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反旗已豎(1 / 1)

嘉和紀事 四時清 4259 字 2024-03-18

盧明遠在看到大齊兩位皇子接連出事的一瞬間,就意識到大齊與北漠之間戰火重燃已是必然。   達勒身為北漠攝政王,卻選擇主動退出朝堂,重回北漠與大齊的邊境,為的就是借助與大齊作戰來立威養望。他等的就是這樣一個機會!換做盧明遠在達勒的位置上,也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挑起戰事。   如今的大齊朝堂恐怕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兩位皇子身上,至於北境的戰事,盧明遠相信以大齊朝堂的一貫作風,隻要達勒還沒帶著北漠軍隊打到新京,乾元殿內的文武百官就不會把大部分的注意力從儲位之變轉移到大齊與北漠的戰事上。   若是隻有一位皇子出事,那還有另一位皇子可以繼承皇位。哪怕暗中出手的就是這個皇子,為了大齊社稷的安穩,恐怕也會有不少官員捏著鼻子認了。   而如今兩個皇子前後腳出事,一死一殘,連成為大齊的儲君都不可能,更別說日後登基稱帝了。   如此一來,隻能從他們的兒子,也就是當今皇帝的孫子中挑選繼承皇位的人選了。   但問題是,五、七兩位皇子雖說都早已成親多年,府內正妃、側妃以及侍妾等等都配置齊全,在子嗣一事上卻都分外艱難,而且各有各的難法。   五皇子打小身體就不算好,磕磕絆絆長到成年後,陸續迎娶了王妃和側妃,宮裡的嫻妃娘娘還時不時地賜下侍妾。他的後院不斷充實,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任何子嗣上的好消息傳出。   為此,嫻妃娘娘和承恩侯府不知道想了多少辦法。甚至因為求子心切鬧出過不少笑話,這在新京城裡早已是人盡皆知的。   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努力被老天爺看到了,五皇子府此後陸陸續續開始有皇孫降生。可惜,這些小皇孫多數在不到兩歲的時候就夭折了。   新京的百姓私下裡猜測這都是因為五皇子身子骨不好。他播的種有問題,即便開花結果,那長出來的肯定也是壞果子。   到如今,五皇子府也隻有兩個庶出的皇孫艱難長大,被養在五皇子妃的膝下。但據說這兩個皇孫資質都比較平庸,難堪大任。   而七皇子從小就在靖寧侯的指導下習武強身,身體的康健程度那是遠在五皇子之上。   他比五皇子小個五六歲,大婚也晚了幾年。但開枝散葉反倒比五皇子早些。不過,一連多年,七皇子府開的枝散的葉都是金枝玉葉,全是女兒。七皇子連著幾年生了七個女兒。新京百姓盛傳七皇子這輩子是跟七杠上了。   為了生出個兒子出來,七皇子府上下也是沒少折騰。十幾年前,兩座皇子府為了搶香火旺盛的送子娘娘廟的頭柱香而大打出手的故事,至今還在新京百姓中間流傳。   後來,七皇子府終於迎來了翹首以盼的小皇孫。上至七皇子,下到府中的仆役,對小皇孫是百般嗬護,無比溺愛。以至於小皇孫養成了囂張跋扈、無比霸道的性子。平時打罵侍女下人也就算了,對他的幾位姐姐也像對待仆役一樣,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   七皇子對他兒子的這種行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覺得這孩子性格強勢,有大將風範。結果讓小皇孫在唯我獨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皇室內外的名聲也越來越差,甚至到了一些朝廷官員提到他都會直搖頭的地步。   總而言之,兩座皇子府的皇孫各有各的問題。怎麼看都不像是能繼承大統之人。盧明遠已經可以預想到,乾元殿內的文武百官這個時候該有多為難了。   不過,這些暫時都跟他無關。   真正讓他覺得棘手的反而是蕭均衡信中後半段內容所透露出的信息。   七皇子遇刺身亡,七皇子府和靖寧侯府第一個懷疑的就是五皇子。可五皇子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在青州出了事。   這種情況下,兩座皇子府再怎麼視對方為仇寇,也不敢輕易下定論了。與此同時,是北漠出手暗害了兩位皇子的消息,在大齊上下鋪開蓋地地盛傳起來。   說是北漠攝政王達勒派出秘密培養的死士,跑到大齊的涼州和青州,把在外巡視州務的兩位皇子給暗害了。所以,達勒才能在大齊皇子出事後立刻發動對涼州的進攻。這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的,不少人都相信了。   就在大家以為兩座皇子府會難得聯起手來跟北漠攝政王扳扳手腕,為皇子們復仇的時候。他們卻把矛頭指向了沉寂已久的宗親身上。   五皇子妃和七皇子妃一起到宗正寺找上了宗正寺少卿蕭均朔,指控兩位皇伯父,也就是當今皇帝的六哥和八哥,才是謀害她們丈夫的罪魁禍首。說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覬覦皇位,意圖謀反,要求蕭均朔把這些宗親再次逐出皇室。   蕭均朔遇見這種天大的事哪敢自專,便和兩位皇子妃一起入宮求見帝後。卻接連在皇後和皇帝那裡吃了閉門羹。   慈元殿的女官透露,皇後娘娘之所以拒絕接見他們,是因為她驟聞噩耗,驚怒攻心之下臥病在床,太醫囑咐她需要保持靜養。   而到了垂拱殿那裡,則是竇德出麵。他告訴蕭均朔他們,皇帝陛下痛失愛子,暫時沒有心情處理這些皇族事務。至於那些宗親,隻要他們不豎起反旗,公然與大齊朝廷對抗,礙於先皇遺命,皇帝陛下也不好對他們下手。   兩位皇子妃對帝後的態度大失所望。一個跑去找馮貴妃哭訴,一個去找嫻妃娘娘申冤。   也不知這兩對婆媳是怎麼商討的,兩個皇子妃出宮後立刻采取了雷霆手段,與她們指控的宗親真刀真槍地乾了起來。   先是靖寧候府執掌禁軍的馮繼祖以在禦街縱馬傷人為由,把六爺和八爺的一眾兒孫全都逮進了刑部大牢。   刑部侍郎馮繼信不由分說,直接命人把那些宗親一頓嚴刑拷打。都是養尊處優的尊貴人,哪裡受得了這種苦。當天夜裡就有兩三個頗受六爺和八爺寵愛的後輩沒能熬過去,直接一命嗚呼了。   這一鬧出人命,事兒就大了。六爺和八爺連夜找上了刑部尚書顏重燾,讓他刑部給個說法。   相較於被削了王爵,無官無權的六爺和八爺,顏重燾更不願意得罪手握重兵的靖寧候府。所以,他直接拒絕了兩位宗親的要求。   六爺和八爺身為順宗朝的皇子,當今皇帝的兄長,高高在上了一輩子,何曾受過這種窩囊氣?   他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在第二天夜裡派人闖入刑部大牢,把其他後輩劫了出來。而後便逃出新京,直奔青州。並且在到達青州的當日,就豎起了反旗。   此外,他們還請青州當地有名的大儒寫了一封洋洋灑灑數百言的檄書。在檄書中,他們把矛頭直指韓競。說他奸相誤國,指控他勾結北漠,殘害如前定國公盧鬆毅這樣的忠臣良將,暗害皇子,並把罪名嫁禍到皇室宗親身上,想要將大齊皇室一網打盡。更有靖寧候府仗著手中的兵權,無所顧忌,與韓競一文一武,裡應外合,意圖改天換日,竊取大齊社稷。   而這些宗親則搖身一變,成了清君側,除奸佞,匡扶社稷的不屈之士。字裡行間都流露著他們對大齊社稷之危的擔憂之情,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以及為了維護祖宗基業不惜背負反賊罵名的大無畏之心。   這封檄書被蕭均衡附在了信中,盧明遠讀完不得不佩服那個青州大儒的在遣詞造句上的功力,不僅讀起來十分順暢,而且很容易讓人帶入進去,不知不覺中就倒向了那些造反宗親的陣營。   單從這封很快在大齊各州流傳開來的檄書就能看出,六爺和八爺他們在舉起反旗之前已經做足了準備。   如今的大齊,外有北漠鐵騎磨刀霍霍南攻涼州,內有皇室宗親籌備多年豎起反旗,可謂是真正到了內憂外患的地步。   從盧明遠入宮覲見皇帝,得知祖父獲罪的真相以及有宗親意欲謀反的消息,到如今獲知那些宗親反旗已豎,隻有短短不到十日的時間。   就在這麼幾天之內,北漠王權更迭,大齊社稷動蕩。就好像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暗中推動著這一切加速發生。   盧明遠已經無暇去想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們為何會發生了。他現在最先要做的便是確定接下來該如何應對這一係列的變故。   要知道,盧明遠如今所在的徐州就在反叛宗親盤踞的青州的正南方。徐州最北邊的瑯琊郡和青州南部的北海郡接壤。   而且,青、徐二州自順宗朝起就是那些宗親著力經營的地方。反叛的勢力在這二州是最強的。這也是那些宗親選擇在青州扯旗造反,並很快掌控青州六郡三十二縣中的一半郡縣的主要原因。   盧明遠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青州很快就會淪落到六爺和八爺的掌控之中。到那時,徐州就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