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下的官兵亦是嘖嘖稱贊,自然也將這一簡單好用的構工技巧學到手,在陣地上,像陳阿大這樣的特務營官兵有許多,他們有的在教授射口鐵絲網的布設技巧,有的在實地講解新式飛雷炮的構築方式,有的在手把手的給廣東官兵們演示如何用手榴彈和樹葉改造鹿砦,還有的在指導廣東官兵們構築先進的土木碉堡工事。
  特務營的老兵作為老師,在何煒的授意下自是竭盡全力的傳授教導,而廣東官兵們也是學的認真,這些由何煒在忻口會戰中首創的構工技巧和新式“火器”,進一步被特務營發揚光大,擴散到了整個陣地,輻射到了整個九五六團。
  而這些東西又將被第九五六團的官兵在未來的戰鬥乃至於數年的抗戰中繼續輻射到其他部隊,最後產生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會有大量的日軍因此而葬身異域。
  “預備,放。”
  轟-咣
  陣地上亦有持續不斷的炮兵射擊口令,炮聲以及鋼鐵扭曲的聲音傳來,特務營炮兵連的兩門四十七毫米戰車防禦炮以及配屬的陸軍裝甲兵團戰車防禦炮排的兩門三十七毫米戰車防禦炮在何煒的授意下被拉了上來,開始對那些沒有碉堡鑰匙且十分堅固的碉堡門鎖開火射擊。
  所有戰車防禦炮都被拉到了距離目標一百米的距離內開火,命中率極高,射出穿甲彈的存速和穿甲威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幾乎是一發即命中,命中即擊穿,而隨著一個個碉堡門被擊穿,還有此起彼伏的歡呼雀躍以及與之相反的叫罵和無奈,歡呼雀躍自然是廣東官兵門看著自己用手榴彈和迫擊炮彈都炸不開的碉堡門被戰車防禦炮被輕而易舉的擊穿而高興。
  無奈則是軍官們對這些本該用在敵人身上的炮彈感到惋惜,一顆顆國家用真金白銀和資源貿易從國外換取的寶貴炮彈就這樣因為組織不力用在了這種地方。
  在主陣地的前方,何煒正站在高地下方的斜坡舉著望遠鏡向前瞭望,第九五六團團長蔡如柏和第九五六團的少校團附拿著作戰地圖在一旁四處指揮部署。
  在高地的下方,幾百名官兵正在布設陣地外圍的障礙物以及雷區,第九六零團在撤走前已經在主陣地前方布設了相當的障礙物,鐵絲網,鹿砦和高地絆網,倒是給第九五六團的官兵們省了不少事。
  唯一額外的工作則是布設雷區,經何煒與蔡如柏協調,第一六零師的工兵營派遣了一個工兵連前來陣地協助作業,並帶來了許多起爆裝備以及地雷,這批地雷,連同特務營繳獲自日軍的一批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彈和炮兵學校遺留下來的十顆德國造一百五十毫米重型爆破榴彈一起組成了一片頗具規模的雷區。
  而隨著這片障礙區域和雷區的落成,整個防禦體係也逐漸成型,形成了以永備和半永備國防工事為核心,以障礙物區域和雷區為外圍輔助的三層防禦體係。
  正當何煒與蔡如柏協商部署防禦的種種細節時,特務營的通信排排長孫希聖忽然拿著一封電報跑了過來,說是城內的憲兵司令部發來的電報,何煒接過電報一看,電報的署名正是憲兵司令部的肖將軍。
  第一封電報內容如下:“南京城防特務營何營長收,今聞貴部於句容外圍重創敵軍,已將貴部捷報通傳各部,各軍師聞之皆士氣大振,但戰局依然嚴峻,守備淳化之七十四軍與棲霞山之第四十一師均遭日軍猛烈攻擊,陣地反復易手,雙方激戰極為慘烈,據第七十四軍五十一師王師長耀武呈報,日軍空中轟炸極為猛烈,該師傷亡慘重且淳化一線之預置國防工事極不合用,吾已命令炮兵第四十二團之高射炮二連分派第五十一師與貴部陣地協助防空,萬望小心,另下關附近防務已部署停當,本部憲兵部隊與第三十六師已經進入下關附近之預設陣地,海軍炮隊與預製水泥工事業已構築完畢,百姓之輸送依在進行中,每日可輸送過江三萬人有餘,望貴部再傳捷報。”
  讀完了肖將軍的這封電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何煒算是對當前的戰局有了一定了解,看樣子中國軍隊是守的很慘,但是日本人也沒取得什麼進展,不過如果再打幾天,恐怕局麵就並非是如此了。
  唯一算是好消息的就是下關附近防務的部署完成,聽到幾個憲兵團和第三十六師已經在下關附近占領了陣地,海軍支援過來的炮隊也到達了指定位置,也就是說下關附近至少有超過兩萬人的部隊進入了既定陣地嚴陣以待,而不像是歷史上的南京保衛戰那樣無比混亂,這讓何煒的心中又多了一份底氣。
  而肖將軍看到第七十四軍在今天的戰鬥中被日軍炸慘了,便利用其首都防空司令的兼職主動為自己加強了一個高射炮連,則是肖將軍誠心誠意對自己的幫助,拿著那份電報,何煒心中不由得感到了一絲暖意。
  盡管在何煒看來,要為一個野戰步兵團的陣地部署有效的防空火力網,一個高射炮連完全杯水車薪,可何煒知道這已經是肖將軍所能做到的極限了,現在的南京守軍防空力量簡直是少的可憐,且都是東拚西湊出來的防空力量,一共就隻有二十七門各種口徑的高射炮,這二十七門高射炮裡麵還包括了部署在各個要塞固定炮位上的八十八毫米固定高射炮,真正能用於機動防空的野戰高射炮是少之又少,且來自不同的部隊單位,隻能說是聊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