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縣城,分別是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地方好選,他帶著墨家矩子禽和隨軍的墨家弟子,根據後世歷史的記載,親自勘察過地形之後,就圈定了縣城的治所。
雖然說是縣治,但修築的時候,按照的卻是邊關要塞的規格。
馮去疾得了始皇帝的旨意,也不質疑,趙郢怎麼規劃,怎麼吩咐,他怎麼帶著人配合,有幾十萬月氏人當勞動力,事情進展的十分順利。
依據山勢,因地製宜。
在墨家這群專業人士指揮下,四個縣城已經開始破土動工。
不過在考慮四縣官員人選的時候,卻有些踟躕。
要說起來,如今他的手下,倒也不能算缺乏人才,無論是陳平、張良、蕭何、曹參這些智謀之士,又或是李信、韓信、章邯、蒙瞻、王離、陳勝、徒這些武將,甚至是那位一直茍在軍中的劉大亭長,隨便拎出來一個,其才智應該都足以獨當一麵。
但問題是,李信正坐鎮匈奴。
遫濮、且末、當闐和屠各四部,位於冷龍嶺下和烏鞘嶺下,水草豐美,石羊河的幾條主要的支流,都從這四個部落穿過,守住此處,就等於是掐住了匈奴的咽喉,而且與隴西,九原和上郡互為犄角,形成一個有力的閉環。
而且隨時能得到河西走廊的兵力支援,等於是把大秦的邊防徹底推到了長城以外,把主動權徹底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一旦匈奴有所異動,將麵臨大秦的兩麵夾擊。
所以,李信不能動!
如今他手下雖然人才濟濟,但無論是論資歷,論能力,論聲望,還是論對付匈奴的經驗,都沒有誰比李信更適合坐鎮此處。
蕭何和曹參雖然能力足夠,但閱歷和功勞都不足以服眾,留在李信身邊,做個幕僚足夠,出來獨擋一麵還稍有不足。
不過,他也不準備把這兩個人都扔給李信,他已經派人去通知蕭何。
蕭何的長處,不在於謀略,而在於內政,河西走廊才是他最佳的鍛煉場所。王離出身王家,祖父和父親都是大秦忠心耿耿的老臣,又是自己的大舅哥,忠誠度毋庸置疑。
這一次跟著自己出征,表現的也可圈可點,功勞也足以負重,所以,他準備把武威交到王離的手上。
武威是河西走廊的門戶所在,一旦所選非人,河西走廊將再次成為一塊獨立於大秦之外的飛地。對於趙郢來講,此處是河西四郡當中最為重要的所在。
遍數自己手下的那些人才,好多都是前世歷史上的反抗大秦的急先鋒,雖然如今看不出絲毫端倪,但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人心這個東西誰能說得準?
大秦若能一直強大鼎盛,這些人或許都是大秦的有用之才,又或者隻是鄉野之間多了一個鬱鬱而不得誌的凡夫俗子。
但若真是事有不協,自己也擋不住歷史強大的慣性,誰有敢保證,如今自己手下這些乖寶寶似的手下,有幾個會稱王稱侯,又有幾個會毫不猶豫地繼續站在自己身後?
也隻有把武威交給王離,他才能夠真正的安心。
唯一有些不足的是,王離太過年輕,也不擅長處理內政,不過有曾擔任過沛縣主吏掾的蕭何在旁輔佐,應該足以應付。
而且有了這一份履歷,自己以後想要大用,也不顯得過於突兀。
敦煌是大秦溝通西域的橋頭堡,是大秦的西大門,非大將不足以鎮守。
然而,環境真的很惡劣。
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西麵是沙漠,與塔克拉瑪乾沙漠相連,北麵則是荒涼蒼茫渺無人煙的戈壁,氣候乾燥,常年風沙,而且晝夜溫差極大。
鎮守此處是個苦差事。
此人必須對大秦足夠忠誠,也必須有足夠的資歷和能力,遍數自己手下,似乎也隻有章邯能符合這些要求。
斟酌再三,趙郢讓人叫來了章邯。
“見過將軍,不知道將軍喚末將來,有何吩咐——”
正背負雙手,低著頭仔細審視大帳內那副剛剛根據實地勘察,重新修訂繪製的河西走廊地勢圖的趙郢,這才轉過身來,笑著擺了擺手。
“都是自己人,章將軍無須客氣——”
說著,頗為自然地沖章邯招了招手。
“章將軍,你過來看看——”
章邯聞言,猶豫了一下,還是依言走了過去,站到趙郢身邊,看向趙郢手指頭摁著的方向。
“敦煌?”
趙郢笑著點了點頭,笑嗬嗬地道。
“若是讓將軍鎮守此處,不知道將軍準備如何做……”
章邯聞言,心中一動,知道這恐怕就是皇長孫殿下對自己的考核,自己的回答,能不能讓皇長孫滿意,恐怕將決定著自己未來的前程。
所以,他下意識地湊到地圖跟前,仔細地看著這幅剛剛繪製不久的河西地勢圖。
地圖上已經用朱筆鮮明地標出了四個圓圈,備注上了四個極為顯眼的名字,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而此時,趙郢所指的方向,正是河西走廊的西大門。
敦煌的治所。
他仔細地打量著敦煌周圍的地勢環境,沉思良久,這才緩緩地在地圖上點了兩點。
“末將,將會派人在這兩處地方,各派駐一支精兵,據險而守,與敦煌互為犄角……”
聽到這裡,趙郢不由眼前一亮,一臉贊許地微微點了點頭。
因為此時,章邯所指的兩處地方,正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兩處關口,陽關和玉門關。這是他繪製地圖的時候,特意留下的空白。
這個章邯,怪不得能成為後世大秦最後的柱石,眼光確實不凡。
得到了趙郢的肯定,章邯的思路不由越發清晰通暢起來,一邊指著地圖,一邊侃侃而談。
“此地山川險要,地處要沖,然而土地貧瘠荒涼,不宜耕種,故而,若末將鎮守此處,將首重兵事,對內,將學習皇長孫之治理匈奴之策,穩定後方,對外,則以精兵銳卒震懾西域,收攏西域諸國……”
說到這裡,章邯稍稍猶豫了一下,然後才斟酌著言語道。
“昔日常聽殿下說,西域之地,物產豐富,遍地黃金,故而若是末將鎮守此處的話,將學習管仲之法,利用敦煌勾連兩地的優勢,鼓勵商賈……”
話未說完,趙郢不由哈哈大笑。
“章將軍之言,深得我心!”
說到這裡,趙郢拍了拍章邯的肩膀。
“此地乃我大秦與西域之門戶,也是本將軍之後背,意義重大,非才智超拔,竭誠忠義之士不可守之。今日,我欲把此處交付於將軍鎮守——”
說到這裡,趙郢目光灼灼地看著麵前的章邯。
“不知,我可以信任將軍嗎?”
章邯聞言,心中頓時一暖,沖著趙郢深施一禮。
“誠蒙主公看重,末將敢不竭盡忠誠,以效死命!”
趙郢頓時大喜過望,上前親手扶起章邯,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