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獻女(1 / 2)

一個叫錐古的莽夫,強勢闖入了前三!

僅列於項羽之後,就連龍且和鐘離昧都被擠了下去!趙郢翻看了一下前幾場的成績,不由哭笑不得,這貨在石鎖一項上,竟然跟項羽直接打平,但是在騎射上直接交了白卷,然後又在今天的對決中,直接憑借一身蠻力,簡單粗暴地橫掃了龍且和鐘離昧。

主打的就是個莽!

這貨身材高大,接近兩米,站在那裡,看著比項羽都要高出一線,而且身材壯碩,跟個門板似的,看著就滿滿的安全感啊。

忍不住笑著開口。

“壯士!你可願意留在我身邊,做一個執戟郎……”

項羽:……

錐古看了看比自己還要高出半頭的趙郢。

“你就是皇長孫殿下?”

趙郢聞言,不由眉毛輕挑,笑著點了點頭。

“不錯!”

“俺聽說,皇長孫殿下是天下第一猛將,比俺力氣都大,你要能接俺一錐,俺才信伱——額,俺的鐵錐沒帶著……”

這貨,說著,還鬱悶地撓了撓後腦勺,憨態可掬,瞧得趙郢忍不住哈哈大笑。

這不是也不傻嘛——

“跟我回去,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

這貨當即喜滋滋地就站到趙郢身後去了,那乾脆利索的勁兒,哪裡還有半分憨傻呆愣的模樣!

隻有項羽,無語望天。

跟著趙郢走的時候,他跟錐古兩個人,一左一右,這種並駕齊驅的感覺,讓他覺得別扭非常。

……

第二天的兵法考試。

錐古這貨乾脆利落地直接棄權,至於跟趙郢比武——自從見過趙郢的演武場,從項羽手中接過趙郢使用的那根長戟的之後,就再也不提了。

人家武器就五百多斤——

不過,項羽得去。

他借口避嫌,不願跟錐古一起跟在趙郢身後,騎著自己的烏騅馬,直奔考場。

目前,自己雖然石鎖,弓馬騎射和實戰,三項第一,但要想拿下狀元,也得打好最後一戰。

實戰都能冒出來個傻大個,焉知兵法推演會不會出什麼幺蛾子。

兵法推演,考官都是從鹹陽衛戍軍中抽調出來的中級軍官,他們未必見得兵法有多麼高明,但看看誰勝誰負,還不在話下。

當然真要是遇到了難以裁決的情況,還有趙郢、尉繚子和王翦老將軍這三位主考官在,可以保證讓大家心服口服。

但兵法這一塊,對普通人來講,實在是太考驗一個人背後的家庭底蘊了。

你有天賦,不一定有機會,不是誰都能有一個當皇帝的爺爺,資源無數,也不是誰的大父和阿翁都是兵法大家,耳濡目染。

也不是誰都有一個叔父,天天帶著,耳提麵命。

也不是誰都是幸運兒,當個大頭兵,都能被人當軍官來培養,兵書不要錢似的扔過來,還有大佬親自傳授其中精要。

這世間,更多的,還是雖有心思,亦或是有點天賦,但卻沒有機會的普通的人。

他們就算是僥幸對兵法有所接觸,也大多都是有點粗淺的皮毛,故而雖然參加的人很多,但真有水平的卻是寥寥。

很多人之所以過來參加武舉考試,隻不過是想憑借一身武藝,搏一個前程罷了。

故而,整個的兵法考試,進行的其實挺快。

僅僅一天,就出了結果。

項羽以犀利霸道的兵形勢之法,乾脆利落地擊敗了所有人,以石鎖,騎射,實戰和兵法四項第一的成績,成為大秦第一次科舉考試,武舉考試的武狀元!

第二名,出身齊國薑氏的薑時,憑借著兵法上的出色表現,後來居上,擊敗龍且和鐘離昧,成為榜眼。

龍且屈居第三,榮膺探花。

出身東海郡的鐘離昧、出身漁陽郡的高元武和出自河東郡的趙欽緊隨其後,分別奪得第四、第五和第六!

當天下午,皇長孫趙郢、太尉繚和老將軍王翦,親自為六人披紅掛彩。

又有玄甲精銳護持,特許走官道,跨馬遊街。

主打的就是一個榮耀加身!

都是趙郢根據後世電視劇提出的小細節,不過效果立竿見影,除了項羽心情有些復雜外,其他大多數人,在前呼後擁,玄甲開道,眾人矚目,和來自皇長孫殿下、太尉繚和一代傳奇老將王翦的勉勵聲中逐漸迷失了自我。

一個個挺胸抬頭,躊躇滿誌。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這種榮耀感,在始皇帝親自召見,在大殿之中,溫言勉勵,賜宴款待之後,達到頂點。

哪怕是項羽心比天高,都忍不住心神搖曳。

“大秦能取天下,實非僥幸,單就這收買人心的手段和對待人才的這種態度,就遠非其他諸國……”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項羽和薑時等人,不由心情有些復雜。

跟其他人不同,項羽原本是要立誌推翻暴秦的,結果被皇長孫趙郢給強勢拿捏,為了避免自家叔父被朝廷直接剿滅,隻能暫時屈服。

而薑時祖上本來就是齊國的國君,雖然後來被田氏所代,但身為這一代薑家最出色的男子,骨子裡又何嘗沒有想要恢復榮光的意思?

但跟項羽不同,始皇帝滅齊,對他們來講,算不得什麼仇恨,真要細說起來,甚至還有那麼一絲恩惠的意思。

故而,今日看到始皇帝在大殿上的威儀,心中有點五味雜陳。

武舉這邊塵埃落定,但文科那邊的成績,就沒那麼快了。因為此次文科考試,牽扯到了算學、陰陽學、法學、農學、醫學、墨學在內,共計六個學科,幾乎涵蓋了當今所有主流的學派。

所以,朝廷這次組織了各家學派的博士,進行統一閱卷。

由於糊名謄抄製度的推行,閱卷保持了最大可能的公平,當然,世間沒有絕對的公平,家學淵源的,有長輩可以參與閱卷的,還是能從答題的情況,看出一絲端倪,但這都是極個別的,而且一般這種出身的,就算是憑自己的真才實學,也足以中舉了。

倒也不至於影響公平。

至於秀才科,則是由趙郢、李斯和蒙毅三人親自批閱,排出名次之後,呈請始皇帝定奪。

三個人都沒有回去,當天晚上加班加點,對秀才科的試卷進行批閱。

趙郢不動聲色地把所有加了標誌的試卷,都判了優等或者是良好。李斯和蒙毅倒也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端倪,就算偶爾意見相左,但也考慮到皇長孫殿下的態度,跟著趙郢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畢竟,敢來參加秀才科的,也沒多少真正的庸才。

當然,像張蒼這種,是屬於特例。

這貨本身是法家學徒,韓非子和李斯的同門師弟,結果第一場,法學考試,瘋狂攻擊法家各種條款,愣是把一場簡單的法家考試,考成了論文答辯。

算是自爆。

第二場,《鑄軍魂》的考試,又旁征博引,從各種角度,歷數大秦政策的殘民害民之舉。

關鍵是這貨,這些年遊歷各地,還言之有物……

成績,當然是稀碎。

科舉取士,第一關,立場考核就直接判了死刑。

但第三場的策論,是考的真好啊。

真正的言之有物,切中時弊,思路清晰,框架分明,有大方向的引導,又有小細節上的考慮。

“人才難得啊——”

哪怕是一向性格嚴謹的蒙毅,都忍不住感嘆再三,仔細地反復通讀了數遍。

“此人之才,足以理一郡之地……”

趙郢也忍不住給張蒼這貨點了個贊。怪不得這貨後來能做到丞相,這份施政能力,真的讓人很驚艷。

尤其是一些細節上的把握,就算是以趙郢如今的目光來看,都覺得受益匪淺。

這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官吏了。

聽著趙郢和蒙毅,對這份試卷贊不絕口,欣賞有加,還齊刷刷地給判了一個特優,李斯默然不語,試卷雖然塗名謄抄,但身為同門師兄弟,他自然一眼就能看出這份試卷出自何人之手!

張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