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找工作 在2018年的歲末,我辭別了生活已久的武漢,踏上了駛向深圳的列車。當火車緩緩啟動,我的心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回望過去,仿佛還能看見三年前那個拖著行李箱,如同無頭蒼蠅般的我,在陌生的城市中迷失方向。 那天,我背著沉甸甸的行李,滿心期待著新的開始,卻在公交車站前迷失了方向。一個不小心,我坐錯了車,焦急地等待著下一個轉機的到來。歷經周折,我終於抵達了武漢大學的南門,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漫長的迷霧,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宿。 如今的我,已不再是那個懵懂的毛頭小子。時間的河流帶走了青澀與無知,卻留下了一份對未來的迷茫。我再次踏上新的征程,但這次,我沒有走錯路,隻是心中的地圖卻失去了方向。 大學之門敞開的那日,我仿佛成為了一匹掙脫了韁繩的野馬,心靈在遼闊的草原上奔騰不息,難以尋覓歸途。大學校園內的鐘聲、圖書館裡的書香,似乎都與我漸行漸遠,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與焦慮。 在這漫長的兩年中,我的內心飽受煎熬,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每當夜幕降臨,我總會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思考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而每一次的思考,都隻會讓我更加迷茫和不安。 終於,在某個清晨,我下定決心要離開這個讓我窒息的環境。我選擇了休學一年,去外麵的世界尋找答案。我想通過親身經歷社會的殘酷和磨礪,讓自己變得更加堅韌和成熟。 我想在社會的洪流中,從事著各種體力活,感受著生活的酸甜苦辣。希望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能夠逐漸找回了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我和小龍的友誼可以追溯到高中的日子,那時我們如影隨形,共度了許多難忘的時光。15年的高考結束後,我們各自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他北上鄭州,而我留在了省內。盡管分隔兩地,但我們的友情並未因此而減弱。 早前,我就和小龍商量好了一起去打寒假工,希望能夠再次並肩作戰,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他告訴我,他的父母都在深圳,所以他打算先在那裡找到工作,然後再讓我過去。我欣然答應了他的計劃,期待著能夠再次與他相聚。 回想起17年的暑假,我和小龍在鄭州送外賣的日子,雖然辛苦,但卻充滿了歡笑和收獲。那段經歷不僅讓我們體驗了生活的艱辛,更讓我們明白了友情的可貴。每當我想起那段時光,心中總會湧起一股暖流。 如今,再次麵臨相聚的機會,我更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友情。 當我滿心歡喜地抵達深圳,期待與小龍同學會合開始我們的寒假工時,卻得知了一個意外的消息——他所在的工廠東方亮彩不招單人。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我有些措手不及,心中不禁有些失落。 小龍告訴我,他現在在工廠上的是晚班,工作相對辛苦,但好在工作時間並不長。他計劃在過年前辭工。 在深圳這個工業區密集的地方,年前的工作機會卻出乎意料地稀少。我們瀏覽了前程無憂上的招聘信息,但大多數要麼距離小龍太遠,要麼需要上一個月的晚班,這都不是我所期望的。麵對這樣的困境,我們開始有些焦慮,但也隻能繼續尋找下去。 最後,小龍帶我來到他前一周找過的一家招臨時工的公司。我們走進工廠的大門,看到紅色的墻壁上貼著一張褪色的A4紙大小的招臨時工的廣告,上麵寫著每小時12元並提供吃住。 聽到小龍說他之前放過這家公司的鴿子,我心裡不禁有些忐忑。雖然他對我充滿信心,但那張褪色的招聘廣告確實讓我對這次機會不抱太大希望。然而,既然已經來到了這裡,我還是決定鼓起勇氣,獨自上樓去麵試。 走在通往三樓的樓梯間,我努力平復自己的心情,提醒自己要保持自信和冷靜。雖然心中有些緊張,但我也明白這是一個為數不多的機會,不能輕易放棄。 我向前臺文員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她非常友善地為我指引了方向,並親自帶我到老板辦公室。當我敲門進入時,看到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坐在辦公桌前,他的身高和我差不多,大約1米65左右。 “老板,請問你們這裡還招人嗎?”我盡量用最禮貌的語氣問道,心中卻不禁有些忐忑。 老板淡淡地回應道:“前幾天剛招滿了。”他的語氣似乎隻是在陳述一個事實,但這個事實對我來說卻如同晴天霹靂。 我心中一沉,感覺希望渺茫。任誰聽到這句話,都會覺得沒希望了。我識趣地轉身準備離開,但就在邁出幾步之後,我突然鬼使神差地回頭,對老板說道:“我可以做到年後。” 或許是我的執著和決心打動了老板,他竟然讓我留下了,並告訴我找剛剛帶我進來的文員去看一下工作的地方。我心中一陣狂喜,這或許就是轉機吧! 我帶著激動的心情找到了文員,在她的帶領下,我來到了工作區域。 工作的車間位置緊鄰老板辦公室,這讓我感覺與上層管理非常接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許溝通會更加便捷。一走進車間,我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車間的布局。車間中間是兩條不連接的流水線,前後延伸,仿佛兩條並行不悖的生命線。 前麵的流水線專注於製作警報器的零件,那裡的員工主要是大爺大媽。他們埋頭於各自的工作,專注而認真。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歲月的痕跡和辛勤的付出。 而後麵的流水線則是警報器的組裝和包裝區域。這裡有六七位打扮時髦的小姐姐,她們或坐或站,組合成不同的小團隊。她們的神情看上去很輕鬆,這讓我猜測工作強度應該不大。 走出車間,那熟悉的嘀嘀聲依然不絕於耳,這是警報器特有的聲音,也是這份工作唯一讓我感到頭痛的地方。我不禁開始擔心,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中,我的耳朵是否能承受得住這樣的噪音。 在工廠門口,小龍看到我垂頭喪氣的樣子,他拍了拍共享單車的坐墊,手指著對麵的工廠區域,示意我們準備去下一家看看。看到他的舉動,我忍不住笑了起來,輕鬆地說:“走吧,晚上去你宿舍拿行李過來。” 小龍一時沒反應過來,疑惑地問道:“what?so……”然後似乎明白了我在捉弄他,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在回他爸媽住的地方的路上,我和海龍騎著共享單車,並排馳騁在寬闊的大馬路上。微風拂麵,心情舒暢。我把今天發生的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從應聘到車間的工作情況,再到我對工作環境的擔憂。 海龍聽完後,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得出了一個結論:“機智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