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縣城回來之後,雷子確立了一件事,那就是要立誌做個有錢人。這既是老雷帶回的目標,也是雷子此刻真切的感悟。這個時代,對一個窮人來說,錢太重要了。他帶回一大摞用於開闊視野的書,但沒有一本是專門的成功學或講如何致富的。因為老雷曾深刻地總結過:一個人,永遠也不能靠讀書獲取賺錢的方法,那方法但凡管用,都不會被作者寫到書裡。世界上也沒什麼真正的成功學,所謂成功學,都不過是一堆廢話。因此雷子所挑選的書,也都是實實在在的用於增加他信息量的。身處偏僻的鄉村,他急需要開闊眼界。 當同齡人還在胡跑胡鬧,整天優哉遊哉的時候,雷子已經開始了為目標而努力。他這個要做有錢人的目標,出發點並不全是為了自己過什麼有錢人的日子,而是希望自己有錢後能夠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幫助更多需要幫助而且自己也願意幫助的人。這個目標算不上如何遠大,如何高尚,但絕對接地氣,也是雷子這樣的出身的人,最應該選擇的目標。 確立好目標之後,緊接著就是行動。雷子采取的第一個行動,除了大量閱讀,增長見識之外,就是用一年多的時間做了一次新河村經濟普查。他這個經濟普查活動比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整整早了十年。第一項調查就是看誰家有錢,誰家有摩托車,誰家有彩電,誰家電費花的多,誰家總買燒雞吃......通過分析這些關鍵信息,雷子先是掌握了村裡的一個富豪排行榜。經過研究,他發現這排名前幾名的人,大體是兩類人,一是有公職的,像化肥廠的廠長,村乾部這種。二是跑業務的,像杜峰他爸這種。再往後,第二層次,也有兩類人,一是在開發區承包大片土地的,二是趕集做一些高利潤的買賣的,像肉類、毛線這些。第三等人數最多,是種地為主,外加手工業的模式,瓦匠、木匠、鐵匠都屬於這個層次。而最後一撥人則是完全靠地裡的出產,外加一些可以忽略不計的小買賣營生。 經過認真地比對,雷子發現,自己家基本屬於最後一等。雷子他爸雖然是村裡為數不多的高中畢業生,但是相應地也錯過了學一門手藝的黃金年齡,而他內向的性格又不太適合做生意,唯一的資本就是一身力氣。而那個年代,最不缺的就是力氣,最便宜的也是力氣。同樣是在蓋房班裡工作,碼磚的一天掙八十,這供磚供泥的就隻能掙四十。好在當時農村的開銷也少,隻要耐得住不花大錢,吃飯倒是不成問題。 雷子的性格裡,兼具其父母的部分特點。他爸內向,不愛說話,他媽外向,特別愛說話。所以這雷子的性格就極具沖突性,相應地也就極具可塑性和變化性。雷子覺得這每一種性格,也說不上哪種好哪種不好,它們各有各的用處。父母雖然不是那麼有錢,但卻給了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和靈活的頭腦,這就足夠了。一個人,隻要有一個好身體,加上一副好頭腦,再加上決心和清晰的目標,就不難成功。所以,雷子從不曾因為自己清貧的家庭環境而有什麼自卑或不舒服。他要做的,無非是在現有的條件和環境下,想辦法達成目標。小學六年級的雷子,已經著手去賺取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要成功,先模仿。誰有錢,就賺誰的錢。這是雷子帶來的兩條人生感悟。第一條,村乾部肯定是當不上,化肥廠廠長更是癡心妄想。跑業務,現在年齡還太小。其他的,趕集賣貨,專業手工,也都不太適合。所以呢,就得研究第二條:賺有錢人的錢。對比第一條來說,這條路更難。因為它考驗的是創造力,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但相應的,這條路可能的收益也更大,所以也算是風險與收益並存吧。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如果要選擇創新,這是需要用到的第三條經驗。雷子先是把鐵蛋叫到一起商量,因為他知道,鐵蛋跟他一樣,也需要賺錢。雷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鐵蛋,然後征詢鐵蛋的意見:“你覺得怎麼樣?” 鐵蛋這次倒沒有著急開玩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而是很認真地琢磨起這個事。論學習成績,鐵蛋屬於那種十分穩定的類型,但他腦子卻不笨,而且社會活動麵比較廣,見得多,知道的也多。經過一番思索,鐵蛋對雷子說道:“我帶你見個人,他肯定知道怎麼賺富人的錢。” “見誰?” “力哥。” 白力這個名字,雷子早就知道,但一直也沒見過麵。村裡有許多關於他的故事,大概也都是道聽途說,添油加醋。人們說他身手了得,連監獄的大墻都困不住他。這兩年特別喜歡讀水滸的雷子,倒也並不覺得這些江湖人物有什麼可怕,相反倒覺得有些人也許是真性情,所以並不排斥。 白力的父母在他十來歲的時候因為一場意外離世,留下他和一個跛腳的弟弟相依為命。開始主要是靠家族親友的救濟,久而久之願意幫他們的人越來越少,為生計所迫,白力就走上了江湖這條路。仗著敢打敢拚和講義氣,很快成為一方豪傑。鐵蛋和他們家住的近,鐵蛋的父親沒傷殘之前,也常常照顧他們兄弟,所以這麼多年來,白力也一直念著他們家的好。 雷子跟鐵蛋一路走著,一路聊些關於白力的往事。看得出來,在鐵蛋心目中,對力哥是充滿敬意的。十幾歲的小夥兒,並不懂那些太大的道理,他們對人的看法就來自於最真實的生活。過了小橋,又走過幾個胡同,鐵蛋指了指一處磚皮的舊房子,說道:“到了,這就是力哥家。”雷子看著這房子,怎麼也與這江湖大哥的身份聯係不起來。“混跡江湖這麼多年,怎麼還住著這樣的房子?”雷子感到納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