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你能不去前線了嗎,先生你不是常說你留在本土也很重要麼?”
“不,是一樣重要。”
穿戴整齊的周長風轉身望著她,伸手摸了摸她的臉頰。
出發!
來的次數多了,也漸漸感受不到當時初見兵部官署時的宏偉之感了。
途經大門崗哨時,執勤的中尉帶頭撫胸行禮,站崗的衛兵們也一齊將步槍放立於身體左側,右手平置於胸前。
幾個月來戰無不勝,各大官署都是一派又喜又忙的景象,其中又以兵部和大都督府最為明顯。
今天專門主持升銜授勛儀式的也不是別人,正是許瞻洺,他也已經在之前升為中將了。
“人生四大喜,今天覺著如何?”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看著比平常格外氣宇軒揚的周長風,如是問道。
“嗯……”後者沉吟了好一會,認真回道:“這是起點,不是終點。”
“好,換別人或許是自大,但你……哈哈哈”許瞻洺禁不住笑著說:“不敢不信啊。”
得人垂青者,升遷必然快速;功勛卓著者,升遷也不會慢。
兩者結合,那……很難想象大明水土是怎麼孕育出這樣一個妖孽的。
事實證明,自己當年花掉的那幾十瓶茅臺、綿竹大曲、瀘州大曲是非常劃算的,天底下從未有如此小本萬利的事!
現在,許瞻洺可以切身理解九百年前歐陽修“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的感慨了。
晉海軍準將銜,授上騎都尉,予一等鷹揚勛章。
在悠揚的樂聲中,許瞻洺念完了沒什麼新奇的誥書,將之卷好收攏放進了精致的紫檀木匣子中。
他伸出雙手遞予,周長風也伸出雙手接過。
封賞用誥書和敕書,軍職、軍銜晉升除將軍外統一使用敕書。二者均由兵部軍擢司擬訂,接著呈交至宮中蓋上敕命之寶或誥命之寶的印璽。
你小子是不是高興得忘形了?該說話怎麼都忘了?
許瞻洺向他使了使眼色,他這才反應過來,補上了一句“陛下萬歲”。
要說不開心那肯定是假的,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少年時代誰還沒有過一個將軍夢了?
前來賀喜的熟人不少,但更多的是不熟的和接觸不多的人。
“啥時候辦升遷宴?我等著吃窮你。”
得知周某人晉升,沈瑜今天也忙裡偷閑溜了出來。
“你要是樂意的話,我單獨給你辦一桌。”
好歹也相識三年之久了,還是並肩作戰、經受過考驗的,周長風和他的關係向來極好。
“嗬,你就說什麼時候吧,我平常忙得很,不提前確定到時候可抽不開身。”
“就過幾天,初一吧。”
二人邊走邊談,之後索性去了一家茶樓,找個角落邊吃點心邊喝茶,慢慢聊。
在興致勃勃地講述了這段時間的經歷以後,他倆的話題最後不可避免地回到了公事。
沈瑜習慣性地斜眼看了看附近,確認鄰近位置無人、遠處也沒有人刻意關注這邊以後,開口道:“眼下多方匯總消息,基本可以篤定美國的打算,參議院已經在討論針對我國朝的貿易禁運法案了。”
哦豁,該來的總會來啊。
“基本上以汽油和機床為主吧?”
“差不多,其餘的都無足輕重,隻是技術封鎖會稍麻煩些。”
現在的美國雖然體量巨大,但是論高精尖技術仍然沒有和歐洲老牌列強們拉開差距。
石油問題已經解決,大明現在需求量比較大的就是機床了。
不似歷史上的日本,還急需進口廢鋼鐵和稀有金屬來維持冶金業。
本土的機器製造業雖然產量不小,但問題在於分攤到龐大的市場上就顯得太少了些,機床廠的訂單都排到明年秋季了。
根據朝廷的登記匯總,截止至昌三十八年,大明統共有66萬臺各型機床,其中五分之一屬於官營兵工廠,多用於製造武器裝備。
英國有大約71萬臺、沙俄有43萬臺、美國有94萬臺;德社因為包含奧地利的緣故,多達129萬臺。
其中美國的工業能力過於離譜,盡管眼下的機床保有量看似不算太多,但歷史上其在四一年時有105萬臺,四二年時就激增至124萬臺,四三年時達到153萬臺,四四年時更是暴增到了177萬臺。
大明現代機器製造業始於廣州南洋艦隊修船所嘗試自製的第一臺小型車床,迄今已有四十多年了,但機床工業真正步入正軌得等到至昌二十二年。
現在大江南北一共有大大小小十三家廠商主營機床製造,其中五家官營、八家民營,年產量統共有4.3萬臺。
看似不少,但這無法滿足增長的工業需求。
十年前,大明每年的進口機床數量多達4萬臺,這幾年有所下降,但也在2萬臺左右徘徊。
周長風點了點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方麵我有聽說過,內閣那邊之前就打算抓緊時間再向美國搶購一批,能買多少是多少,現在應該都快動身了吧。”
“說起來,咱們這邊有個主意。”神色平靜的沈瑜放低聲音,“計劃展開對美國政商兩界分化,籠絡一些人;再輔以輿論宣傳開戰有弊無利,應該堅定孤立和門羅主義。這樣應當能讓他們遲緩些。”
“這就是你們對美國國情研究以後考慮的策略?”周長風啞然失笑,沉吟道:“嗯……也不是不行,但可能來不及了,如果早一點實施應該會好很多。”
沈瑜不禁驚訝地問:“來不及?朝廷已經篤定要發兵澳洲了?”
說完,他頓了頓,補充道:“要是不方便講你就別說了。”
“那倒不至於。”周長風擺擺手,拿起了一塊綠豆糕,“過幾天禦前會議才會商量這件事,現在沒定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