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榆山部(1 / 1)

諸光 第弎 5348 字 2024-03-17

祖州,苦寒之地,又稱葬厄,今有東西之分。   很久以前此地不分東西,直到葬西的大地山川被死氣腐蝕,嚴重破壞了人族生存環境,迫使人族不得不東遷尋找新的家園。   隨著葬西部族的陸續東遷,不可避免的與葬東勢力發生碰撞,由此出現了一場長達近百年的動亂,不知有多少部族為之興衰。   這個世界以強者為尊,尤其以靈礦資源最為重要,一個族群的興衰,取決於這個部族能否出現修行者,倘若因為缺乏資源連修行者都不存在了,這個部族最終一定會湮滅於歷史長河。   為了族群生存,弱小的部族隻能依附於大勢力,於是形成了幾千年不變的階級體係。   葬厄是一個亂象叢生、紛爭不斷的世界,弱小部落生存極為不易,想要獲得大勢力庇佑,必須付出一定代價,因而出現了一些特殊人群,他們便是采礦人。   雖說隻有葬西被死氣侵蝕,但多少還是對葬東產生了一定影響,因此采礦人常與死氣之氣打交道,下礦後體質弱的人甚至可能當場暴斃,即便體魄健壯之人也會留下隱疾,等於絕了修行之路。   葬東西部有座小城,城後有座山名為大榆山,此山延綿數百裡,它的周圍生活著幾十個部落,亦有兩大勢力以此山為基開宗創派,收納周邊弱小部落。   榆山部,一個曾經極度輝煌卻又逃不過衰敗命運的部族,如今依附於兩大勢力之一的大榆宗。   在榆山部采礦人為數不少,但多是壯年男子,少有青年,除非真的修行無望才會為了部落生存去采礦。   不過相對而言,榆山部是幸運的,因為這裡住著一位隱士,他的存在讓部落多年來少有禍事,對比周圍的動蕩不安,榆山部絕對稱得上是榆山少有的凈土。   ……   清晨,旭日東升,朝霞似錦,大榆山一隅,山頂行來一位身著灰衣的少年。   這少年體形雖瘦弱,卻遠比同齡人長得高,臉上也沒有少年人的青澀,不算白凈的麵容透著陽剛之氣,堅毅的眼眸似有股淡淡的滄桑感,看上去很成熟。   此時,灰衣少年紮著馬步,麵向朝陽攤開雙手,朗聲誦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   山上回響起少年的誦讀聲,隻見漫天朝霞中有光輝灑落,慢慢匯聚到少年左手掌心,之後凝作一團潔白的光芒融入其中。   當第一道光芒被吸收後,少年便雙目緊閉不在誦讀,但仍保持著馬步的姿勢,如磐石一般立在原地迎接著朝霞光輝。   不過,那一道道光芒好像隻與他的左掌產生共鳴,自始至終都不見有霞光落入右掌。   光陰荏苒,日上三竿,草木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盡顯春意盎然。   這時,灰衣少年睜開眼,他見掌心不在有光輝凝聚,長出一口濁氣,散漫地走向身後的果園,那裡一棵丈高的果樹,以及數十株小樹苗。   果園裡雖然隻有一棵果樹,但卻有陣陣清香溢出,其香氣來自樹上的葫蘆形的果實。   這些掛在樹上的葫蘆果晶瑩剔透,表麵有條紋狀的光澤在流動,人稱寶靈果,乃世間少有的品種,為榆山部那位隱士親手培植,平日裡由少年養護。   少年摘下一枚熟透的寶靈果,懶散的躺到一塊臥牛石上,仰望著天空大口吃了起來。   都說光陰似箭,歲月如歌,但那場似夢非夢,像是親身經歷的突變,仿佛就發生再昨天,至親憤怒的嘶吼時常在耳邊響起。   “十二年了,伊老頭,說好的天神界呢?說好的回家路呢!”   少年嘴角透著苦澀,他明白來到異界後便再也回不去了。   十年前,衛小奴重傷垂死之際,攜衛家遺孤昏迷在大榆山,後被榆山部族人發現並帶回部落。   由於衛小奴傷勢極重,自昏迷至今未醒,而衛蘇同樣沉睡了五年之久。   這十年,衛氏叔侄能活下來,全靠榆山部收留,全靠那位隱士以藥養護,倘若不是榆山部民風純樸,以當今之炎涼世態,叔侄二人隻怕早就曝屍荒野,淪為野獸口腹之物了。   多年來,榆山部為了給叔侄二人續命,購買了不知多少名貴藥材,這對於本就資源緊缺的榆山部,無疑是一比不小的開支,但即便如此,榆山部族人寧願去采礦,自始至終也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有的恩情,不可以用言語來表達,不能用回報來了卻,今後衛蘇要做的,就是永遠的記在心裡,刻在骨子裡,從此榆山部就是他的家,榆山族人就是他的至親。   醒來這五年,衛蘇對這個世界,以及神秘的修行體係有了初步了解。   首先,人族修道必先修脈,而在此之前須具備虛脈。   虛脈在掌心之間,一般在十歲左右,擁有虛脈之人雙掌可以煉化元石,倘若元石握在手裡而沒有融化,那麼便不具備虛脈,這一類人被稱作凡體。   修行的第一個境界名為修脈境。   修脈二字不言而喻,在最初開始修煉時,虛脈細如發絲,形同虛無,當聚氣化實之後形成輸脈,此後才可將元氣輸送至筋骨、融入血脈,當所有輸脈修成之後,便能隨時隨地的運用天地元氣,而到達這一境界,是為運氣境。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一出生便有極至輸脈,生來便可運氣,故而稱之為先天者。   毋庸置疑,擁有先天輸脈的先天者,無論戰鬥還是運氣,都要強過普通修行者。   一般修行者最少有兩道虛脈,位於左右雙掌之間,卻也有極少數生於足下。   虛脈數量以兩道為基準,最甚者能有十道虛脈,但無論有幾道虛脈,必須將其全部化實,這就是所謂的修脈者。   當修脈者化實所有虛脈之後,進入修脈境,這一境界以修煉輸脈為主,隻有將輸脈全部修成之後才能運氣。   虛脈多者並不見得有益,特別對於散修來說,弊大於利。   這個世界困擾修行者最大的難題便是元石,可以說除了那些大家族子弟,元石是大多修行者所要麵對的第一道坎。   沒有元石,無論多麼驚艷的天賦都要黯然失色,沒有元石,就不可能步入修行一途。   自古以來,礦脈資源無疑掌握於大家世族手中,普通部族若想染指礦脈,唯有變強以武力奪取,除此之外別無他選。   修行一途,天賦與資源缺一不可,若前期天賦足夠驚艷,亦可拜入名門望族,可是除了那些特殊體質,所謂的天賦在修脈者當中很難得以展示。   修脈者前期又需要海量資源,在葬厄沒有哪個勢力願意為外人嘗試,由此可見,在修行初期,資源遠比天賦更為重要。   五年來,衛蘇之所以能快速熟悉這個世界,還要感謝一個女孩的幫助。   這女孩是一個棄兒,她是老族長一手撫養長大的,衛蘇叔侄昏迷這些年,少不了她的照料。   女孩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或許是老族長覺得女孩的父母不該遺棄她,故而給她取名明玉。   許是明玉與衛蘇身世相似,在衛蘇沉睡期間,她經常講一些名人軼事來聽,甚至會說一些心裡的悄悄話。   但她不知道的是,昏迷的衛蘇是有意識的,隻不過被一股能量囚禁在黑暗裡,若非有明玉那些話指引,他不會這麼快醒來。   明玉比衛蘇年長五歲,她天生慧體,無需修行,隻要每日讀書,便可從天地間吸取最精純的元氣壯大己身。   相比較之下,衛蘇修煉起來就麻煩多了。   自從蘇醒後,他為了打好基礎,先是用了一年時間適應身體,之後開始自我錘煉筋骨。   衛蘇根據在地球時讀過的古法,每日堅持淬體,修煉形意拳,經過前後兩年的堅持,左手已有兩道虛脈化實,但想要修成這兩道輸脈仍需大量元氣。   比較詭異的是,他的右手白天完全感知不到元氣,唯有夜間在月光下才能吸收稀薄的元氣,所有右手並無虛脈化實。   關於這件事,衛蘇曾私下詢問過部落裡的那位隱士,對方告訴他,這極有可能是陰脈。   陰脈具體情況那位隱士並未細說,他隻告誡衛蘇先修行左手虛脈,待功成時再考慮右手陰脈也不遲。   那位隱士尊名戈三憂,多年前若不是他出手相救,以衛小奴當時的傷勢不可能撐到現在,所以對於這番忠告,他沒理由不信。   想到此處,衛蘇便又想起了衛小奴,那位至今昏迷的叔叔,可能是他在這世上唯一的血親了。   “該死的刀罡真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敵人到底有多強!”衛蘇望向遙遠的東方,直覺告訴他,家就在那個方向。   至於他所說的刀罡真氣,那是導致衛小奴昏迷的罪魁禍首。   即便戈三憂煉的丹藥品階極高,即便衛小奴自身根基牢固,仍然不能由外向內破除刀罡真氣。   根據戈三憂所說,這刀罡真氣實非一般人所修,天下使刀高手不盡其數,能修出刀罡真氣者,古來少有。   而今要想破除衛小奴體內的刀罡真氣,唯有宗師級強者為他貫通輸脈,引出這股氣體,否則它會一直蠶食其神魂,直至將其徹底磨滅。   這刀罡真氣一日不除,衛小奴一日不醒,這件事像一塊石頭壓在衛蘇心頭,如今他又要麵臨著修脈這道坎,無疑是舉步維艱。   自古以來,無論何人修脈都需要大量元石,衛蘇一介白丁,榆山部能收留他們叔侄二人已是天大的恩惠,他又怎能索要元石修煉。   正如那一年老族長送他元石,讓他嘗試煉化,衛蘇不得不欺騙老族長,說自己暫時感知不到元氣,直接將元石還了回去。   到後來,衛蘇試著借用地球古法,每日吐吶朝氣,這才能每日吸收少量元氣用來修脈。   所謂因地製宜,地球古法雖精妙絕倫,卻並不適用於葬厄這樣的特殊環境,此法也隻能起一時之效,終非長久之計。   “看來有必要外出歷練了,絕不能坐以待斃!”   衛蘇下定決心離開榆山部,去外界闖蕩一番,但在這之前必須得到明玉的首肯,否則就是有一萬個理由,明玉姐也不會放他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