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領,山下來了一群難民。”冬至過後,周鈞就收到了手下傳來的消息。 “走,我們下山去看看!” 在花果山的幾個月裡周鈞已經學會騎馬了,一行十幾人騎著馬來到山下的官道。 山下來了一百多個身著單衣的難民,難民們看見有人腰間掛著刀騎馬趕來,以為遇到山賊了,有的拔腿就往林子裡鉆,也有的人愣在原地一動不動。 “我們不是山賊!你們不用害怕!”周鈞等人大聲呼喊,試圖穩定住難民們。 眾人見來者好似確實沒有惡意,便冷靜下來,先前逃進樹林躲藏的人也慢慢走回到隊伍中。 “我們是住在山上的居民,誰是你們這兒管事的,我們談談。”周鈞下馬喊道。 難民們先是一陣驚慌,隨後用目光看著人群中的一位老者。 老者拄著拐杖來到隊伍前方,和周鈞談話。 “不知老人家如何稱呼?” “我姓劉,是玉陽城裡的大夫。”老者答道。 通過跟劉大夫談話,周鈞知道了這群難民的來歷。 農民陳大勇帶頭起義之後,三兩天就占下了整座玉陽城,取旗號為大勇軍。他帶頭砍下了玉陽城知府和一批貪官汙吏的腦袋,向全城宣布要休養生息、減免賦稅。 在擊退官兵幾次攻城之後,大家都以為可以過上沒有貪官汙吏的好日子的時候,怎料這陳大勇又開始向全城征收銀兩和強征女人。交不出銀兩的人家就被大勇軍拉到前線修築工事,不願意從他的女人就會被扔到到窯子裡自生自滅。 後來官兵又幾次攻城,陳大勇幾乎把整座玉陽城的資源都搬空了,百姓們過得甚至不如從前。 無可奈何之下,劉大夫帶著鄰裡趁夜色逃出玉陽城,北邊多地都在起義叛亂,眾人隻能選擇往西南方向走,看看到了南越國能不能過上安生的日子。斷斷續續走了一個多月,才恰好經過花果山下。 周鈞明白,普通的農民起義有一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領頭的人始終跳脫不出小農階級的局限性,手中得到一些權力和財富之後,都想著偏安一隅,都想當李自成,都隻會享受香車美女紙醉金迷。這樣隻會苦了底下的老百姓,不得民心,導致起義以失敗告終。 看來玉陽城的陳大勇不是有識之士,日後也不可結交。 周鈞看著底下大冬天裡還穿著單衣佝僂著身子的苦難老百姓,心裡還是起了惻隱之心。 “大家夥要是信的過我的話,就跟著我一同上山,先吃一頓飽飯再說!” 眾人心中還是不安,但一個個拖著饑餓單薄的身子,就算走到南越國境內又該如何生存呢?還是先吃一頓飽飯填肚子再說吧…… 一百來人沒糾結太久,就跟著周鈞上山。 上到花果山後眾人都大為震驚:花果山上的道路平整,來往的人們雖然膚色黝黑,但看著就不像餓肚子的人,因為他們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特別是村民們見到周鈞後都麵帶恭敬的問好,讓眾人對這個看著還沒有成年的半大小夥感到驚奇。 “父親,這裡又是哪裡?可從來沒聽說過此地還有個村落啊。還有這周公子又是何人?”劉大夫的兒子問道。 “我也沒有聽說過這裡還有一個村落,從前倒聽聞這裡有一夥山賊窩的。”劉大夫回復道。 村民們得知來人都是些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百姓之後,也紛紛熱情的拿出家裡的糧食接待一行人。 玉陽城難民們看著麵前的大米飯和麵條饅頭,都不可置信的睜大雙眼,端起碗就大口大口吃起來。周鈞還貼心的給眾人熬住了兩大鍋添加了靈泉的紅糖水。 填飽肚子之後,他們被周鈞統一安排到了村裡的學堂歇息。 “周公子,救命之恩永世難忘!老夫替大家謝過你了!”劉大夫眼裡噙著淚水說道。 雖說作為大夫的他家境還算不錯,但自從陳大勇起義以來,日子是過的一天不如一天了。特別是逃難的一個多月以來,他是一口安生飯都沒吃過,一個安穩覺都沒睡過啊! “老人家言重了,這隻是我的舉手之勞。糧食都是村裡人提供的,我會替你們謝過大家的。” “老夫此前從未聽聞過此處還有一個如此富庶的村落,不知此地叫什麼名字呢?” “這裡曾是一個山賊窩,叫……叫什麼不重要。後來我們剿滅了山賊,舉村搬遷到此地,此地便改名花果山,本村還是和從前一樣叫山坪村。” “原來如此……”劉大夫知道會舉村搬遷至別處,必然是村子裡發生了什麼大事。但周鈞能帶人剿滅盤踞在此多年的山賊,必定是個有本事的,現下還是不要瞎問問題要好。 “可是周公子,為何你們要舉村搬遷到此地呢?農民理應不會輕易放棄自家世代耕種的土地才是啊!”劉大夫的兒子劉濟世問道。 劉大夫臉都氣紅了,恨不得舉起拐杖堵住這個傻兒子的嘴!怎麼什麼不該問他就非得問什麼呀! “幾個月前官府來我們村收稅,稅太高了,我們給不起。所以就把稅官殺了,舉村搬遷到此地準備起事造反。”周鈞很直白的將事情的始末告知兩人。 “這!”劉大夫和兒子兩人大眼瞪小眼,震驚不已。 這不是剛出了狼窩,又進了虎穴嘛! 周鈞看出兩人心裡的擔憂,出言解釋道:“我明白你們遭遇這些事之後不會對起事造反的人有好感,但我們不一樣。我們不會乾拉壯丁這樣的勾當,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不會向大家亂收錢糧。你們休息好之後就該往哪兒去就往哪兒去吧,但如果有人想要留下來的話我也是熱烈歡迎的,畢竟現在村子裡確實缺人手。” 周鈞說這話時十分平靜,也沒有釋放出威壓。但劉家父子聽過之後更為震驚了,怎麼有人造反會不搶壯丁的呢? 周鈞說完話之後識相的退出,把空間留給父子兩人。 “父親,您怎麼看?”劉濟世問道。 “不一樣,周公子和陳大勇之流不一樣。”劉大夫說道,“他決定起事之後還能做到激流勇退,把村子搬遷到此處韜光養晦,現在還把村子管理的井井有條,與陳大勇那群酒囊飯袋有天壤之別。” 劉濟世心中一震,他知道父親一向看人很準,很少有人能得到他這麼高的評價。 “我看周公子他……有帝王之氣!”劉大夫補充道。 作為一名大夫,他自然是不會看相算命的。但也許是天賦使然,他一輩子看人向來都是很準的。 也許周公子就是他們家這輩子的貴人也說不定。 劉家父子商量半天,決定將周鈞的話原封不動的跟大家說,讓大家自己決定去留。 在聽聞此地也在預謀起事造反之後,馬上有不少人想要離開,避免再讓自己陷入苦海之中。但也有不少人選擇留下,因為他們看見生活在此地居民臉上的光彩,知道這裡興許是個好地方。 最終,玉陽城難民們來時一百二三十人,走時隻有四五十人。有八十二個人選擇留在山坪村。 其中就包括了劉家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