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石油!石油!策略落定(2 / 2)

時間拖的越久,變數越多,確實沒法預料得麵麵俱到。

事實上拖這麼久這幾乎沒可能,歷史上南洋地區的英、荷、美軍三個月就被橫掃的丟盔棄甲。

雖然本位麵他們要更強大一點,但明軍也不是吃乾飯的,論重武器的數量與優良程度,明軍的家底可要豐厚得多。

得益於“雞犬升天”之理,掛了個軍機待詔之銜的周長風也是最近才知道明軍給美軍準備了多大的驚喜。

為了攻克假想的巴丹要塞區和科羅吉多要塞區,兵部秘密向天津海軍兵工廠訂購了兩門重型臼炮。

主要負責製造巡洋艦與戰列艦主炮的天津兵工廠造兩門臼炮自然不在話下,二者於去年先後秘密交付服役。

特三七式臼炮口徑為416㎜,炮彈重量860㎏,最大射程12㎞,初速410m/s。

與攻城重炮旅裝備的小一些的320㎜臼炮一致,新型臼炮的炮彈殼體也為鎳釩錳合金鋼,彈頭則是鎢鎳鉻合金,都是與國之重器相匹配的昂貴材質。

這玩意能擊穿大約三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可以有效摧毀美國人在菲律賓構築的各種永備工事。

“並且,美國的軍力也會增長,而非一成不變。”朱泠婧突然開口,補上了關鍵一刀。

周長風接過了她的話,列舉說明道:

“預計明年春季,美國會有大約十個步兵師、兩個裝甲師、兩個騎兵師,總兵力約二十萬人,一百三十個航空兵中隊,但由於新兵器的產量還沒增大,裝備與訓練情況都非常一般。”

“但是等到後年,其至少會增加五個師和四十個航空兵中隊,總兵力增至三十多萬人,裝備與訓練也會顯著改善。而且如果有變故,軍隊擴編的還會更快,如果全力以赴,完全有可能激增至…五十萬人甚至更多。”

禦前會議談論至此,最終的決斷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

“所以,內閣可還有要說的麼?”朱泠婧如是發問,壓力一下子就來到了丞相和幾位閣臣的身上。

“但……但是,”林羲猶豫了一下,“歐洲的形勢不明,天曉得何時爆發大戰,而我國至少要到明年才能把初步戰備工作準備妥當。”

“別忘了外交手段。”程翰看向了對麵的外務閣臣餘慎華,“這方麵能采取的辦法不少,餘閣老應該頗有心得。”

後者沉聲回復道:“從中作梗、拖延歐洲諸國之決策的確可以,但老夫可沒完全把握篤定能爭取多少時日,這是不可能料定的。”

“足夠了,古往今來從來沒有完全準備充分再恰好開戰的道理,有八成準備就足矣。”吳維煥如是說道。

偌大的廳堂忽然就安靜了下來,隻剩下在場人們的呼吸聲,以及空調出風口的呼呼呼聲。

“不宜盲目樂觀,但…這不是保守的理由,當下的確需要積極些。”朱泠婧淡淡道,然後吐出了幾個字,“據此總結一下。”

可以明顯感受到會議現場的氛圍驟然大變,很微妙、很玄學,但確確實實能察覺。

周長風自己也閉眼深呼吸了一口氣,因為空調的緣故,室內溫度挺清涼,深呼吸的感覺就是格外的透心涼。

大明、或者說中國的命運在這一刻就決定了多半。

總結的策略很快就出了草稿,核心含義為:

「地大物博的大明可以確保絕大多數物資的充足供給,但石油問題卻難以解決。

在長久的觀望中,(如果匱乏石油)國防力量會逐漸衰弱,同時最大假想敵的力量會迅速增強。

長此以往,大明的主動出擊能力將顯著下降,戰略上的先發優勢會漸漸減小直至丟失。

為此,大明須在戰爭初期迅速占領、鞏固南洋地區的資源產地,補充自己、削弱敵人。

在那之前,盡量通過各種外交手段來牽製、影響、拖延歐洲戰事的開始,為大明的戰爭準備爭取時間。」

就這樣,這次禦前會議的核心議題塵埃落定。

軍部的代表們看得出心情舒暢,而內閣的幾位則很明顯有些不是滋味,五味雜陳。

但會議還得繼續進行,之後的議題是提升生產力,而且是側重於軍屬工業的生產力。

經過共同商討,生產力擴充計劃沒有爭議,大家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計劃明年的十六種普通軍用鋼材產量增至到二百七十萬噸、特種合金鋼五十五萬噸、鋁產量六萬噸、船舶總噸位八十萬噸、卡車十四萬輛。

除此之外,李光遠提議應該出臺一道完整、全麵、規範的總動員法案,以便於統一協調上下各企業與官府,從而在可能發生的總體戰中盡早發揮全力。

《總體戰》一書與其概念在這幾年頗為流行,幾位閣臣都對其有所研究,李光遠還撰寫了自己的心得與評價。

至於軍部那就更重視了,大都督府參謀處專門組織了一個小組來評估之。

等最後的時候已經臨近正午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恰好規劃的議題都已商討完成,這場意義非凡的禦前會議便落下了帷幕。

一行人一路從文淵閣中走出來,朱泠婧若有所思,而周長風則有點著急。

姐姐!已經大中午了,該吃飯了!

當她走到轎車邊上準備上車的時候,周長風瞅準時機開口道:“陛下,我…我能不能先回去?”

“回哪去?”朱泠婧止步側首,覺得這家夥又莫名其妙了。

“呃…回家。”

“回家?是落了什麼嗎?”

“沒……”周長風支吾道:“家妻…等著我回去吃飯呢。”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