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懷德之盟(1 / 1)

遼北演義 河西老帽 3104 字 2024-03-19

扶餘前鋒千騎,直奔元稚中軍殺來。元稚中軍兩翼賀突、童山兩部,先以騎射牽製,待扶餘騎兵沖至150米處,休利、伏羅兩部腳支蹶張弩,輪流射擊,扶餘騎兵頓時傷亡近200。待扶餘騎兵沖至50米處,休利、伏羅兩部棄弩在地,各操長矛、陌刀,迅速分成四屯,如墻並進,殺向敵騎。與此同時,賀突派出一屯騎兵在左,童山派出兩屯騎兵在右,包抄扶餘前鋒騎兵後陣。   扶餘王見狀,左右兩翼分派千騎,朝賀突、童山殺去。賀突、童山則各率餘部,先是遊擊騎射,後是仗著新製鋼刀,殺入敵陣。   說時遲那時快,扶餘前鋒千騎已被消滅乾凈,為何?且不說丈八鋼矛和陌刀之厲害,就說扶餘騎兵的馬刀,碰到賀突、童山騎兵手中的鋼刀,一擊而斷,哪裡經得起賀突、童山騎兵的砍殺!   扶餘王站在高處,看得明白,知又著元稚之道,慌忙鳴金撤退,賀突、童山騎兵趁勢掩殺,追擊十餘裡,因怕扶餘人有後援埋伏,方收兵回營。   迅速檢點戰果:殺敵1500餘人,繳獲戰馬1216匹。賀突部亡27騎,輕傷35人;童山部亡38騎,重傷11人,輕傷24人;休利部亡16人,輕傷23人;伏羅部亡7人,輕傷18人。可謂大獲全勝!   元稚令各部紮營休整,令馮祝加緊治療傷兵。   雪越下越大,直至次日酉時方停。   又過了一日,扶餘王派來使者,表示扶餘王已知元稚兵馬神兵利器之厲害,然大雪封路,天寒地凍,不宜再戰,扶餘王欲以元稚要糧要人之條件,請元稚退兵,並訂盟好之約。   元稚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請扶餘王予我粟100萬石、豆80萬石、芻草200萬束和今年二月被我所俘士兵民夫之父母兄弟姐妹等親屬,我與扶餘王盟約五年互不侵犯,並設貨棧通商,如何?”   扶餘使者明知元稚敲詐,然不敢反駁,遂稱須報扶餘王裁決,狼狽離去。   又過三日,扶餘使者復來,稱扶餘國力有限,扶餘王應諾給粟50萬石、各類豆20萬石、芻草100萬束;核算二月元稚所俘兵民7000餘人,經查有家室者4726人,從中除去父子兄弟,計有3584戶21857人的近親屬,扶餘王應諾於十二月之前,將這些奴婢送至鹹平縣。   元稚道:“鹹平都亭侯體恤扶餘國民生計,已令本參軍降低和談條件,如今貴使所言,與都亭侯之意不差多少,本參軍作主,就依扶餘王之意。即已盟好,本參軍不敢勞動扶餘王,請貴使上呈扶餘王,在十一月底之前,將糧草和那3584戶奴婢送到此地,本參軍自行帶回,如何?”   使者不敢多言,速回呈報扶餘王。扶餘王無奈,令人速以元稚之意照辦。   先是糧草陸續運到,接著那3584戶奴婢亦陸續送來。元稚一麵令韓楷先行運糧回轉,一麵傳信給扶沈,請加派人力來參加運輸糧草,又令賀突率部護送3584戶奴婢回鹹平。   童山道:“先生此戰,威震扶餘,何不勒石敘功?”   元稚笑道:“如此小戰,不敢攀比先賢!”又道:“不過可以名此土嶺為懷德嶺,令扶餘人知我大漢威德!”   童山道:“此次與扶餘盟約,可稱懷德之盟!”   說話十二月中旬,糧草運輸已畢,元稚遂班師,撤回鹹平縣。   扶沈道:“左師威武,何不多要些糧草?”   元稚道:“右師何意?”   扶沈道:“左師用兵如神,豈不知運糧之艱難?百裡以上運糧者,運的多耗的多,如此算來,那些糧草運回鹹平,差不多損耗了三分之一之數。”   元稚笑道:“不可貪心!我等勢弱,不可勒逼扶餘太緊,以免適得其反。”   扶沈將那3584戶21857人扶餘男女老少,俱赦為平民,打亂宗族,每30戶一屯,共得119屯,其中牧屯24計4209人。將牧屯交給丘林部,把農屯交與耿佑,令與漢民屯雜居。又依豐城縣高句麗屯民之例,賜與扶餘屯有親者每人粟一石,教與親人團聚。至此,鹹平治下縣民,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再無“男兒國”之嫌。   賀突道:“丘林部部民俱為奴隸,今得24屯自由民,如何統領?”   元稚道:“何不將奴隸俱赦為平民?”   賀突笑道:“遊牧部落戰事頻繁,若自由民過多,則財分人散,不利於成軍備戰。”   元稚道:“若草場為公,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緊握生計之命門,則如何?”   賀突道:“水草豐饒之地,可長期駐牧,即使自由民,亦可控製,草場為公,更是妙策。若草場不美,即需不斷遷徙,遷徙則需冒險,冒險則需獨裁,此時自由之民,即成障礙。”又道:“即使豐饒之地,若自由之民太多,部落親貴之利必然消減,又該如何應對?”   元稚沉吟良久,道:“草原之地,執行部邑製。在水草豐美之地建邑,邑內置平民,或耕或牧,執行漢法,作為采邑,封給部落親貴中有功者。其它草地,依遊牧之舊製,如何?”   扶沈道:“左師此策甚妙!”又道:“我意速報都亭侯、居次裁決。”   次日,衛猛、獨孤雁升帳議事。扶沈詳言草原建邑之法。帳下眾人評議後,大都認為可行。   扶沈道:“現在丘林部草原東西各設一邑,每邑安置12屯原扶餘牧民,東邑為賀突采邑,西邑為居車采邑。”   帳下站出一人,30來歲,正是丘林部親貴居車。居車道:“采邑占據豐美之地,丘林部牧場不足,如何應對?”   扶沈道:“鹹平、豐城未墾之山林草地,暫供丘林部駐牧。”   賀突道:“如今丘林部擁眾近萬人,我欲仿左校尉部建製,將右校尉部增設兩屯遊擊騎兵,請中郎將、居次示下?”   獨孤雁道:“可!”   帳下眾人又議過新年等事。盧椿道:“今冬明春,我轄境無大事,請都亭侯速定南下拜訪大儒盧植之期!”   扶沈道:“拜訪盧植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