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戰俘交接時,大米報告說,路上死了一百多人,主要是些老弱病殘。大宗師什麼也沒說,隻是把戰俘交由薑署長管理,從此後薑署長主要負責監管戰俘、建設麥島通道。 薑署長學著大宗師,給他們開了一次會,進行了訓話。主題意思是:隻要你們老老實實乾活,就能保證你們能吃飽飯、有衣穿、有房住,有適當的休息,有病會有大夫診治。至於什麼時候你們能回到家鄉,我也不知道。這要看南楚國如何對待東齊國的戰俘,如果南楚國不虐待戰俘,就送你們回國。在這之前,希望你們遵守規矩。我們這裡施行的是人人平等,多勞多得,人人幸福的政策,隻要你們好好乾活,就會平等地對待你們。否則,必將承受雷霆懲罰。 薑署長從島督營分出50人管理兩千流徒苦役,負責水利工程施工中難啃的骨頭部分。自從大宗師演講後,苦役人人覺得有盼頭,已經不需要嚴加防範了。原第一隊的一百人還是負責保衛、協調工作。其餘全部用來監管戰俘,負責施工麥島通道。 大宗師派了狗將軍來做總監,這隻狗將軍接管了大米“種”在“刺頭”心臟邊上的“種子”權(實際上是個超微型放電顆粒,可遙控放電,導致心絞痛假象,但不致命)。管理方法依然是分30人的小組,由兩、三名刺頭管理,小組成員有逃跑的就砍刺頭的頭,逃跑達到三人及以上,剩餘的小組人員全砍頭。全小組偷偷逃跑?不可能!因為逃出一定範圍,狗將軍就知道了,直接定位抓回、統統砍頭。 大宗師覺得貓、狗不夠用,從總部申請到了十隻貓先生、四隻狗將軍(原先還有一隻貓、一隻狗)。 原先的貓先生,主要服務於王家、薑家、郭家的教學和提供知識庫,反正三家來人到盤島縣後,都住在毗鄰的大院裡,這隻貓先生激活了主人全控最頂級防禦攻擊模式。 後來的十隻貓先生負責盤島縣所有的學堂教學。每隻貓先生,可同時開設20門課程,若每門課程班50名學子,那就是可以同時給一千人上課。每隻貓先生,都隻有防禦功能(防禦攻擊功能激活後,太耗能量),還有針對搗蛋學子,進行放電打手懲罰的權限。這些貓可以定義設置成不同模樣和顏色花紋,以便從外表識別分辯。其實,貓先生都是一樣的,想要不一樣,更換他的知識庫就行。 貓先生們的共同特點是:懶、貪睡、愛曬太陽。因為能量真的不夠用,即使現在有了浮山穀大炭爐烤、水電站充能(充電),也不夠用。盤島也建設了不少木炭烤爐。 至於貓先生的模樣,都由三宗師(管教諭)負責,結果大部分都被設置成女貓先生。 盤島縣的新式學堂,除了學習普通學堂內容外,就是跟貓先生學習神仙學科知識。所以,最少一半的教學任務,還是由聘請的秀才、舉人擔任。 五隻狗將軍,全都激活為主人全控的最頂級保護攻擊模式,也是可以設置不同的狗模樣的。一隻送給了王良夫將軍,一隻送給了王圓玄和王圓青共用(兩人常在一起),第三隻送給了郭老掌櫃、郭大掌櫃共用,第四隻送給了薑縣丞、薑署長共用。原先那隻做了麥島通道工程總監。 同理,狗將軍們的共同特點是:懶、貪睡、愛曬太陽(跟貓學的!),還是因為能量限製。 總部還派了兩名貼身護衛,分配給了二宗師、三宗師。兩位宗師把她們設置打扮成了淑女型,隻不過有點粗壯,因為貼身護衛都是同一種高大型的(大概一米九五)。 貼身護衛都是主人全控型,但權限級別不一樣。權限級別越高功能越強大,耗能也越大,這兩位貼身護衛都是高級權限級別。 看到師哥將貼身護衛叫作大米,兩宗師師妹也分別把她們叫作二米、三米。好嘛,都怕挨餓! 大米,具有資源全控最頂級權限級別。 王家、薑家、郭家的核心非軍事人員,每人都配有手弩、一套匕首、萬用刀(類似瑞士軍刀)、超微型無線骨傳耳麥。文明會會員也都有相應的配置。核心軍事人員,配置更多。 宗師團決定,盤島縣所有滿10歲的島籍居民,每人發一個“身照”,上有“光打”的姓名、住址。其他常來往盤島人員,都發通行證。所有“身照”和盤島通行證上,都有一個“光打”的盤島簡易圖案,用以標注防偽。因為關卡護衛兵,有不少不識字的,看到這個標注就可放行。 ----------------- 春季農忙完成後,宗師團討論了各類會員人數太少的問題。提議放寬權限:青員年齡從10~30歲,擴展到10~40歲,40歲時可申請延長到45歲,到45歲時,可最後一次申請延長到50歲;外員考驗期原先是1~6年,現允許到第6年時,可申請延期3年至9年;正式會員,已參加“成人小學速成班”學習滿三年的(不管畢業與否),就可成為正式會員。 此方案經征詢各位委員同意後,正式實施。解決了由於學歷限製,導致人數少的問題。 到現在為止,島督營有監管兵1千人,負責監管苦役兩千人、戰俘一萬五千人,完成一些最艱苦、最危險的工程任務。盤島縣衙組成了1千人的縣兵,負責地方保衛和維持社會秩序執法。文明會兵營(後稱:盤島兵營)2千三百多人,屬於野戰軍,其中三百多人也負責組織訓練1萬人的民兵,民兵每周訓練一天。 島督營、縣兵的訓練和指揮分別由薑署長、武縣尉負責,盤島兵營平時由王圓玄負責,王圓青輔助,王良夫將軍抽空也來進行集中指導。每次王將軍來盤島,狗將軍都跟隨著,王將軍的“隨狗”被大宗師裝載了軍事教學模塊,要求王良夫堅持學習不斷線。 很快夏天到來了,今年(宗師12年)上半年,宗師團三位宗師忙壞了,學業進展緩慢,有時是斷斷續續。沒辦法,規模擴展太快,工作太多。 八月,兩位宗師師妹,以薑來、薑真之名,通過了童生考試。 宗師團經慎重考慮,準備秋季農忙季節過後,委派一些會員、外員、青員骨乾,負責承擔大部分領導事務。宗師們將大部分精力放到學業上去,現在學業處於14級階段。 抓緊這個空檔,大宗師啟動了建設兵工廠工作。 工廠(工坊)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負責製造生活用品,包括人工水晶寶石和人工珍珠和釀酒,現在主要由二宗師負責。二宗師負責的皇家銀行正在進行基本建設,還沒開業,所以這塊還不用投入太多精力。三宗師繼續負責浮山穀種子基地,以及盤島作物種植技術指導、家禽養殖,還協助支持華神醫師徒的行醫。 另一部分是原有的工坊(工廠),隻負責製造一些簡單農具和基建施工工具,現在建兵工廠有些東西與這些製造相關,屬於軍民兩用部分。例如:金屬材料的提煉與製造、攻城機械、一些刀劍槍的製造,等等。 第三部分,就是要上馬的兵工廠部分。目前重點研製三類:拋石機、箭弩(包括手弩、床弩)、炸藥(主要是炸藥包、拉線地雷、拋雷等),這三類都很容易快速實現。至於先進的槍炮,目前工藝條件還沒法達到能製造安全可靠的武器程度。 產業的升級迭代,需要完整的產業鏈支撐。現在還顧不過來,時間和現實條件不允許馬上進行。 炸藥包、拉線地雷、拋雷(可由拋石機拋出)等,屬於熱兵器。試製當中危險很大,需反復實驗,提高可靠性。還發明了“箭雷”,也就是把雷管綁在箭上射出去。引信全部采用拉弦(線)方式。 試製達到可用程度後,盤島兵營進行了反復練兵,先用模型進行練習。最後再用能爆炸的實物進行實戰演習。 ----------------- 秋季搶收搶種季節過去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從今秋到明春開始,大麵積擴展其它作物的種植,如:玉米、土豆、大豆、地瓜、各種蔬菜等等。為了改善生活質量和營養結構,蔬菜、家禽飼養放到了重要位置。 秋收收成非常可觀,包括嶗山縣在內,共六十多萬畝地大部分是糧田,也有其它經濟作物。浮山穀大穀部分,建了很多糧倉。浮山穀呈葫蘆狀,裡頭是大穀,耕地約五千畝,入口處是小穀,耕地約兩千畝。明年春收後,大穀部分除了果樹一千畝不動,其它都將改成糧倉。也有部分糧食,存放在盤島的糧庫。盤島現已建成兩個大型糧庫基地。 從現在開始,糧食總收成和盤島縣總人口等數據,定為秘密數據,隻有宗師團能確切、全麵掌握,其它少數核心官員也心中有數。當然,種植技術、工廠製造技術都是絕密的,好在當前除了宗師團,也沒人達到理解這些技術原理的水平。何況在工藝流程上,充分采取了關鍵技術的保密措施。 兵工廠的創建工作和研製工作,在宗師團的指導下,有序展開。 盤島兵營的訓練,大宗師重點指示:一切以實戰為標準進行訓練,要持續不斷研究和改進戰法,新戰法要隨武器的變化而改變。 房屋建設、水利建設、麥島通道建設,都需要建材。新研製的磚瓦、水泥不斷改進性能,研製土法煉鋼技術,試製建築用鋼筋等等,也在不斷進行當中。 建設需要大量石料,采石、製作石料,是一項異常艱苦的工作。現有的技術條件,還需人工為主。這些工作由戰俘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