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吉是怎麼跑到吳郡來的呢? 從當時朝代的經濟發展猜想,於吉應當是河北人,也是個讀書人,寫成《太平經》170卷,在河北傳下一支張角的太平道。 張角出身钜鹿,信奉黃老學說,他通過傳授法術和咒語廣收門人,創立了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張角最初是在魏郡(今河北臨漳縣、魏縣及山東冠縣、莘縣等縣地及河南靠北少部分地區)傳播太平道的。 而於吉是張角同時代人,他出身河北保定,在河北傳道沒傳過張角,同行是冤家嘛,於是來到山東傳教。 山東是聖人教化之地,奉等儒家學說,根本沒有黃老學說傳播的民眾基礎,於吉一路傳道一路跑,最後跑到瑯邪,收了幾個弟子。事業總不能止步不前吧?如何發展自己的事業?最終選擇往南方繼續傳道,北方冷啊,啥也別說了。 所以於吉就這麼著流離失所來到江浙一帶。所幸,南方沒有那麼多競爭對手,於吉的事業很成功,是當時的富豪,思想家,學者,有名望的人。 號稱百歲,能治頑疾,盛服畫杖,甚得人心。有錢了嘛,當然得顯擺顯擺。包裝也很重要,自古使然。 嚴昊也是一個很有恒心的人,執著於尋找到於吉,想看看他是不是有復活的技能,順便學習一下。 吳郡沒有,瑯邪沒有,最後嚴昊來到河北各個城市裡尋找了一番,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竟然在河北涿郡找到了於吉! 奇怪不?於吉是河北人,得書在曲陽。曲陽按現在的地理位置講,就是河北保定。而涿郡也是河北保定。 隻是當時玩家才從涿郡出生,1級兵角色,隻想著做任務,升級,哪裡想得到學習這種技能?而後來再學技能也沒想到涿郡除了劉備、關羽、張飛之外,還藏著一位神仙級別的人物啊。 隻是都以為於吉是山東人,他怎麼又會出現在河北涿郡呢? 應該是於吉在河北曲陽得到《太平青領書》的時期來的吧,他是不是就是在這裡著書立說,然後大道得傳天下的? 在《三國演義》裡,河北的地方名字出現的並不多,當時河北被分割成冀州、幽州、並州、青州四個州各占了一部分。比較適合著書立說的地方大概就是涿州。 盧植是涿州人,年少時,拜大儒馬融為師,並引薦鄭玄為同門。盧植博古通今,喜歡鉆研儒學經典而不局限於前人界定的章句。馬融是外戚豪族,家中常有歌女表演歌舞,而盧植在馬融家中學習多年,從未為此瞟過一眼,馬融由此對盧植非常敬佩。 當時馬融是陜西人,在朝廷當過大官,盧植想來也曾跑到長安去求過學。 盧植學成之後,返回家鄉涿縣教學,門下弟子有劉備、劉德然、公孫瓚及高誘等。 所以說,涿郡當年學風正盛,名人倍出。僅蜀國名人就有劉備、張飛、趙子龍。 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年青時期的於吉曾經來過這裡也不算大錯誤。 嗬嗬。 就在涿郡最北麵角落的一個小屋之內,有一個NPC正趴在一張三條腿的書桌上奮力疾書。桌上點著一個油燈,把他的身影無限放大在身後黑乎乎的墻上,而他的名字卻正好卡在他的身影上,名字的顏色也有些是暗,是那種暗紫色。如果不仔細看,不真不好看到他的名字:於吉。 於吉兩個字筆畫簡單,不仔細看真的看不出來。 嚴昊強忍住心中的喜悅,點開了於吉的對話框,果然跳出來一個對話框: 1、學習戰鬥技能。 2、學習生活技能。 3、學習陣法技能。 4、打擾了,請上師繼續著書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