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幾挺三三式輕機槍的“噠噠”聲此起彼伏,持槍的陸戰隊步兵們冷靜地以短點射將那些端著步槍沖鋒的菲軍步兵撂倒。 而在這一處灘頭陣地的側翼,唯一一挺三七式重機槍被布置於此,機槍手隻覺得心在咚咚咚的蹦跳,敵方的炮彈就在不遠處爆炸,皮膚能清晰感覺到那吹來的溫熱爆風。 “噔噔噔噔——” 高射速模式下的三七式重機槍以每分鐘七百發的射速噴吐著子彈,三千多焦耳的7.36㎜機槍彈在貫穿人體後留下了接近拳頭大的血腥創口! 盡管建製混亂、不成體係,然而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陸戰二旅官兵仍然拒止了菲軍的反擊。 菲軍士兵一個接一個地被機槍和迫擊炮組成的火網殺傷,慘叫著倒斃在灘頭上。 “有人摸上來了!!!” “看到了,前邊坑裡。” “給老子空包彈,炸他丫的!” 僅有少數人接近了明軍陣地,但他們也很快被槍榴彈、手榴彈給殺傷殆盡,殘存的人蜷縮在彈坑和掩體後不知所措。 第11步兵師的進攻為之一滯,這樣的狀況完全出乎了菲軍上下的意料,溫萊特準將眉頭一皺,喃喃著吐出了“unbelievable”一詞,然後就被急促的電話鈴聲給打斷了。 “長官!我們的進攻沒有效果,我們……” 這時,遠處的海麵上忽然出現了一陣耀眼的閃光。 大家的茫然與不解隻持續了不到兩秒,緊接著神情齊刷刷的轉為驚恐。 靠!那是來自明軍艦隊的炮擊! 元封號戰列艦以左舷朝向海岸線,以四座雙聯裝352㎜主炮進行了一次標準的齊射。 “咚!咚!咚!咚!” 一陣雷鳴般的轟響姍姍來遲,從遠處的海麵上傳來,仿佛貫徹了天地,給予軍官們的心頭一記重錘。 八發重達615㎏的殺爆彈精準散布在了灘頭縱深處,兩側彈著點相距大約一百多米,而在二者中間的地方則毫無疑問的成為了死亡區域。 爆炸掀起的濃厚煙塵還未消散,七零八落的殘肢斷臂和武器裝備便紛紛掉落下來,接著是破爛的軍服和帆布裝具…… 老當益壯的元封號在對岸支援時發揮不錯,證明自身即使不適合現代海空一體戰也一樣能找到活乾。 接著,驅逐艦和巡洋艦發射的128㎜和144㎜殺爆彈也像雨點似的落下,廣袤的灘頭縱深幾乎被密集的火力所席卷。 那震耳欲聾的炮聲讓身在二線指揮部的人們心頭一顫,有人已經不受控製地癱坐在了地上。 “結束了、結束了……” 投入灘頭反擊行動的兩個營六個步兵連恐怕要全軍覆沒了。 必須說明的是,戰列艦的炮擊雖然駭人無比,但實際上大部分殺傷戰果都來自於默默付出的驅逐艦和巡洋艦——她們發射的大量中口徑炮彈更加完整的覆蓋了目標區域。 不過,戰列艦執行支援己方登陸部隊時有著不可替代的士氣增益buff。 “丫的還敢上門找死?!” “我滴個乖乖!痛快啊!” “瞧瞧,這真是眨眼睛灰飛煙滅啊。” 盡管知道自己做出了錯誤決斷,葬送了第11步兵師的預備隊,但溫萊特準將仍然神情嚴肅,命令部隊繼續堅守陣地至少四十八個小時。 隨後他便匆匆離去,打算重新檢查林加延灣至馬尼拉沿途的炸藥布置情況,一旦明軍大舉登陸上岸就立刻爆破橋梁和道路。 然而現在的第11師哪兒還有能力堅持下去?別說兩天了,就是一晚上都懸啊。 明軍戰艦上彈射起飛的水上飛機沿著海岸線來回飛行,猶如觀光似的,不斷向艦隊和登陸部隊反饋當麵之敵的情況。 “報!敵軍反撲死傷慘重,已經退卻了。四團二營回電稱正全力收攏部隊,估摸著要半個鐘頭才能集結好。” “讓他們動作快點。已經上岸的部隊趕快重整,以加強營一個對敵之正麵展開進攻;再組織一兩個隊為偏師,從東邊側擊敵軍。” 嚴辰武將麵前的菲軍第11步兵師視作不入流的對手,他不願意等待大部隊慢吞吞的上岸——幾萬人的主力全部上岸需要至少三天兩夜。 於是陸戰二旅便迅速以手頭可用的兵力拚湊了一支進攻部隊,不給敵軍喘息的機會! 他們當天就在當麵之敵的陣地一角撕開了缺口,並在夜幕降臨後繼續進行滲透和奇襲。 菲軍完全無法招架這樣的攻勢,勉強組織了三次小規模的反擊,然而除了折損幾百人以外毫無作用。他們被迫在後半夜撤退,然而這時候太陽已經快升起了。 於是乎,撤退中的菲軍第11師連續遭到了大明空軍的兩次轟炸,整支部隊陷入了更為混亂的局麵,建製散亂。沒過多久有組織的撤退就變成了無序的跑路,幾千人亂哄哄地向南奔逃。 同時,更加讓馬尼拉司令部驚詫的是,情報顯示另一支明軍正在迫近南邊的八打雁海峽,似乎要在那兒登陸。 這便是來自浮山府的第四十三步兵師,他們在十多艘驅逐艦和輕型巡洋艦的護航下繞過了馬尼拉灣,來到了更南邊的八打雁。 八打雁是當地首府,亦是一座有著現成碼頭設施的港城,與馬尼拉有鐵路和公路相連,相距隻有約一百公裡。 積滯行動的主要設想就是這樣一南一北迅速對進夾擊,盡可能在馬尼拉周圍的平原上重創、殲滅美菲聯軍的有生力量。 在那兒駐防的菲軍立刻求援,他們連續遭到了兩輪空襲,又被密集的艦隊火力壓製得進退兩難,隻能以微弱的火力攻擊大舉登陸的明軍,恐怕堅持不了多久。 司令部中的人們隻覺得脊背發涼——抗登陸作戰以失敗告終,那麼等明軍上岸完全展開以後還能擋得住嗎? 亞洲艦隊的水麵艦艇力量雖然蒙受了損失,但還是得以逃離菲律賓這個是非之地,他們將向東南方向撤往巴布亞和澳大利亞。 遠東航空隊損失慘重,僅剩數十架戰鬥機可以升空作戰,製空權已經大半落入明軍之手;而剩下的二十餘架轟炸機雖然威力不容小覷,但因為製空權逐漸喪失,它們的發揮空間也在減小。 所以,現在唯獨隻能依靠地麵部隊來抵禦明軍的全麵進攻。 然而明軍實際登陸呂宋島不過一天,南北兩地的菲軍就已經處於全線崩潰、狼狽撤退的狀態。 好在預先布置於橋梁和道路上的炸藥起到了作用,轟隆轟隆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坍塌的橋梁和毀壞的道路迫使從林加延灣上岸的陸戰二旅放慢了推進速度。 歷史上,道格拉斯一開始還有迷之自信,認為美菲聯軍可以抵禦日軍的全麵進攻,所以直到局勢嚴峻時才在非常倉促與緊急的情況下才做出全軍撤往巴丹半島的決策的。 而今則不一樣,道格拉斯對明軍進展之迅速存在心理預期,所以他很快就下令按照預先計劃的那樣開始向巴丹要塞區有序撤退。 壞消息接連不斷地傳來——棉蘭老島南部的重要港城達沃也遭到了明軍的突襲。 在血痹行動中大展身手、功勛卓著的傘兵部隊不僅在大明民間被吹捧上了天,明軍內部也越發迷信傘兵的威力。 故而此次在製訂積滯行動的時候,奪取達沃的急先鋒之任就被交給了傘兵二團。 在24架戰鬥機的護航下,47架三五式運輸機拖拽著滑翔機,從蘇拉威西出發,飛越蘇拉威西海以後出現在了達沃上空。 【配圖】 按照計劃,一個營在機場北側空曠地域實施傘降,另一個營則直接於機場跑道上實施強行機降。 待傘兵部隊控製了機場以後,駐防達沃的菲軍必然戰意動搖,等登陸部隊迫近時一定會望風而逃! 其實周某人覺得這是意義不大的花哨操作,菲軍又不是澳軍,明明用不著冒險進行空降作戰來使之腹背受敵。 而且他認為對達沃進行空降作戰不太恰當——當地西、北、東都是復雜的山巒丘陵,而且守軍還有一些裝甲車。 不過大明空軍的表現欲格外強烈,信心滿滿的軍部大佬們最後還是批準了這個多此一舉的行動。 行動在起初一帆風順,與大家所預想的完全一致——明軍神兵天降、菲軍驚慌失措、機場一攻即下、殘兵狼奔豕突…… 但隨著城區的菲軍大部隊組織反擊,形勢卻急轉直下。 美菲聯軍關注分析過明軍之前對英荷兩國殖民地的攻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經驗教訓。 因為知道明軍裝備有一種未知的反坦克武器,所以發起反擊的菲軍並沒有傻愣愣地將裝甲車用於直接進攻,而是把它們布置在大約三百米的距離上當作機動火力點。 菲軍步兵則在火炮和這些裝甲車的火力支援下,向明軍傘兵剛剛奪下的機場進行輪番進攻。 三七式火箭筒最大射程不過百米,如此一來便沒了用武之地,傘兵二團官兵們隻能使用寥寥幾支三五式14.4㎜戰防槍向裝甲車還擊。 雙方就此陷入激烈的爭奪戰,坐擁充足物資和兵力優勢的菲軍從早晨到午後都沒有停歇過。 炮火連綿不絕、進攻接連不斷,明軍傘兵被壓製在倉促構建的機場陣地上進退兩難。 後續趕來增援的三營和團部則冒著炮火在坑坑窪窪的跑道上強行著陸,許多運輸機剛一著陸就被擊中起火,拖著滾滾黑煙沖向跑道盡頭…… 按照計劃,參戰單位應在空降行動開始後六個小時遂行登陸行動。 當傘兵部隊陷入苦戰時,登陸艦隊終於出現在了達沃灣的海麵上。 但就在這時候,於達沃灣海域巡邏的重牙鯛號(SS-188)號潛艇從發現了這支艦隊。 隻見海麵上出現了一縷縷微弱的黑煙,隨後不久便有一個個船影顯現,這些運兵船、貨輪、驅逐艦、輕型巡洋艦總共有三十多艘,天空中還不斷有飛機編隊飛過。 “上尉、上尉,我們要準備攻擊嗎?” “當然。克拉克中尉,我們從270方向伏擊他們,計算發射數據,準備魚雷攻擊。” “是!艇長!” 重牙鯛號以潛航狀態緩緩移動到了合適的伏擊陣位,這艘水下排水量2300噸的大型遠洋潛艇隨即做好了戰鬥準備。 艇艏的6具533㎜魚雷發射管全部檢查完畢,幾分鐘後,隨著艇長一聲令下,6枚Mk14型魚雷“噗噗噗”的被推出了發射管。 潛艇兵們激動難耐,每個人都在期待著片刻之後的隆隆爆炸聲。 這種魚雷重1400㎏,戰鬥部裝藥攜帶230㎏高爆炸藥,足夠對戰艦造成致命傷害。 而且它搭載了獨特的Mk6-Mod1型磁性引信,能夠在目標正下方爆炸從而炸斷其龍骨,可謂威力巨大。 其它國家采用的磁性引信是利用船體鋼鐵引發內部磁針轉動而觸發,但美國卻不同,Mk6-Mod1型引信先以感應線圈產生電流,經由真空管放大後再觸發雷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理論上更為靈敏且高效。 美利堅,掌握核心科技! 因為過於激動,艇長甚至沒有命令下潛,而是保持在潛望鏡深度。 然而艇長卻觀察到了讓他幾乎不敢相信眼睛的反常情況——6枚魚雷的航跡清晰,直奔目標而去,那艘貨輪也沒有機動規避,但除了濺起幾團水花之外無事發生? 重牙鯛號的潛艇兵們還在懵圈和震驚之際,明軍艦隊發現了這艘膽大妄為的美軍潛艇,樂陵號驅逐艦隨即脫離艦隊,調轉航向沖了過來。 見狀不妙,重牙鯛號立刻下潛開溜,使盡渾身解數來躲避追殺。 但她最終卻沒能贏得這場貓捉老鼠的遊戲,於當天後半夜時被深水炸彈擊沉在達沃灣,全員陣亡。 棉蘭老島的戰鬥相對來說是較為孤立的,戰局之核心仍然集中在呂宋島。 與歷史上一樣,道格拉斯公開宣布馬尼拉是不設防城市,但這一次卻要從容不迫得多。 「……為避免使首都地區遭到戰爭毀壞,我宣告馬尼拉為一個無軍事部署的不設防城市……市政府與警察將繼續履行職責,使生命財產的安全保護得以維持……」 隨著戰線幾近崩潰,美菲聯軍開始有組織地向巴丹半島撤退。 邦板牙河從馬尼拉北邊流過,河上建有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和一座公路橋,二者成為了聯軍的必經之路,所以司令部於此集中部署了全部的防空單位。 一隊隊士兵、一輛輛坦克、一門門火炮組成了奇異的風景線,穿過大橋向西北方向行軍。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