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景中月(1 / 1)

劍雲八道 素語難吟 7724 字 2024-03-17

遠處群山皆白晝,梅花迎雪別樣艷!   臘雪,古來有之,風雅之人善用藏於罐中,用於煮茶水酒,或置入處方,清熱去火,亦能凍蟲害,可稱無根之水,用處良多,寓意極好。   青山小鎮之中,因臨近年關,學堂已經休學,有孩童在暖陽照耀之下,三五成群,置身於雪地之間,嬉鬧玩耍於街道小巷之中,歡快非常,無拘無束。   小鎮左方街道有處八階高門大院,兩座石獅栩栩如生,蹲踞高門兩旁,門後不知幾深。   朱門開啟,從裡走出一名錦衣書生,玉簪束發,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嘴角微微上揚,行走間雙手抖袖,大步流星般跨出,而後後站定臺階之上。   思索片刻後,拍手一聲歡快道:   “今日休學,應當邀約三五好友,到鎮外踏雪遊玩。”   說完錦衣書生向左走幾步,又站定皺眉,方才想起先生昨日告知,近來無事莫要出鎮遊玩,錦衣書生無奈搖頭,遺憾轉身移步,漸行漸遠,慢慢隱於鬧市之中!   小鎮南北石門兩處,過往皆有熱鬧。   門左一方,車水馬龍,熙熙攘攘間雜亂不堪!多為財主豪士,清裝婦人,俏麗女子,亦有背筐書生,仆從丫鬟,不乏江湖兒女,車馬間多為錦衣玉食之輩。   車馬之間,隻見一孩童掀開簾子,伸頭好奇打量觀望,隻見遠處道路兩旁,怨言四起。   華麗婦人見孩童左右觀望,輕手拍打叫罵一聲:   “不準亂看!”   婦人抱住孩童而後車馬直往鎮中。   門右一方,漸起長龍,遊龍後方雪白一片,延綿不絕,長隊之中有挑擔粗漢,提籃老嫗,背籮村姑,砍柴少年,布衣書生,素衣女子,織鞋販履之輩,屠豬賣狗之流,步行者皆是寒門之人。   遊龍後方有道青衣麗影,在布衣素裝之間,尤為突兀,青衣女子背挎行囊,目光左右遊移不定,而後偏離遊龍走進車馬之中,泯然眾人矣。   小鎮門前有數十名壯丁擺棍,豎立石門前方,口中高聲詢問:   “來者意欲何為?可有通關竹書?”   若有皆可放行,若無一律驅逐!   臨近正午,長隊已無幾人,兩方匯聚之下,小鎮人聲鼎沸,街道商品琳瑯滿目,道上攤販行人繁多,幾乎占滿整條大道!隻聽鬧市商販吆喝叫賣,婦女討價還價,孩童哭鬧嬉笑,書生相聚高談闊論,學子幾人吟詩作對;   隻見錦衣少爺進出酒樓商鋪之中,布坊少女量身裁衣,胭脂鋪裡對鏡花紅,丫鬟手拿吃食隨處觀望,仆從提擔汗灑主家身後,老叟對弈土地廟前,公子小姐手牽紅繩,當真熱鬧非凡。   鬧市中有一處兩層酒樓,更是人聲鼎沸,隻見酒樓大廳高臺之上,一說書人,正揮扇舞動於桌前,收扇藏入腰帶間,手拿醒木重重一拍,兩根手指直指前方。   口中大喊一聲:   “呔,何方孽障?竟敢藏於此間作惡,汝可知青山方神仙之名?倒在本仙劍下妖人無數,惡犬繁多,汝還不速速報上名來?如若不然,本仙彈指間,定可要汝灰飛煙滅。”   說書人此番作態,頓時引起臺下噓聲一片,隻有孩童拍手叫好,說書人聽到噓聲高起,神色自若,坦然處之。   又一手捏鼻,一手蘭花指,扭捏作少女姿態,尖聲嬌語,略帶哭聲一絲道:   “方仙師饒命,小女子乃鄰村良家少女,名為小紫,途經此地,因受奸人迫害,含冤而終,殘魂於此,隻為尋得仇家雪恥,無意驚擾高人,望仙師饒命。”   說書人這般扭捏模樣,東施效顰般,逗弄酒樓諸位看客捧腹大笑,桌前孩童兩兩對眼,有模有樣。   隻見說書人神情再變,高昂抬首間,故作仙人般高深莫測,正色道:   “念爾初來乍到,未曾作惡,奈何正邪不兩立,汝不可饒恕!你可願前往本仙府邸,修仙正魄,為婢永隨本仙?”   ……   “快快住手,妖孽你安可亂我道心?”   說書人講到此處,抬眼見諸位看客,束耳凝神,靜心聆聽,於是臉上神秘一笑,拿起醒木又是一拍。   說書人輕聲正經道: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敬請期待,書生與狐仙傾世之戀。”   底下看客聽到更是噓聲大起,說書人聞聲並不理會,彎身拿起木盤置於桌前,瞇眼掃視前方看客,又引起一片噓聲,倒有幾人走近身前,掏出幾枚銅幣扔入盤中,有幾人並未向前,便將銅幣穩穩扔進木盤,銅幣碰撞後,一陣鋃鐺作響聲。   前方酒桌前有一錦衣書生,起身行至說書人桌前,拿出一串銅錢,疑有百十枚上下,說書人見此情形,眼中一亮。   不過書生手中銅錢並未落下,捏住繩索晃了晃,看向說書人笑聲道:   “方秀才,狐仙戀可否能與我先講?”   方秀才聞言不語,看向錦衣公子,神色不變隻微微搖頭!心想我方秀才,豈能為區區百十銅折腰?   書生看到方秀才搖頭後,綻然一笑,再次從兜裡拿出一掛銅錢!連帶先前百十枚一起置於盤中,輕聲笑道:   “如何?”   方秀才眼露精光,隨後又臉色一正,輕咳一聲,裝模作樣道:   “改日登門拜訪令尊!”   錦衣書生聽完雙手抖袖,大步跨出,行至門前,背身高喊:   “後日辰時掃榻相迎!”   一陣過後,又看到酒樓諸多眾人作鳥獸散,方秀才誌得意滿,開始收拾書桌,拿出盤中銅錢,悉數裝進布袋中,抄手背身輕輕搖晃錢袋,哼著不知名小曲兒走出酒樓。   慢慢悠悠的行走於鬧市之中,走到街邊站定,觀望幾處良家女子,故作扭捏姿態,良家女子見狀掩嘴嬌嗔!或到土地廟前停足,觀看兩方老叟對弈,時而觸眉苦思,時而眼露精光,似心中有譜!亦或是混進書生學子之間,吟詩作樂,流連忘返。   等書生學子散後,方秀才行至一巷口處,抬眼一看,巷口遠處寒梅迎風悠揚,樹枝搖曳吱吱作響,冰花伴隨雪花飄零,花瓣飄落灑滿雪地,臘梅紅雪!   巷中有兩位孩童正畫格子!   畫好之後,一男童撿起一粒石子,扔進格子之中,蹦蹦跳跳,口中念念有詞:   “撿粒小石子,地上畫格子,大格子,小格子,畫好格子跳房子。”   隻見男童跳了一圈,看向身旁處,拿出一顆小石子,對一小女童說道:   “到你來!”   小女童眉眼頓時彎成月牙,笑容燦爛,如沐春風般,輕輕點頭,伸手接過小石子,丟進格子中,歡欣跳躍之間。   隻聽小女童天真稚嫩童音,如風鈴般響起:   “三月裡來桃花開,一腳跳進桃花房,四月裡來杏花開,一腳跳進杏花房…五月裡來薔薇笑,一腳跳進薔薇房………臘月裡來梅花艷,一腳跳進梅花房,梅花開,結果果,酸甜可口又解渴!梅花開,結果果,酸甜可口又解渴。”   稚嫩童音在巷口之中,久久回蕩不歇,方秀才聞聲呆立許久,不知作何感想!良久口中碎念:“七月紫薇六月蓮!”   轉身離開。   方秀才最後到小鎮中心處,走進一條巷道後,隻見前方有處石條疊砌,約莫有三丈高的青石臺,青石臺之上布有一亭!此處為青山小鎮最高建築,青石壘壘聳立,與小鎮鬧市相反,此間靜謐非常。   高臺階梯處有幾人把守,見到來人開口低聲道:   “來人止步!”   方秀才並不理會,依舊向前,幾人似是不悅,抽刀而出。   就在幾人想把方秀才趕走之時,隻聽高臺之上有一老者聲音,似是從小巷後方,由遠而近傳來:   “可上!”   幾人聞聲,收刀移步放行!   方秀才走上臺階,一步一頓,神色凝重般走上高臺站定,高亭之上有一長條青石桌,光滑透亮!石桌上方擺有幾隻橢圓玉杯,一塊錦布,石桌旁有一銅壺,置於碳爐之上,壺嘴冒出熱氣升騰,石桌對麵有一老者一襲深衣,雙膝跪坐於桌前,雪鬢霜鬟,銀白須臾之間滿麵紅光,不知年歲幾何。   老者身側右方一盤殘棋,棋盤中白子連成北鬥形狀,正被黑子圍追堵截,鬥尾隻留一缺,白子命懸一線。   老者見到方秀才上到高臺之後,笑顏相迎,看向來者笑問道:   “方秀才因何而來?”   方秀才見了眼七星殘局,方才看向眼前老者,俯首躬身逗趣道:   “隻為向呂公討杯酒水!”   呂公聞言一手撫須,一手輕擺,方秀才向前一步,輕拍幾下衣物,又躬身抱拳對呂公作揖,隨後垂直跪坐與呂公隔桌相望。   呂公見到方才方秀才作揖,白眉輕挑,伸手撫須片刻,沉聲低吟道:   “吉事向左,兇事向右!方秀才可是想好了?”   呂公說完看向方秀才,莞爾一笑,拿起桌上錦布,覆在銅壺手把處,拿起酒壺倒在石桌上玉杯之中,酒杯頓時霧氣騰騰,滴酒未灑,將酒杯推至方秀才身前,伸手一擺。   方秀才上下托杯,敬向呂公,呂公亦托杯對舉,兩人對飲一杯。   方秀才轉首眺望小鎮遠處,小鎮風光一覽無遺,頓時贊嘆一聲道:   “呂公,此處甚好,登高望遠,小鎮風光一覽無遺,小酌一杯,可謂是身心愉悅哉。”   呂公亦望向小鎮,神情自若擺手道:   “老朽年事已高,早已不問世事多年,如今偏安一隅,然身殘誌堅,隻為了此殘局罷了。”   方秀才聞呂公之言,又看向殘局,深思良久,心中已有譜,看向呂公自信道:   “呂公乃傾世之才,豈能被區區七星殘棋所困?然方某才疏學淺,如今卻想破它一破。”   呂公聞言,輕撫長須,哈哈大笑道:   “方秀才之材,然勝老夫數倍有餘,何來智短一說?看來心中已然有譜!此言不妥,甚為不妥。”   呂公說完還輕輕擺手,似不信方秀才!   兩人又對飲幾杯後!   方秀才表情有些凝重,起身走到殘棋前石凳坐好,伸手一擺沉聲道:   “呂公,請!”   呂公看向方秀才,亦走到棋臺一方,對立而坐,微微正身道:   “方秀才,此局一開,將覆水難收啊!”   方秀才不再言語,伸手撚出一白子,往棋盤一落,便抬眼看向小鎮遠方!   斜陽西斜,小鎮路口間行人匆匆返回,路過山野林間,道路兩旁皆有壯丁把守,兩旁流民俯首跪地,高聲祈求路人施舍食物,路上行人神色自若般離去,無左右觀望之意!隻有幾位孩童丟些手中食物,置流民之中,引起搶奪一片,又遭大人怒斥,頓時失聲痛哭,不明所以。   前方又有幾處流民,將孩童頭銜草環,被襤褸婦人、臟顏壯年置於路旁,孩童黝黑麵部麻木,嘴唇發紫上下頂齒,雙手撫身瑟瑟發抖,似是觸摸到冰冷刀鋒。   這時有一白麵公子頓足,看了一眼,過來詢問:   “需錢幾何?”   一婦人答道:   “需一掛銅錢,少食多勞!”   錦衣公子拿出一掛銅錢,丟置於婦人身前,婦人興高采烈般撿起銅錢,迅速起身遁入小鎮之中,毫無留戀之意,小鎮把守之人亦不阻攔。   隻留銅串碰撞聲鋃鐺作響!   一時之間,又有幾處孩童被一搶而光,富貴人家公子小姐,可買來為奴為婢,貧農之家,買來當子作女,幾位孩童欣喜若狂,毅然跟隨之,隻因手中皆有食糧,正胡吞亂咽,遠處流民恨之無遺。   無非是:命絕一食,情比草賤。   暮色降臨,兩人對弈於高臺之上,一邊凝重落子,一邊觀望遠處林間,久久不語,靜靜無言!   良久,方秀才手捏一子,看向小鎮外河流,一彎明月倒映清幽水麵,水天相接,兩處月光相映交錯,又見遠處道路兩旁,漸漸趨於平靜,直至再無一人,隻留遍地狼藉。   眺望小鎮遠方,彎刀月牙印刻白雪之上,目光所及之處,雪山之巔一望無際,皆是純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回首看向河流,兩頭尖尖搖曳水波之中,白影漂浮不定,清幽河流蜿蜒流轉,渾濁不堪!   方秀才收回思緒,回身靜靜落下最後一子,起身緩緩幾步,走到欄桿處,抬首仰望夜空,月明星稀!再次陷入沉思之中,言出法隨般脫口而出:   兩處慘白心尖!   呂公聞言皺眉不語,表情沉重,手執黑子,似是難以抉擇!   一秀才一老叟相互對視一眼,兩兩無言!   許久過後,方秀才緊了緊衣袖挨在欄桿處,目光看向棋局,月光傾斜,對照在棋盤之上,白子頓時流光溢彩,黑子毫無生機。   方秀才此時手中再無一子,卻自言自語道:   “七星連珠,可伴月。”   呂公視線不離棋盤,心中思緒如潮,又緩緩遺憾道:   “唯缺八子!”   說完隨手一甩手中黑子!   兩人又相談許久,交談之中,天文地理略有涉獵,九州大地亦有歸途,包羅人間萬象,萬變不離其宗。   不知不覺間兩人已聊至深夜,酒壺早已見底,方秀才心知天色已晚,便不再言語,拜別呂公,呂公輕微頷首!   方秀才昂首起身,大步走下高臺,腳步依舊沉穩,心中卻是已然開朗。   不似來時,那般神色…   方秀才走後,呂公亦起身,靜靜望向小鎮南方青石門。   月光灑落,火光照映下,隻見小鎮南門上方,青石橫梁【青山】兩字之間,有處細微黑點,深不見底。   小鎮外山林間,一席青衣殘影掠過,一瞬之間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