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剛起,贏暨一席黑色練功服,拜別父母,奶奶,與爺爺分兩匹快馬,趕往禹王宮山門。 禹王宮作為修行聖地,其實並未遠離人間,其山門位於大荒東洲中部偏東北,緊鄰道城臨淵,作為東洲僅次於大乾帝京的重城,有戶千萬,當然,作為大荒霸主的禹王宮收徒肯定不限於道城臨淵。 禹王宮每三十年廣開宮門,廣收天下英才,據說每次收徒,甚至有其他大洲跨洲而來,傳說還有其他世界來拜師。非大開山門時期,主要由宮內真傳以上成員外出收徒,或者禹王宮下轄門派推薦。 禹王宮位於道城西北,與臨淵城和大江毗鄰。贏暨家在道城西北,距離不過二百裡,快馬一個時辰可到,大荒光大,一洲也有億萬裡,外地人可能需要提前幾年趕路。 出城不過五十裡,已可見禹王宮山門,平時少有人煙的山門,目前可說人山人海。贏暨爺孫也不起眼,下馬牽馬而走,贏暨跟著爺爺穿過人群,來到山門便道,熟練的穿過一個轉角,進入山門迎客所在。 山門內供客休息的涼亭內早已有人在等候,那人異常魁梧,身穿黑色武袍,背對贏暨爺孫。贏武看到亭內人,快步向前,未等那人回頭,就快速彎腰拱手“勞煩張師兄在此久侯,師弟惶恐。”那人大笑回頭“左右不過半柱香時間,你我多年兄弟,師弟不必如此”。 贏暨定睛一看,好一個昂然的漢子,國字臉,未續須,皮膚黝黑,身高九尺,聲如悶雷。贏武與之寒暄不提,好一會兒,那大漢望向贏暨:“這是暨兒吧,果然一表人才。” “見過張師伯”贏暨拱手行禮。 贏武還想說話,那大漢打斷, “師弟,你我關係自不必過多在意那些俗禮,禹王宮戒律森嚴,我雖有心提供方便,但暨兒既然想入宮,且天賦不錯,入門考核定要要參與的,這是真傳前提之一,隻有參加入門考核才能經歷……,然後才有機會競爭真傳,你我皆宮中弟子,不必多言,暨兒入入門,我自會去求峰主收入門下。” “師兄,弟自知無以回報,請受我一拜”贏武言罷長身一禮。 贏暨一旁沉默不語,卻也有淡淡疑惑,爺爺出身禹王宮外門,目前在執事長老下麵做執事行走,負責宮中弟子生活物資采買等俗務,雖非內門核心,但也算重要弟子,但在家中從來不多說宮中事務。父親年幼時因身體原因,不適練武,後續雖經過治療和修養恢復,但也錯過禹王宮招收弟子機會,禹王宮雖定期打開山門,但好像從沒有人能說清楚入門考核到底是個什麼章程,另外幾大聖地也是一樣,但奇怪的事好像大家對聖地入門考核卻篤信不已,甚少有人質疑。 爺爺還跟那漢子把臂言歡,贏暨開始左右無事,開始觀察起周圍的環境,雖已進入山門,但周圍並無建築,隻有一條寬闊山道筆直入山,今日天氣晴朗,但不知是山中水汽豐沛還是旁的原因,半山腰雲霧繚繞,加之山中植被茂盛,也看不到山頂景象,隻是空氣異常清新,一呼一吸之間,贏暨感到異常舒適,好像身體裡麵久積的塵埃隨著呼吸一掃而空,索性調整呼吸,按照兵擊鍛鐵捶法練起了呼吸法。 不遠處張師兄雖與贏武笑談,但也保留一份注意力在贏暨身上,看到他呼吸漸漸趨於熟悉的律動,臉上笑意更加明顯,小聲說到 “當年我們幾個幾時發現山門異常的?” “大師兄和小師弟最快,我最慢” 贏武答道,但笑意同樣更為明顯。 “暨兒果然天資卓越,這表現不差大師兄了” 那壯碩漢子感嘆道。他名張九川,目前是禹王宮三十年為一代弟子,目前是宮內天罡峰弟子,當年與贏武同時入門,一晃已經六十年了,當時外門一批弟子有九位關係最好,後續雖境遇不同,各有緣法,大師兄與小師弟天賦最高先後進真傳,修行有成,目前已是宮內峰主,自己和其他幾個師兄天賦不夠,好在修行勤勉,進入內門,雖無緣真傳,但也算宮內精銳弟子,隻有老四贏武和老七林河天賦不足,最終沒能進內門,但好在各有境遇,擅長俗務,宮內也算頗有作為。師兄弟九個雖拜師不同,但感情一直甚好。 張九川抬頭望天,見時辰已到,帶著贏暨爺孫二人來到入門考核處。 考核處臨近山門處,一會不見,山門前巨大廣場已被分割成不同模塊,有禹王宮弟子維持秩序,閑雜人等已清空,目前廣場內隻有等待考核的各類人員和部分可參觀人士,主要是類似贏武這種內部人員和受邀的其他門派人員。 張武帶領贏暨爺孫,一路來到廣場東北的一處兩層小樓,與維持秩序的宮中弟子招呼過後,進入小樓,樓內一八仙桌後端坐一山羊胡精瘦老者,見來人目中精光一閃,張九川拱手行禮道: “何師兄,少年贏暨,年15,乃外門執事行走贏武之孫,天資卓越,家世清白,走贏武舉薦,內門天罡峰弟子張九川做保,申請入宗考核。” “嗯?贏師弟之孫?果然良才美質。” 老者打量一眼贏暨後道。 “我記得贏師弟祖上有大功,得傳上層秘傳傳家,另孫修習的可是?境界如何?” “見過何師兄,不錯,贏暨修習的正是門內兵擊鍛鐵錘法,目前已入門,練肉小成,和有五牛之力。”贏武拱手回道。 何姓老者眼前一亮,十五歲,五牛之力,練肉中也是上層,正常人修行,練皮之後才有機會到一牛之力,練肉極限九牛之力,但無絕學不得,上層秘傳能到六牛之力,但也要大圓滿或者天生神力者,練肉小成有五牛之力,可見天賦異稟。 大荒修行雖已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反虛為大境界,不過世人大多不能入門,能入門者九成又大多數在初境修行。經過不知多少萬年發展,對三境又進行細分,分別為練精境:練皮,練肉,練筋;練氣境:練骨,練臟,洗髓;練神境:換血,陰陽,見神。其中換血稱宗師,陰陽為大宗師,見神者為無上大宗師,至於三境之上,多為傳說,不說也罷。此為東洲主流修行境界,據說佛門,道家會有其他名稱,但均為三境九層。練肉雖還是練精境,但十五歲,天賦至少上等。 何姓老者漏出笑臉:“好,師弟子孫竟有如此良才美玉,可走練心路,有進傳功堂可能。” 贏暨猛然把握到何姓老者所言,“練心路?” 他自從來到此世,對傳說和神話就采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之前贏武傳其錘法的時候,介紹過三境九層,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反虛還有修仙高來高去的想法,不過聽到九層名字和描述,又感覺應該不是仙神妖魔那一套。贏暨自己練功,聽到練心路之前,看到禹王宮招收弟子,也未看到特殊情況,覺的可能是武俠那一套,可今天練心路一出,自己原來的想法可能要變更,作為飽受現代小說荼毒的新世紀青年,他對修行有自己的認知,低武,高武,修仙甚至神魔,其實區別就在與個人能撬動的力量差異,其中他認為,物理隻要沒到毀天滅地的程度,一定低於心靈或者說“虛”境的能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練心路一出,可見大荒並不是簡單的物理世界,很可能有內功,法術神通,甚至成仙成神也不是沒有可能,練功大有可為啊。 贏暨麵上不顯,但也看向贏武,贏武示意稍安勿躁,贏暨也不多言,與爺爺和張九川跟上帶路弟子,進入山門內。 都是修行人士,幾人腳程極快,不過一柱香的時間,幾人來到半山腰雲霧前,領路弟子是一青年,麵目普通,但十分沉穩,雖一行人並行,但禮數周到,一柱香的時間,也將練心路講的明明白白。 練心路是禹王宮開派祖師設立,據說與禹王宮祖師配兵也是禹王宮鎮派神兵有關,是禹王宮選取內門弟子和真傳弟子的試煉場。 禹王宮打開山門,雖規矩森嚴,也不會一視同仁,針對外部優秀弟子,內部推薦優秀弟子,甚至現有弟子中的精銳也會給與晉升內門甚至真傳的機會,因此現在練心路外也頗為熱鬧。具引路弟子道此路口是針對內部保舉人員的,均為宮內弟子推薦做保,家事清白,甚至可以說是門內世家子弟。 贏暨抬眼一望,前麵山腰處有一個平臺,稀稀疏疏的有個百來人,且有人陸續從不同方向過來。 贏暨拜別爺爺和張九川,進入平臺一角,抱胸而立。環顧四周,發現在場人員隱隱分成三類,一類衣著明顯好些,且分成不同小團體,對山門內頗為熟悉,神情也頗為自信;第二類神情沉穩,但有明顯對山門頗有了解,但明顯首次入山;還有第三類,明顯有些懵,隱隱有些興奮。而他贏暨,應該是第三類。 練心路開啟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