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往回調一調,就像1+1=2一樣的毋庸置疑,24年春季賽上看起來沒有那麼輕鬆奪冠的big在季中邀請賽被t0擊敗。 (額,似乎不能打現實隊名,於是發揮了一下想象力,除了雲之外應該都能懂,然後你沒看錯,寫的是未來,並且應該大差不差,要是差太多,隻能說反而是件好事?_?) 雖然已經出現各種分鍋大會,但已經沒有23年那麼大的節奏了,畢竟23年世界賽t0從瑞士輪到總決賽完成了一串四。 串走了勝利,串掉了熱度,甚至串沒了很多戰隊的希望。 導致23年底各戰隊剛官宣完畢陣容,就有各種“內部消息”爆料很多戰隊已經擺爛。 當然,這些從戰隊人員名單上就能看出來,弱隊開始大規模用新人,為了不因為money沒花到位被懲罰才拿下一些尚能飯的老將或者韓援。 而thechy的休息,以及big和jbg因為23年世界賽成績不如人意沒有解體反而留住了核心成員。 導致其他戰隊無強援可引,使得一些還算強的戰隊也隻能在矮子裡拔高個。 不過好的一點是如23年一樣,big和jbg依然有著不同尋常的戰鬥力,而且tos也因為迎回339而實力大增。 壞的一點是t0全員續約,而且還是t0第三年保持這套強力陣容了,從22年開始到決賽亞軍,到23年拿下冠軍,再到24年季中賽冠軍。 哪怕拋開個人實力和戰隊底蘊,現在t0磨合度也是最高,畢竟除了t0之外所有戰隊都有或多或少的人員更換。 今年是t0誌在必得的一年,也是feker沖擊五冠,而且概率極大的一年。 不過嘛,這些跟盧睞又有什麼關係呢?以上的事情都是zb的事情,應該說是有關money的事情。 而盧睞窮的一……塌糊塗,由於年紀不小而且為了快速登上聯賽,他簽了一係列zb看來血賺,有可能他以後運氣不好沒打出來讓zb一輩子都覺得賺的協議。 這倒不是盧睞傻,而是在現在環境下,一個新人,哪怕再厲害,在rank裡把現役選手打得再慘也不可能直接上正式聯賽。 一方麵是戰隊賭不起畢竟比賽和rank是不同的,這個被多次證明過了,另一方麵是信任度。 各戰隊都有青訓,哪怕那些青訓上去不如人意,起碼知根知底,知道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而一個純新人,上去的結果沒人知道,戰隊也賭不起,畢竟聯賽內雖然有各種O係列,I係列和Z係列的研發記錄。 但那些記錄是當事人的極限,不是聯賽的極限。 要是上一個純新人刷新了這些記錄,恐怕就不是那個純新人考慮有沒有比賽打的情況了。 而是戰隊裡但凡和那個純新人沾點邊的人員還能不能吃這碗飯的事情了。 因此,為了能盡快登上聯賽,盧睞隻好先苦一苦自己。 畢竟在這一行他現在苦一苦自己,以後就能苦一苦zb了。 至於以後運氣不好沒打出來也沒關係,以他的情況再差也還是能小苦一苦zb的。 當然也隻是在聯盟這一條賽道,畢竟在其他賽道,失去了優勢和外掛的他和那些在該賽道擁有優勢的人比賽,多少有點看不起別人以及太看得起自己。 而且他連吃軟飯這條賽道都沒有優勢,因為他都沒能在高中階段輕易拿捏甚至拿下自己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