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母親河,不過是所有生命的母親(1 / 1)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李儉不敢說自己在工科有多高深的學識,但隻憑這座邊境墻靠著河水的一側竟然通體一色,看不出河水沖刷腐蝕的區別,就該知道所用的材料有多逆天。   這哪是結構材料啊,這是六邊形戰士啊。   “邊境墻是什麼時候造好的?”李儉看得眼熱,真想了解一下這是哪位大師的傑作。   “什麼時候……20年的時候吧,剛剛靈氣復蘇後沒多久,大家都躲到聚居區了,上頭號召我們趕工時搞建設,趕在出事之前建成邊境墻。那時候我還在上高中呢。”於寺靠著邊境墻城垛,回憶往事。   20年,那就是靈氣復蘇後頭一年,確實是需要拚命建設防止不測的時候。這麼說,要麼是那時候就有大佬做出了材料學上的突破,搞出了這種六邊形戰士結構材料,要麼就是靈氣復蘇前就有六邊形戰士,隻是沒有用的必要,等到靈氣復蘇後才結束雪藏。   看著河水,李儉隻能感嘆技術儲備還是太多了。   “邊境墻就這麼貼著河水,下麵還有衛戍部隊駐紮,那麼要想渡河,是不是也得通過邊境墻?有船來接嗎?”李儉看了會河水,在這地方他不太願意放出神識,不過駐紮此地的衛戍部隊顯然沒有這番顧慮。在李儉沒能感知到的位置,法術和河裡的妖獸炸成一片,有效防止河中妖獸對邊境墻的侵襲。   雖然李儉不是很懂,究竟有什麼妖獸能夠躍上百米高度,橫向翻過起碼五十米寬——考慮到邊境墻下端的自然指數形態和墻頂的厚度——跑到金城聚居區裡撒野,但衛戍部隊起碼不願意讓這些妖獸靠近邊境墻。   他們的工作做得很好,不少遊客在墻頂靠著城垛,指著遠處時不時冒出的法術光輝說笑。   一邊是河中的妖獸正在被衛戍部隊攻擊,一邊是城墻上安寧祥和的氛圍,李儉連連點頭,衛戍部隊的工作做得確實不錯,起碼對這些遊客來說,“隻要衛戍部隊存在,就不用擔心生命安全”是深入人心的。   “有船來接。如果是人員,在邊境墻內側就能報名渡河,不過大家一般會在渡河中心集中等候。如果需要帶物資,也有貨船,還是在渡河中心交接。如果是車輛,那就開上船去,隨船到對岸。”於寺點頭。   “我們聚居區大多數人都住在這一側,不過為了渡河,有很多人住在黃河北岸。那邊的邊境墻更弱,但武裝力量更強,在船上的安全也更有保障。”於寺指了指身下的邊境墻,比劃手勢,示意北岸的邊境墻比南岸矮小。   李儉默不作答,隻是看著眼前滔滔不絕的黃河水。   在他眼裡,黃河水和長江水沒什麼區別。黃河水的渾濁聞名於世,在金城一段,黃河水已經混雜了不少泥沙。但長江水與其有什麼不同呢?對靈氣復蘇後的人們來說,這兩條母親河都變了模樣。   她們依舊為這片大地的生靈提供水源,灌溉流域,搬運泥沙。隻是河水中的生靈變了模樣,變成了能修煉的生物,在天道的安排下敵視人類。   人不可能在水裡和魚比水性,或許有一兩個特例可以嘗試一下,但特例總要用特例去對抗。浪裡白條碰上真浪裡白條,誰水性好還不一定呢——人家魚能擱水裡麵活著,人從生理出發就做不到這點。   如果沒有團隊作戰,沒有質量數量的雙優勢,人類壓根做不到在水裡對抗水族。這幫在水裡生長的家夥連生態都和陸地生物不一樣,它們一代能繁衍幾個數量級的後代,在這靈氣復蘇的時代,一旦在某種規則中,認為它們是能夠修煉的,便沒有什麼環境承載量的說法,大可以無限繁殖下去。   從某種角度,黃河與長江確實是母親河,確實是生命的源泉。隻是這種源泉隱隱有了納垢的意思,因生命而歡欣,因生命而孕育,不再隻是被人類利用,更全麵地成了生命之源。   金城聚居區緊鄰黃河,被迫在南北兩岸修築邊境墻。這固然是極特殊的特例,其修築邊境墻的緊迫程度世所罕見。但華夏上下,又有哪處聚居區不是依山傍水呢?若是沒有山水,舊時的居民要如何討生活?   錢安幾乎是靠在水邊上的,但好在它還能拉扯出一些距離。但它還有沿海的威脅,衛戍部隊不僅要提防南北兩方的河流——南邊是吳會省最出名的大河,北邊是長江——還要負責海洋主流戰爭計劃,壓力也大。   其他聚居區呢?難道就沒有同樣的隱憂?這個靈氣復蘇的時代,就因為人族在第一紀元得勝,被天道弄得不好過了。   李儉腦中的想法千回百轉,再想起自己正在邊境墻墻頂吹風時,已經是晚上十點。   旅客們換了一批又一批,於寺站在旁邊玩手機。作為一名收了錢的地陪導遊,於寺的職業道德就是不乾擾看風景的遊客。付錢的是李儉,要帶的遊客也是李儉,這位大爺樂意對著河水看幾個小時,隻要沒超過遊客停留的時間,他陪在旁邊站多久就能賺多久的錢。   傻子才不站呢。   “不好意思,讓你吹了這麼久的風。”李儉從城垛旁撤身,於寺察覺到了,就把手機收起來,站得筆直,臉上露出職業笑容。   他確實該露出職業笑容,因為李儉給他加了一筆導遊費。   “這沒什麼。先生您著實風雅,我在這邊帶團導遊好些天了,隻有您對江水最有感覺。”於寺陪著李儉往旁邊撤離,繞過其他遊客。   這時候雖然已是夜裡十點,但來墻頂遊玩的遊客依然不減。倒不是李儉特意去看,實在是這幫人玩得挺花。大晚上的到了城墻頂上,大概是被這昏暗的氛圍——明明旁邊有探照燈的散射光芒和其他遊客——刺激了,男男女女摟摟抱抱,場景好不讓人羨慕。   李儉: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入了夜,夜越深,搞七搞八的人就越多,卻不知道景點裡也是這樣。   “算了,都已經這個時候了。邊境墻還有什麼可參觀的地方嗎?”   “下麵有座博物館,講衛戍部隊變遷史的,裡頭有趣味項目可以體驗。”   李儉撓頭,這樣的口吻總讓他想起自己小時候去科技館的事:“什麼趣味項目?”   “打擊妖獸小遊戲,互動科普展,征兵預宣傳的遊玩體驗之類的。”   李儉有點麻了。   這不就是科技館裡頭常見的小互動嘛,真有人會跑到邊境墻玩這種新奇大於趣味的東西?   哦,是交了門票進來的啊,那沒事了。錢都交了,遊客們不體驗一下,哪怕隻是走馬觀花,似乎都是吃虧。   “算了,那種東西我就不去看了。能帶我去看看渡河的地方嗎?”   ……   看過邊境墻的渡河處,李儉與於寺結了導遊的賬,就回到招待所睡覺。   第二天起床,再和車隊成員集結,從停車場開車出來,直往邊境墻開。   充當司機的學生昨晚不知道去哪裡玩了,讓他開車也不知該去哪,被導師和李儉提醒,才知道要往北開。   眾人看到邊境墻時,昨晚就見過的幾人不太驚訝,而初次見識的學生們都說不出話,開車的學生差點一腳剎車踩死在路口。   要不是後頭來車狂按喇叭,旁邊的車流也跟著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恐怕新星大學的車隊就要在路口止步了。   “別怕,往前開,看看哪裡有道路通向邊境墻的,開過去。和上滾裝船的流程一樣,我昨天都登記好了。”李儉出聲發話,開車的學生緩緩啟動,帶著車隊向邊境墻靠近。   待到一處路口,有車輛道路向邊境墻延伸,一路通向門洞狀入口,學生減速扭頭,用眼神詢問李儉。   “開過去就是了,前麵不是還有車輛等著嘛,開到他們後麵去,我們排隊,順便再登記。”李儉揮手,讓學生放心大膽地開。   跟上隊伍、停車、再登記、審核通過。約莫等了十幾分鐘,車流滾滾向前,帶著眾人上了滾裝船。   滾裝船這玩意,眾人一回生二回熟。第二次上船,眾人已經沒了過去的新奇勁,大多數人都湧進客艙,打算看看滾裝船能提供什麼夥食。   李儉則站在船頭,看滾裝船上的衛戍部隊殺敵。妖獸的血水在黃河水中冒了個泡就沒了,看不出有什麼稀奇。隻不過,就算是水麵上冒起的一朵血花,都是水下好些妖獸中“幸運”慘死的一頭,離水麵更近,水流更不湍急,才能得以將生命的最後餘暉顯露在浪花中。   到了對岸,果然如於寺所說,是一座小型的邊境墻,也有渡口支撐。眾人從船上下去,過了渡口,還在金城聚居區內。隻不過與黃河南岸不同,黃河北岸的聚居區沒有閑雜人等生活,除卻軍事和交通需要,其他生產生活設施,此地一概沒有。   與本地衛戍部隊信息交換之後,新星車隊踏上了本次行程的最後一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