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學一十三(1 / 1)

天啟寧回 勻渄影 3350 字 2024-03-17

有時候林方嶽他們11點後才餓,此時食堂沒什麼賣的了,那他們隻能自己做的吃。劉老二廚藝杠杠滴,所以他們一起買了電磁爐,電飯鍋和其他廚具。宿管阿姨會檢查大功率電器,包括他們的櫃子也要檢查,所以楊老三絞盡腦汁,把電磁爐放進行李箱中,把電飯鍋藏到了洗衣機裡。至於鍋碗瓢盆什麼的,也拿一個大塑料袋打包進了洗衣機。   林方嶽想想,要是有味道怎麼辦?   張華二話不說,奔下樓去買了各種各樣的方便麵上來,說:“要是宿管聞到了味道,我們就拿方便麵背鍋。”自此,方便麵在他們宿舍有了新名字:背鍋俠。   林方嶽把他們藏鍋的秘訣發到了F4-G4群,無奈她們宿舍四個均為烹飪廢物,一個個都隻會吃不會做……唯有出去買現成的才能活下去。   後來幾個丫頭想學著做點吃的,可惜她們宿舍保險絲比較苛刻,稍微有點大功率電器就容易跳保險,每次偷偷用個“熱得快”都要先關閉其他電器以防萬一。這種環境,她們也著實做不了吃的。總不能天天晚上吃涼拌,是吧?   轉眼就是學期末,2010年到來了,BJ已經進入寒冷的冬季。   一下雪,南方學生的日常生活就是在雪地裡各種嗨(????)??。南方人,不論多高冷的冰山女孩和冷峻男孩,在雪的麵前都熱情似火,甚至像個瘋子(“像”這個詞形容得不是很準確,有的人是“是”)。   此時北方學生的日常生活就是看南方學生們怎麼嗨。畢竟北方學生打起雪仗來,那很可能是需要買醫保的陣仗。   有個非裔留學生在雪地裡跳起了鬼步舞,一群熱血青年(騷包)跟著跳。怕跳舞滑倒?不存在的,因為那些滑倒在雪堆裡的人,明顯更興奮;據目擊者透露,挺像嗑了藥的。   林方嶽終於可以底氣十足地評價南方舍友的“沒見過世麵”。   張華也無奈啊:“你知道嗎?我隻見過一次雪,才兩毫米厚。下雪那天,學校直接放假啊!”   林方嶽對這個假期,表示超級“羨慕嫉妒恨”,一時之間不知道到是誰羨慕誰了。   寒假在即,宿舍四人開始回味過年的感覺。   劉老二說:“我們家鄉那邊,一到過年那幾天,就特別愛放一首歌,是粵語的,‘穿山洞,穿山洞’開頭,挺好聽的。可惜我一直不知道是什麼歌。我五音不全,不會唱……”   林方嶽說:“BJ也一樣,貌似過年就那麼幾首歌。啊我好像有印象,‘穿山洞,穿山洞’,是這麼唱吧?”林方嶽唱了出來。   劉老二:“沒錯,就這首!”   張華和楊老三:“……”   楊老三:“兄弟們,那是‘財神到’,不是穿山洞!是財神到!”   ……   張華:“說起來,那個《七子之歌》聽過沒?我以前也是怎麼都聽不清楚第一句,我們自己編的是:‘你可吃螞蚱?吃了我去抓’。”   林方嶽嘿嘿一笑:“以前我聽《紅日》,歌詞聽的是‘明晚叫醒地痞流淚’。”   劉老二這個同林方嶽一樣五音不全的也來邊說邊唱:“我以前聽《海闊天空》第一句是‘跟天拗,含眼淚含C,BIU~~~過’。”   楊老三笑得肚子疼,不再發言。   當然,期末考試也隨之而來了。宿舍裡其他人都還好,唯獨劉老二,總是妄想著一晚上乾掉一個學科。   期末考試後,林方嶽感覺很好,一個月後他查到成績,輕鬆拿了全係第一。   劉老二考完就知道自己肯定要補考幾門課,嗚呼哀哉!   林方瑤在學校的期末成績排名中等;除了英語,其他科目的成績基本是中等偏上。看在排名的份上,她高考時背了答案的內疚之心,減少了些許。   林方嶽宿舍四人約著放假前去吃頓自助火鍋。林方嶽叫了妹妹一起來,劉老二還叫上了他的女友,一共就是六人。   別人吃自助火鍋是吃到撐得不能再撐,楊老三還是和平時一樣剛飽就好。   別人吃自助火鍋是盡量吃肉,張華卻吃了三碗米飯——火鍋很好吃,太下飯了。   對於好吃的菜可以下飯這件事,多數人是分化了兩個極端:   一類人就是,菜越好吃,飯就塞得越多。   另一類人是,菜好吃了,還吃飯做啥?尤其是硬菜多的時候,吃飯多沒意思。   南方人普遍不穿秋褲,但是在北方冬天,沒個秋褲毛褲棉褲羽絨褲,日子真不好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然而秋褲有毒,一旦穿習慣,就愛得不得了。   比如張華,深受秋褲所誘惑。他一開心,去西單批了十幾條秋褲,準備過年拿回家當北方土特產。   宿舍哥幾個說秋褲你郵寄回去吧,張華說就是親手帶回去才有味道。   劉老二琢磨了琢磨,也批發了十幾條: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穿秋褲才舒服。   寒假就是春運。回鄉的大學生多數人像張華和劉老二一樣,買了東西親手拿回老家。   京八件是很多人的首選,包裝烤鴨因為不好吃沒太多人拿,景泰藍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也有友軍不慎買了天津麻花回去當作BJ特產。   (天津的十八街:哦也!)   (大BJ:???)   反正都是北方特產,也沒硬去看。   冬去春來,新的學期開始了。   高考答案的事情到現在都沒什麼音訊,兄妹倆雖然不會忘記此事,但也不常想起了。   苦心人天不負!差不多燒掉了幾年壽命去苦學的張華,順利轉了專業,轉到了工業工程係。雖然這個專業學起來也不算簡單,但是比起數學專業來,張華還是覺得工業工程實在簡單多了。   按照張華的話說,學工程他以後最多禿一半兒,學數學可能會麵臨全禿並且畢不了業。   這句話說得楊老三望著鏡子裡的自己的頭發,瑟瑟發抖……   林方嶽以前經常霸榜第一。進入大學後,全國人才匯集,他卻仍舊是偶爾才掉出專業第一的。整體來說,在專業裡的第一至第三之間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