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朱泠婧覺得難以置信,“這有些匪夷所思…那麼多戰車怎麼穿過森林?”
“這個怎麼說呢,戰車的地形適應能力很好,通過林間小徑是完全可以的,隻是行進速度會低很多。”
“所以這僅僅是你推測的一種境況?”
“是。”周長風點點頭。
“若是真因此崩盤了,那可有好戲瞧了。”若有所思的朱泠婧隨口說道:“往後無險可守,戰略縱深也不多,巴黎難保。”
不過無論是皇帝還是內閣,決策依據仍然首重大都督府的判斷。
“歷史總算循環往復啊,相持一年之後,那想必美國人也會如二十年前一樣再度借機參戰了。”
說著,朱泠婧翻了翻禦案上的一冊備忘錄,很輕鬆地說:“不錯,出口貿易量已經有攀升的苗頭了,物價指數倒是還穩著。”
歐洲打成什麼爛樣子都與大明無關,大明君臣現在還開開心心的指望再像從前一樣當一回戰爭販子大賺一筆。
接著,朱泠婧提了一下關於西伯利亞的問題。
西伯利亞的廣袤荒原對於現在的大明而言可謂唾手可得,但這個唾手可得隻是相對的,難免要承受大量非戰鬥減員,而且物資損耗也不容小覷。
她伸出食指,在身後的大幅地圖上連點了三下,“烏拉爾山以東,從葉城(葉卡捷琳堡)到伊城(伊爾庫茨克)都被當地駐軍將領割據,按內閣的草案,外務司已經派人前往商議了。”
大明計劃從西到東扶持三個傀儡國,分別是哈薩克王國、阿巴坎王國、薩哈王國,這一圈傀儡國將形成一層絕佳的緩沖區,同時也能免去實控成本。
“根據已有的情報,葉城的割據將領應該很容易就能拿下,不過伊城那個有點棘手。”周長風如是說道。
“該出兵就出兵。”朱泠婧不以為意,不鹹不淡地說:“犀利些,要拿出順昌逆亡的勢頭來,否則那些軍閥往後也容易心生輕視,不好管。”
大明對於沙俄遠東地區的滲透比較徹底,數十年如一日的情報工作卓有成效,作為葉卡捷琳堡軍區總司令,伊利亞中將的底細早都被摸透了。
這樣一個充滿權力欲的墻頭草,不難搞定。
至於伊爾庫茨克軍區總司令阿爾傑米,他既是大俄羅斯主義者、又是堅定的保皇派,顯然很難通過威逼利誘來解決。
敵人不投降,那就隻能令他滅亡嘍。
差不多在同一時間,身在公使館的克莉絲正在收拾個人行李,因為明天她就得啟程回國了。
來大明這近兩年的時光,她自認為合格的完成了工作任務,不過也覺得這兒的環境有點太安逸了,容易消磨鬥誌。
比如說她就因為各種美食而長胖了五公斤。
宿舍中,她把工作薄也塞進了行李箱,然後思索自己有沒有遺漏什麼東西。
這時候,那位與她同宿舍的女打字員走了過來,向她遞上了一封信。
“給我的?”
“是,剛剛有個女孩過來,要求把信直接交給你。”
疑惑不解的克莉絲翻看了一下信封的正反麵,發現都是空白的,便疑惑著拆開了火漆,展開了信紙。
「親愛的克莉絲-裡希特:
當時我確實沒想到能在中國再見到你,我還以為伱是專門來找我的,很意外。現在你要走了,我想也是,像你這樣的人一定不會安於遠離戰火的地方,希望你在回國以後能安全結束每一次任務。考慮到各種因素,我給你留了一份特別的離別禮,附在信封中,這大概才是能讓你這種人開心的。
你的朋友、第五〇國際旅指揮官。
祝你今後安好,再見。」
克莉絲默默的將信紙放到了桌上,然後展開了疊起來的兩張紙。
第一張紙上繪製的手稿樣子奇怪,她第一眼看過去還以為這是個鏟煤的煤鬥。
根據歷史上東德裝備的M56型鋼盔,周某人手繪了相仿的稿圖。
這是一種其貌不揚、外形古怪的鋼盔,甚至可以說醜陋,如同一個倒扣在腦袋上的煤鬥似的。
【配圖】
不過它醜有醜的道理,在凱夫拉頭盔出現之前,M56型鋼盔是當仁不讓的金屬防護頭盔第一名,防彈性能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種鋼盔。
在15m的近距離射擊測試中,M56型鋼盔能夠輕鬆擋下槍口動能四百多焦耳的9㎜帕拉貝魯姆手槍彈,而傳統的M35鋼盔卻被擊穿。
它甚至能夠擋下八百多焦耳的.357馬格南手槍彈,僅僅略有凹陷。
在更遠些的距離上,即使是上千焦耳的步槍彈,隻要入射角度小一些也很容易滑跳彈飛。
這種鋼盔實際上源自大戰後期,然而卻被阿某人拒絕量產,主要緣由是過於醜陋、敗壞德軍形象。
第二張紙則看上去是一件背心?
克莉絲掃視了一下注解,根據文字描述,這是一種特殊的單兵攜行具兼防護器材。
可加裝插板的戰術背心就是周某人隨手而為的了,樣式太多,大致提供一個靈感即可。
這年頭雖然沒法搗鼓出陶瓷插板,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然而表麵硬化裝甲鋼同樣也能作為插板,防彈能力基本夠用。
即使在後世,許多武裝力量也用不起奢侈的陶瓷插板,而是使用鋼製插板。
一塊25㎝×30㎝標準尺寸的切角鋼製插板,2.3㎜厚度為1.3㎏,能夠抵擋各種手槍彈;6㎜厚度為3.3㎏,能夠抵抗全威力步槍彈。
與刻板印象相反的是,相同防彈能力下,鋼製插板其實隻會比陶瓷插板重10%而已。
身前身後各一塊能夠抵擋全威力步槍彈的鋼製插板也不過十四斤,對於日耳曼超人來說並不困難。
鋼製插板最大的缺點在於,子彈撞在鋼板上破碎以後會沿著平麵向四麵八方飛濺,造成二次殺傷;而陶瓷插板則會將之吸收。
可如今是什麼年代,還要什麼自行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