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查案遇伏(1 / 1)

嘉和紀事 四時清 4473 字 2024-03-18

劉全祿看到盧明遠麵色不善的樣子後,就沒敢再問下去。反正盧明遠不說,過不了多久,劉氏族中也會派人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他講清楚。所以,劉全祿也就沒再多問二老爺的事。   他倒是隨口提了一嘴,可以將二老爺和管家暫時關到郡守府的地牢裡看管。不過,馬上就被盧明遠給嚴詞拒絕了。   盧明遠怎麼可能把好容易握在手裡的籌碼再讓出去。他安排修林找了幾個靠譜的禁軍弟兄,將二老爺和管家兩人分別看押了起來。   與此同時,他大大方方地把郡守任玉瑄辦公的地方給占了。然後讓修山去找郡守府的官員把那名馮勝派來傳信的內侍給請了過來。   在等待內侍前來的時候,憋了一路的流蘇終於忍不住站出來問盧明遠:“盧大人,剛才在劉府內,我隱約聽到郡守大人跟您說簡郡王殿下出事了。可有此事?”   盧明遠一臉沉重地點了點頭:“確有其事。不過,具體是怎麼回事,任大人也沒跟我細說。修山已經去請馮大人派來傳信的手下,等他到了就能問清楚了。”   流蘇眉頭緊鎖,她一直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局勢惡化的速度遠比他們設想得要快。這可如何是好啊!   這個時候,在場所有人中能不驕不躁、保持冷靜的人,恐怕就隻有胥琰了。   他跟盧明遠一直都走得很近。所以,在任玉瑄把蕭均衡失蹤的消息告知盧明遠時,胥琰也同步聽到了。   在北漠王庭激烈的權力傾軋中掙紮多年的經驗告訴他,蕭均衡這次怕是遇到大麻煩了,而且很有可能落得個身死魂滅的悲慘下場。   隻是由於身份立場有別,胥琰也不好把他的這些猜測告訴盧明遠。他能做的隻是安靜地站在一旁,靜觀局勢的發展。   過了大概半盞茶的功夫,修山將回來傳信的那個內侍攙了過來。   那內侍看起來傷得不輕,渾身上下都纏滿了止血的布條。右腿好像還骨折了,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若不是借修山的力,他恐怕站都站不穩。   盧明遠見他這副樣子,直接免了他的禮,讓人找了個椅子讓他坐下。緊接著就問他:“任大人說你告訴他簡郡王殿下在沛縣失蹤,到底發生了什麼?你給我詳細說說。”   那內侍靠在椅背上,忍痛回道:“回國公爺的話,前兩日,簡郡王殿下與您在方縣分別後,就帶著我們一路疾行來到了彭城郡城。   到了郡守府後,殿下沒怎麼休息就跟郡守大人商議在彭城郡和下轄的諸縣中籌集糧草,來支援北境與北漠的戰事。   本來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可昨日沛縣突然上報,說他們縣衙的糧庫和武庫被人偷偷搬空了。   殿下聽到消息後非常生氣,他把前來送信的沛縣官員叫過來問話,結果那人卻一問三不知。   殿下當即怒火沖天,準備自己去沛縣一探究竟。馮大人和魏指揮使都勸他息怒,派手下人去核實情況就行了,不必親自前往。不過,殿下始終堅持要自己過去。   隻是,那時候下麵的縣鄉中已經有糧草陸陸續續送了過來。殿下把那幾百禁軍將士分散成十幾個小隊,和當地的鄉兵一起護送這些運糧的隊伍。   所以,最後殿下隻帶了馮大人和我們這些內侍以及五十人左右的禁軍將士去沛縣。   到了沛縣之後,殿下就把縣衙裡的縣令、縣丞、縣尉這些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召集起來,讓他們交待糧庫、武庫是怎麼被盜的,有沒有查到犯人是誰。   但是那些沛縣官員卻一點兒也不配合。他們在殿下麵前表現得倒挺恭敬,但一被問話就含含糊糊,顧左右而言他。   殿下一怒之下,讓人把那些官員通通打了一頓板子。然後吩咐手下人自己去查。   今日一早,有人接到消息,說有鄉民在前些日子進城的時候,看到有一些裝了非常重的東西的馬車從縣衙糧庫、武庫的方向而來,出了沛縣縣城的北門,一路往北去了。   殿下得到稟報後,便決定帶人出城查探。出城之後,我們沿著官道一路向北走,一邊走一邊跟當地的百姓打聽。   大概走了有二三十餘裡,才有百姓說曾看到好多馬車往附近的躍龍山去了。   殿下便帶著我們趕到了躍龍山。沒想到,剛一入山,我們就遭到了伏擊。對方人多勢眾,武力不弱,還有弓弩在手。   我們防備不及,一個照麵就損失了不少人。馮大人眼見情況不對,便帶人護著殿下且戰且退。魏指揮使則領著那些禁軍將士拚死抵擋,拖延時間。   但是敵人實在太多了,他們又都拿著從沛縣武庫偷走的武器,單靠魏指揮使和他手下那些禁軍根本沒法攔住他們。   馮大人隻能把手下人分出一些保護殿下先行離開,自己則帶著剩下的人去支援魏指揮使。   躍龍山雖然看上去不高,但裡麵山路崎嶇,怪石林立。馮大人帶著我們借助地勢,在扛過敵人最初的那段猛烈攻擊後,終於穩住了陣腳。   可是,也因為地勢太過復雜,打著打著很多人就失散了。等到敵人退走的時候,馮大人除了在下外已經沒有幾個人了。魏指揮使那裡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馮大人把剩下的人召集到一起後,又馬不停蹄地回到了沛縣縣衙。但是,縣衙的官員卻說簡郡王殿下出去後就一直沒有回來。   馮大人和魏指揮使聽說後都非常焦急。他們立即把沛縣的鄉兵和捕快都發動起來去尋找殿下。   馮大人還安排了在下跟另一個同僚一起到郡城送信。馮大人吩咐說,一定要把消息告訴國公爺和郡守大人,請國公爺您做主,調派彭城郡的郡兵徹查殿下的下落。”   那內侍忍著傷痛講到這裡,已是疼得滿頭大汗。   盧明遠聽完沛縣發生的事後,問他:“你確定馮大人是讓我調派彭城郡的郡兵,而不是收攏押送糧草的禁軍去調查殿下的下落?”   “正是如此!”那內侍毫不猶豫地回道。   那就奇怪了。馮勝在鸞臺內衛中的地位還要高過流蘇一頭。他沒道理不知道如今彭城郡的郡兵是金賀雲在執掌。   金賀雲與在青州舉旗反叛的宗室關係密切,盧明遠一直擔心他會帥兵在彭城起事,與青州的叛賊遙相呼應。   按理說,馮勝應該也有此等懷疑才是。那他為何還要借助金賀雲手中的郡兵來搜查蕭均衡的下落。   萬一金賀雲決意謀反,這豈不是讓蕭均衡羊入虎口嗎?   盧明遠有些拿不定主意。事發突然,而且還透著一絲詭異。他現在連馮勝也不敢輕易相信。   盧明遠吩咐修山先把那名內侍扶下去養傷。等他們離開後,他直接跟胥琰征求意見:“阿琰,旁觀者清,你能不能說說這件事你怎麼看?”   胥琰並沒有急著回答盧明遠的問題。他認真想了一會兒,捋清思緒後才開口道:“我這裡有個不成熟的猜測,可能性有多高,我不能保證,不過你們可以先聽聽看。”   “首先,簡郡王殿下得知沛縣糧庫、武庫被盜的消息,與我們接到大齊朝堂風雲突變的消息是在同一日。   在那之後,他帶人去沛縣查案,接到消息出城,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最後在城外山中遇伏。這一連串的事情發生得實在太過順滑,就好像有人提前寫好了話本,讓簡郡王殿下在不自知地情況下一步步演下去一樣。   所以,我懷疑幕後之人或許先我們一步得知了大齊朝堂的劇變,他們或許是不願看到簡郡王殿下這個跟大齊當今皇帝關係親密的皇室成員成為儲位的有力競爭者,又或者是乾脆不想看到還有像他這樣的英才足以勝任儲位,便設了這麼一個局讓他消失。   沛縣的糧庫和武庫為何早不被盜、晚不被盜,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了事?簡郡王殿下以郡王之尊前去查案為何得不到當地官員的配合?被盜走的糧食、武器的線索怎麼就這麼巧的被簡郡王殿下的屬下發現?偷盜糧食、武器的竊賊的膽子為何大到光天化日之下把贓物運到城外的山上?   如果說這一切都是有些之人提前布好的局,那我剛才所說的種種不合理的情況都將能得到解釋。   在這個猜測之上,我們再來想一下簡郡王殿下如今的處境。最糟糕的情況是,他已經在那場刺殺中不幸喪命。   如果他有幸逃脫,我想以他的聰明才智定會產生跟我一樣的推測。當他意識到自己被人當成眼中釘肉中刺,不惜設局要將他除之而後快的時候,我想他最先要做的肯定是掩藏身份。   如果我是他的話,哪怕我暫時是安全的,我也不會回到沛縣縣衙與馮大人他們匯合。   因為整個沛縣上至官府,下至百姓,很可能全在想要他姓名的幕後黑手的掌控之中。這個時候若是再貿然回去,隻能是自投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