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10年 第39節 學習永遠在路上(1 / 1)

高鐵十年 孫鴻睿 1968 字 2024-03-16

回家沒多久後,我就收到了吳嘉的微信。假期裡,和她的愉快交談貫穿始終,我們還約定一起去了她哥在教書的學校。在那座空曠的操場上,我們牽手並肩漫步。直到天色漸晚,我們才依依不舍地告別。   在短短幾日後,我又一次踏入富陽的繁忙建築工地。職業生涯的低穀促使我更加專注於個人知識儲備和能力的提升,去年順利已經通過了注冊安全工程師的考試。工作之餘,我習慣試圖尋找可用的片刻,投入到自我的學習之中。   在靜謐的夜晚,我常常翻開厚重的技術規範書籍,並且鉆研工程部門製定的復雜施工方案。起初,密密麻麻的條文和術語對我而言格外晦澀難懂,閱讀未久就讓我精疲力竭。   常常在這個時候,我會選擇將書本放下,稍做休息。隨後,我總會重新撿起來,繼續那未完成的學習之旅。   時間一點點流逝,我川流不息的努力漸漸有了回報,專業知識也慢慢積累起來。雖然生活算不上豐富多彩,卻也因充實而顯得特別。   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前行,在與張欣蘭那段不歡而散的戀情中汲取的教訓之後,我在經過半年的沉默寂寞後,對那些無預警降臨的愛情開始更為珍視。   不論工作多忙碌,我總會擠出時間,與吳嘉在我們的小天地裡共度時光。純粹的愛意讓職場的壓力似乎也能煙消雲散。   江部長在項目中春風得意,但是,當專業知識的欠缺最終露出馬腳,他也不得不麵對現實的考驗。質監站的監督員來臨,實施了出人意料的“四不兩直”安全檢查,並將他的弱點無情地暴露了出來。   我那時被派往餘姚轉運大型設備,無法守在工地。接到現場緊急情況反饋後,江部長迎來了不小的挑戰。   監督員毫無預警地抽查了一個臨時用電配電箱,提出了關於電線接線規範的問題。江部長的回答含糊其辭,表露出內心的不確信。隨著檢查不斷深入,他關於接線對錯的回答更是錯誤百出,即便在接線確實無誤的場合,他的答案也同樣錯誤。   但他最青麵獠牙的時刻則是在監督員追問漏電開關的動作電流為何是30mA,動作時間為何要小於0.1秒時,江部長啞口無言。   這樣的專業知識欠缺不僅讓江部長在場麵上頗為尷尬,更是為整個項目的信譽投下了陰影。   監管人員對江部長展示出的能力表示懷疑,多虧了項目負責人的果斷乾預,才使得這場風波得以平息。   當我結束任務回到項目現場時,項目負責人私下裡對我進行了一係列和江部長相同的專業性質的提問,這一次,我的回答卻流暢而準確。   我的表現讓項目部作出決斷,在後續的安全迎檢中,由我來陪同檢查。我的專業回答幾乎無懈可擊。   遺憾的是,盡管我證明了我的能力,我的薪水和職位等級卻未隨之提高。   作為一種補償,當公司選擇人選赴BJ參加安全生產培訓時,項目部毫不猶豫地推薦了我。   這是我首次踏上BJ的土地,也是我首次有機會和其他行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共同參與這樣的培訓,無疑,這將成為我學習與成長中極其珍貴的一課。   剛剛結束了培訓課程,我趕去與柚子會麵。出乎意料的是,在地鐵站附近的車位上,已停放了幾個月的電瓶車不見了。柚子作為一名軟件工程師,思維邏輯嚴謹,但日常生活上卻顯得有些大大咧咧,這反襯出他性格中一種獨特的真實性。   對於他的粗心,我忍不住調侃他:“你怎麼這麼粗心大意的呢?”他自嘲地回應說,他的關注重點並不在生活的瑣事上。   我們相視一笑,看似簡單的對話,卻折射出他人生態度的一角:或許在我們細微樸實的生活中,尋覓那份專注與熱愛,才是最為珍貴的。   我們因此放聲大笑,彼此間的理解和友誼,在這份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愈加深厚。我們一起去參觀了圓明園,吃了一次羊蠍子,而後我匆匆趕回工地。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