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宣戰;登陸哥打巴魯(1 / 2)

至昌三十九年二月二十四日,這本該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日子。

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德軍正在與英法聯合遠征軍交戰,但是目前似乎陷入了僵局。遠征軍暫時沒有主動出擊的計劃,而德軍則也表現得相當反常——低調而消極。

也許德國人正在積蓄力量、準備發起一場大規模進攻?

遠征軍上下可謂忐忑不安,因為在之前一個月的交戰中他們一丁點便宜都沒占到。

而在遙遠的東方,扼守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同樣是一片祥和,這座島嶼可以說是大英帝國在遠東地區最重要的要塞。

在這座有著六十多萬人口的島嶼上,華裔多達四十萬。

在大明越來越表現出進攻性後,英國殖民地當局自然也越發憂慮,他們臨時出臺了一項管控政策——要求所有人交出自衛、打獵用的槍支,長度大於八英寸的尖頭刀具也不應擁有。

這自然引起了諸多不滿,民怨四起。

當然了,對於英軍官兵們來說,這些都不過隻是浮雲而已。

別不服氣,咱大英帝國的爺就是爺,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喝,沒別的!

下午時分,駐防於實裡達空軍基地的皇家空軍第36魚雷轟炸機中隊的飛行員們正在電影院中看電影。

喝著冰鎮的玻璃瓶裝可口可樂、看著新上映的《一個揚基佬在牛津》,這小日子過得別提有多滋潤了。

他們所觀看的實際上是一部美國福克斯公司拍攝的電影,灑脫自在的美國男主角在英國牛津大學城飽受挫折,蘊含了不少對於保守和傳統的英國的嘲諷。

“偏見,多麼滑稽,這些美國人實際上比我們更傲慢。”

“揚基佬實在是太自信了……”

正當飛行員們吐槽其中的劇情時,投影儀突然關閉了,闊大的投影布一下子就暗了下來。

隨後,叮鈴叮鈴的戰鬥警報聲也從走廊外傳了出來。

眾人愣了一瞬,覺得莫名其妙——從沒遇見過在休假期間突然拉響戰鬥警報的啊。

在匆匆跑到空軍基地的戰情簡報室之後,指揮官阿諾德少校揮了揮手,示意飛行員們上前來領取桌子上的保密文件袋。

大家接連上前將之取過,然後撕開封條,取出裡麵的文件。

阿諾德少校背著手,嚴肅地說:“小夥子們,告訴你們一個不幸的消息,中國人向我們遞交了最後通牒。毋庸置疑,大英帝國不會退縮,首相閣下已經明確拒絕。你們應該沒有忘光了飛行與攻擊技能吧?”

他習慣性的來了一句英式幽默,然而在場的人們都麵色復雜,無人回應。

雖然文件並非戰鬥命令,隻是通知飛行員們做好戰鬥準備,告知了情報部門預估的來襲敵軍規模,同時讓他們駕機前往關丹基地幫忙轉運航空魚雷。

但是,那可是幾乎全力以赴的啊,想想就害怕。

“我覺得沒什麼可怕的,我們在這(馬來半島)有十萬軍隊,Z艦隊有五艘戰列艦。”一名心大的飛行員若無其事地說道。

“作為防禦的一方,我們是占據優勢的。”阿諾德少校平靜道:“放輕鬆,他們不是不可戰勝的。”

排除掉一些過度自信、目空一切的人和過度擔心、畏首畏尾的人,西方列強在二十年代之後對於大明的認知趨於穩固和統一。

在主流看法中,這是一個同時兼具強大陸軍和強大海軍的人口大國,擁有成熟且完備的官僚體係——自然也有不錯的動員能力。

即使按照滿嘴跑火車的政客們所說的、明軍的平均戰力僅有西方列強的一半,那麼主場作戰的他們趕走西方勢力、稱霸遠東地區僅僅是隨手而為的易事。

在這樣的認知中,歐洲人其實一直很擔心大明什麼時候會突然暴起,席卷東南亞殖民地,然而卻這麼拖拖拉拉到了今天。

說真的,反倒有一種奇怪的感覺——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仿佛解脫了。

相仿的,明人也時常審視、對比本國與西方列強的差別,這方麵的論調也是比比皆是,擔憂本國科技遠遜於西方、進而擔憂難以對外開拓的看法並不少。

一切的一切歸根究底都是要靠拳頭說話的。

長期以來麻稈打狼兩頭怕的局麵終於要告一段落了。

就在大約兩個小時之前,高慶魁指示禮部外務司向位於倫敦的公使館發去了電訊,大明駐英國公使隨即向大英帝國外交部遞交了最後通牒。

要求英國勢力撤離馬來屬邦、文萊王國,馬來屬邦、文萊王國均應獲得完全獨立,成為中國藩屬。

三十年前,英國與暹羅簽訂《暹羅條約》,獲得對馬來半島四個邦的宗主權、管轄權,雖然其保留有少量自主實權,可本質上仍是附庸。

大約五十多年前,英國人迫使文萊簽訂了《文萊條約》,致使文萊的王位繼承權和外交權都由英國人決定,等同於淪為附庸。

稍後不久,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子爵、弗雷德裡克麵色難看的接見了公使,並表示拒絕。

“先生,我們不可能接受這樣的無理要求,我想,你們的皇帝陛下應該認真考慮向大英帝國付諸武力的後果。”

後者神情自若,不鹹不淡地答復道:“多謝閣下的提醒,陛下從來都慎重決策,她與朝廷的決意已經很明確了。”

“那真是太遺憾了。”弗雷德裡克無奈地說。

“如果伱們改變主意,隨時可以告知我們,能免去‘兵戈相見’是好事。”

差不多在同一時間,阿姆斯特丹也發生了相同的情況。

大明駐荷蘭公使向其外交部遞交了通牒,要求其放棄荷屬東印度的殖民統治,轉而使之獨立,成為中國藩屬。

荷蘭人同樣拒絕了。

昔日盛極一時的海上馬車夫如今隻剩下了這樣一處資源豐富的殖民地,怎麼可能舍得拱手相讓?

威廉明娜女王這些天本就焦慮無比,因為德社與英法之間脆弱的和平已經破碎,別看現在德國人隻是在北歐與英法角力,天知道什麼時候他們就會在西線發起進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明人也要動手了。

夾縫中求生存的荷蘭實在是太難了。

大明朝廷本就篤定英國人和荷蘭人不會屈服,所以早就準備好了宣戰文件和戰時外交備忘錄。

2月24日16:00,位於倫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公使正式遞交了那兩樣文件,從現在開始處於戰爭狀態。

顯然,正米字旗老爺們的打算完全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