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趙繁正要回城時,隻聽遠處傳來“達達”的馬蹄聲。 他凝眼一看,隻見有四五騎在路上疾馳,馬背上掛了不少獵物,看來不知道是哪個大戶人家的阿郞狩獵歸來。 為首一騎似乎看到了趙繁,就立即對著趙繁迎麵飛奔麵而來,不過那人在十丈之處便翻身下馬,急步的走向他。 趙繁感到有些疑惑,此人身材高大,樣貌清奇,不過好像不認識。 “前麵可是趙使君?” 那人卻已高聲呼道,一邊呼喊一邊向趙繁起來。 二名隨從正要阻止那人靠近,趙繁擺了擺手示意不要阻攔。 那人走到趙繁一丈開外,再次問道:“可是趙使君當麵?” 趙繁答道:“正是,不知汝是?” 那人拱手施禮道:“魯肅,魯子敬見過趙使君,多謝趙使君為東城百城製出水車,活命無數。” 趙繁一聽此人名字,頓時覺得天雷轟轟,耳鳴目炫。 魯肅,大名鼎鼎啊! 就這樣站在自己麵前的,就是那東漢末年中的一流謀士。 三國誌中,魯肅作為孫劉聯盟的策劃者,為赤壁之戰最大的功臣之一。 也是這個東漢未年,能力最出眾的謀臣之一。 建安二年,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孫權部下多主降,而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堅決主戰。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此時,他出現在這裡,應該是要在家中侍奉祖母。 趙繁定定的看著魯肅,竟然忘了答話。 見趙繁沒有答話,又出神的看著自己,魯肅疑惑道:“趙使君,吾有何不妥?” 趙繁登時回過神來,連忙拱手施了一禮,嫌道:“是繁失禮了,還望子敬兄莫怪!” 魯肅聽罷,臉色稍霽,說道:“肅聞使君賢名,不料今日有幸得見,甚幸!” 趙繁笑著說道:“不過虛名罷了,為任一方,自是要造福一方百姓。” 魯肅感慨的說道:“吾也曾任東城長,每年乾旱爭水鬥毆之事呈出不窮,死傷無數,今使君造水車,建學堂,勸農時,濟孤寡,吾不及也!” 趙繁那敢和魯肅相比,這可是東漢未年的牛人,也贊道:“吾初至東城,見此處與多地不同,無愁苦之百姓,也曾言,此前輩大才也,未料前輩竟是子敬兄,失敬了!” 花花轎子眾人抬,魯肅贊了一句,趙繁也回贊一句,二人彼此之間就有了好感。 二人雙粗聊了一會,魯肅邀請道:“肅獵得一頭麂,不知使君可願至舍下共飲?” 趙繁哪裡會錯過這個機會,爽快應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 東城魯府。 此時魯肅的祖母仍然健在。 趙繁先去探望魯肅的祖母,給老夫人問安,此時老夫人雖是病重,但神誌清楚,尚能言語,與老夫人交談了幾句。 魯肅見趙繁有禮有節,心中對他又高看了幾分。 回到廳內,魯肅命人奉上酒水,來到了上首位坐下,並請了趙繁坐下。 趙繁坐下後,一看那酒竟然是袁府美酒,問道:“子敬竟能購得袁府美酒!” 魯肅聞言微微一笑,說道:“據聞,袁術之女頗有賢名,在袁府釀得美酒,一壇百金。日前派人送十壇美酒,欲說吾為其效力。” 魯肅似乎不願多談袁術,話鋒一轉,說道:“有幸與趙使君相會,此美酒與君共飲之。” 趙繁道:“子敬兄可喚吾簡之。” 魯肅舉杯應道:“簡之兄請!” 接下來,二人舉杯痛飲。 酒至酣處,二人不禁高談闊論起來,暢談天下大事。從閹黨之禍,到黃巾之亂,感慨大廈將傾,百姓離亂;又從董卓亂朝,到群雄並起,憤恨其為禍大漢。 談到群雄,趙繁趁勢問道:“今群雄並起,子敬兄以為曹操,袁紹、袁術等輩如何?” 魯肅舉著酒杯,沉思片刻,答道:“許劭曾在月旦評中評曹操為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其人生性多疑,陰狠狡詐,借宿呂伯奢,竟疑殺之。雖是英雄,吾不肖也!” 把杯中酒一飲而盡,接著說道:“袁紹雖四世三公,然其人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吾不亦肖!” “袁術袁公路,驕奢淫逸,不足於成大事,欲吾為其帳下,難也!” “餘者不足為提!” 趙繁聽後沉默不語,眼下的自己身份、官職和聲望還是遠遠不夠,在魯肅眼中自己是連提起來的資格都沒有啊! 此時的孫策在外人眼中不過袁術帳下一名將官,要到明年才能打出名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正是眼前這位給他出謀劃策,才令江東雄起的。 果然是,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亦不可籍籍無名! 隻是當下權力名望不可能一蹴而就,暗嘆道: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啊! 趙繁搖了搖有些發漲的腦袋,說道:“如今世道紛亂,子敬兄有經世之才,為何不投明主以創功業?” 魯肅欣然點了點頭,毫不客氣地說道:“男兒大丈夫,當擇明主而侍之,提三尺之青鋒,立不世之功業。” 但隨即,魯肅又搖著頭說道:“然當今天下,明主者謀士群繞,多與吾道不合。平庸之輩,早晚為人所欺,吾亦不肖與之謀。吾欲尋與吾道相合,有雄武之姿,臨事決機,舉無遺悔者,難矣!” 魯肅停下話機,看了看眼前的趙繁,若有所思的問道:“簡之兄之誌若何?” 趙繁見問,笑道:“今漢室傾頹,群雄割據。吾雖無力救治天下,隻得募精壯一千,為保一方足矣。” 魯肅微微一笑,說道:“簡之兄,請實言之。” 趙繁沉思了一會,說道:“夫當存鴻鵠之誌。大漢乾乾,務在得人,勇略之士則受熊虎之任;儒雅之徒,則處龍鳳之署;百行兼苞,文武並騖,博選良才,旌簡髦俊。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於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子敬兄以為然否?”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於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魯肅口中喃喃的復述趙繁的話,一時間怔在那裡。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