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桃花源(1 / 1)

宇宙仙師 黔靈先生328 4564 字 2024-03-17

三天後。   整個崮紓郡徹底沸騰了,八座大城全都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甚至就連大龍帝國三大王牌軍隊的天啟部隊,都有一位千夫長帶隊前來剿魔。   一時間,烏龍山一帶的邪魔歪道,聞風喪膽,無不東躲西藏。   望月城的周城主氣不過,其小兒子慘死於烏龍山,使之大發雷霆。   一封請戰書,千裡傳音到大龍帝國的京都——夢龍城。   故而……   天啟部隊出動。   周城主自身更是調動望月城五萬城衛軍和一萬武役隊,誓要踏平烏龍山深處的歡喜宗。   而硒湖城這邊,龍城主痛失愛女,早已是怒火中燒,作為皇親國戚,手腕自然是更大。   京都禁衛軍中的高手,特意從千裡之外受邀而來坐鎮。   主要目的是找到龍城主的女兒龍清雪。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即使絕大部分相關人士推測龍大小姐的存活率為零。   可龍城主依然不死心,親自帶著五萬城衛軍和一萬武役隊,沒日沒夜的遊走在烏龍山一帶。   烏龍十三怪是第一個被剿滅的邪魔歪道,天啟部隊強勢出動,直接攻入老巢,一舉拿下這群為非作歹多年的流寇大盜。   其中並沒有發現龍清雪的身影,據烏龍十三怪的大頭領交代,此次主謀是雲浮城的歡喜宗。   龍大小姐如果沒有遇害的話,最有可能被囚禁在萬聖山。   歡喜宗的老巢——萬聖山,這是一處傳承近萬年的道場。   乃是八千多年前,“白歡喜——邪劍仙”所留下的宗門,其早已渡劫飛升。   九州大地,仙人傳承下來的道場,不說隨處可見,但也有著不少。   可是能傳承一千年以上的道場,根據帝國正史記載,不過數百罷了。   五千年以上的道場,更是隻有數十座,每一個都有著驚天地泣鬼神的傳說留下。   而萬年以上的道場,僅有十座,就連大龍帝國的皇室都得對其禮讓三分。   故而歡喜宗雖是邪修門派,但其實力讓人不寒而栗。   不到萬不得已,帝國官方也不願輕易對其出手。   藍星上十大帝國,無數小國,本就一直戰火不斷,如果再發生內耗,後果將不堪設想。   清風城的狗頭幫,被帝國官方用以殺雞儆猴。   一方麵為了安撫兩大城主,另一方麵也算是給崮紓郡的邪修門派敲響警鐘。   一個星期不到,清風城三大幫派,隻剩其二。   狗頭幫,永遠除名。   南山城的飛鷹教,亦正亦邪,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躲過一劫。   理由好像是:   幾年前,望月城周城主的三公子女乾殺了其教副教主的孫女,還拿出了實質性證據。   年僅十六歲的黃花閨女,可是受帝國律法保護的未成年少女。   這讓帝國官方無言以對,隻好作罷,表麵上反而訓罵周城主教子無方,得記一大過。   烏龍山事件,轟動九州大地,成為了各州郡和主城茶餘飯後的焦點話題。   城主府眾人對於龍少爺陪讀童子的失蹤,也是無人過問,或許都默認其死在了烏龍山。   隻有劉武都頭喝了二兩燒刀子,方才會自言自語:“張閆啊張閆,你究竟去了哪裡?”   “莫非是情動雲霄,隨那龍大小姐而去了?!”   望月城的秦恒什夫長,逃過一劫後,終是順理成章的升了官。   如今成為了城衛軍裡的保長,其站在巍峨厚重的城墻上,眺望遠方。   那是烏龍山方向。   “小兄弟,你到底在哪裡?”製式戰甲,銀光閃閃,秦保長在周圍小兵的眼中,可是身經百戰的大英雄,好不威風凜凜。   秦恒傷勢恢復之後,親自請命千夫長,大概說清狀況後,得允帶兵數百,前往飛蘆蕩一帶找尋素衣少年。   可惜半個月以來,一無所獲。   當時下著暴雨,無數溪流都發了大水,導致巫川河水流兇猛,汙濁不堪。   秦恒十分自責與後悔,如果當時……   “本夫長愧對於你啊!”事到如今,秦恒隻能接受現實,或許那個少年的出現,隻是南柯一夢。   ……   ……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裡是,九州大地,漁州地域崇罄郡的悠洋城。   悠洋城有一處舉世聞名的風景名勝,名叫“桃花源”。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桃花源,名副其實,姹紫千紅,爭奇鬥艷,花香十裡,沁人心扉。   四麵環山,百川歸海,奇洞通幽冥,深潭抵黃泉。   桃花源雖是旅遊勝地,但有一處地方,自古以來就不對外開放。   那就是傳說中的陶氏部落。   傳聞陶氏部落居住的是“竹仙——陶淵明”的後人,其世代不出山,自給自足,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不過,自從經歷天降正義的滅世之火後,陶氏部落宣布出山,其族人少許在帝國為官為將。   陶氏部落十分封建,婦女遵守三從四德,忠貞不渝的家風,男子謹遵百善孝為先,尊老愛幼,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   雖是封建了點,但女子與男子的地位卻是平等的,一切都得按輩分和官職來論高低。   陶氏部落位於桃花源深處,簡直就是洞天裡的小洞天。   部落估摸數百餘人,大都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   有理想的年輕人,一是可以讀四庫全書,以及各類歷史文書,用以考取文官功名。   二是,修習老祖宗留下的傳承,直到成為聚星境修行者,方才能出山去考武將。   這裡幾乎不歡迎任何外來者,哪怕是大龍帝國的官方高層,稍不注意都會碰一鼻子灰。   唯有帶著帝國印章下文的一些事務,才會讓這些樸實無華的村民真誠相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陶氏部落,隸屬於桃花源村,可從來不被村裡的官兵管轄,一向都是悠洋城城主府親自下文。   每當下暴雨漲河水的時候,村裡的年輕人就愛一窩蜂的全都跑去渾水撈魚。   這是生長在河邊的孩子,最喜愛的活動之一。   暴雨過後,陶青山約上族弟和族妹們,一起來到巫川河裡捕魚,竹筏上傳來一片嬉戲打鬧聲。   晴空萬裡,藍天白雲。   彩虹就掛在河邊不遠處的一道大瀑布裡,顯得煞是好看。   “青山哥,快看~快看那邊有大魚喔!”一個綁著雙馬尾的小姑娘喜出望外,小白手指著河麵某處。   “陶桃妹妹眼力勁可真好,”十五六歲的少年,頓時來勁,開始用力劃動木筏,興奮道:“呦嘿,今晚有大烤魚吃咯!”   “呼……陶虎你可別太魯莽了,不要一不小心嚇跑了大魚!”玉蔥指,輕捂櫻桃小嘴,說話的是一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花季少女。   “哎呀呀,弟弟妹妹們,不要慌,待得本竹仙前去查看一番……”背著一根竹笛的麻衣青年,整個人不修邊幅,頗有些邋裡邋遢的樣子。   “陶青沅,你甭亂來哈,切莫不要使用你那爛法術,還竹仙喃,小心陶祖半夜從墳裡爬出來嚇你一頓。”白白胖胖的陶三娃子,口無遮攔,一看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傻大個。   陶氏部落最傑出的年輕一代,幾乎全都聚集在這裡。   河麵上還有著七八隻竹筏,其上三三兩兩的少年少女,一片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