的星宿是戌宿、亥宿等。騰蛇位於西方,如酉宿、申宿等。在這裡,勾陳是一條神龍,騰蛇也已經化為真龍。星宿的四方為四條龍。   代表陰陽八卦的太陽燭照和太陰幽熒也說明了這一點。在《西山經》中,太陰幽熒的描述如下:太陰幽熒是一種光亮而美麗的動物,它的身體散發著幽暗的光芒,具有幽暗的光芒和龍外貌。它生活在西方的深山之中,常常出現在湖泊和河流的附近。後世神話中幽熒代表八卦中的太陰,太陰之火是《山海經》中所描述的一種異獸類似太陰幽熒演化而來。   中華文明起源於對滿天星鬥的觀察和神化,後世道教神明中日月星辰的神靈占據了非常龐大的位置,將滿天星鬥化為山海經異獸真是神來之筆。北鬥七星是中國人最信仰星係,帝王最愛紫微星,幾乎婦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