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四月末,燕地。 一座點燃狼煙的城墻出現在眼前,戰鼓聲自城頭傳來。 喜驅使坐騎踩過雨後泥濘的道路,拿起出征前陸大古贈予的單筒望遠鏡,朝城頭看去,望見成排守在女兒墻後的甲士、幾個明顯盔甲更為精良的人。 而後視線往下,注意到護城河,和城門外地麵上的蒺藜、拒馬等修繕完好的防禦工事。 若是真的一板一眼地打,要拿下這座城恐怕真要不少時間。 “這幫王八。” 喜啐了一口,他很看不起這些幾乎每次對上都消極防禦的對手。 但凡肯多派些襲擾斥候他都當對麵努力過了。 對麵似乎貫徹了“隻要我退得夠快,潰退就追不上我”的思想,不斷向後集中至各個關卡要道,依托各地城墻工事,而不在野外與漢軍直接交戰。 喜隻當對麵在拖延時間,企圖消耗他的兵力和補給。 而如果陸大古在這裡,就會看出燕軍企圖以空間換時間,將國土作為戰略縱深,以期在盡可能大的範圍內稀釋漢軍的力量,達到對北伐部隊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目的。 這不僅沒錯,還很聰明。 但顯然太低估了漢國的後勤。 依托不懈推動的農業改革、作物選育改良和鐵路運輸線,陸大古完全有能力維持一支十萬餘人作戰部隊在邊境上長期存在,和燕國耗下去,至於稀釋力量的問題,他們當然會存在過擴的界限,可單靠燕軍恐怕很難看到。 “漢軍千裡奔襲,長途跋涉,定然人困馬乏,而我方坐守城中,精力充沛。” 燕軍主將粟黎這樣同身邊的將領們分析道: “加之趙魏兩國來援。” “定能重挫漢軍。” “再有,漢軍大舉進軍,長途奔襲攻入我國,行至各地必不可能做到保密,我方準備充分。” “此戰應該能滅去漢軍一部。” “報!———” 一名傳令兵闖入營帳,行禮匯報: “啟稟將軍,趙魏援軍已至。” 聞訊,粟黎多日來緊繃的神情緩和少許——這是他自和漢軍開戰以來聽到的為數不多的好消息。 “好嘛,全出來了。” 喜在土坡上望遠鏡觀察,見望不到頭的大軍正朝他們逼近,他咧開嘴: “來得好啊。” 趙軍結成方陣,士兵以長武器為主,朝漢軍移動,而魏國向漢軍加速行進,跑步行進中,幾百上千著皮甲、外表高大壯實的士兵陣型依然沒有散亂。 這便是魏軍最精銳的單位,魏武卒。 有別於其他單位,參加魏武卒征兵的士兵需要經過嚴苛的訓練才能成為武卒,訓練內容包括每日急走百裡,穿三層鎧甲,重45斤,扛戈佩劍,背負重弩和弩矢,並攜帶三天份的口糧。 可以說這就是古代版特種部隊。 而這三天口糧的含義是,武卒士兵最多隻有三天戰鬥時間,他們必須在三天內奪下勝利。 當然,訓練固然辛苦,獎勵也很豐厚: 隻要哪家男子成為魏武卒,免除全家的徭役賦稅,並賜百畝良田和房屋,戰場殺敵越多獎勵越豐厚,甚至能得到爵位。 綜上所述,憑借軍人榮譽和切實的激勵和待遇。 魏國鍛造出一支威震天下的鐵軍。 盡管過高的免稅力度和賞賜帶來了極高的財政壓力,令武卒製漸漸衰落。 至少現在他們可堪大用。 “哢,哢。” 武卒奔跑得越發快了。 漢軍組成方陣,分開左右,為炮械彈道讓出路徑。 喜的副將怒指揮十二門炮械一字排開,全部為六千克(12磅左右)炮,每門炮械配備五人操作構成炮組,士兵們嫻熟地裝入火藥和實心炮彈,接著在炮械後方等待命令。 他靜候魏武卒抵近沖擊。 怒默默地判斷著: 八百米。 幾百上千名甲士手中長戈對準漢軍。 五百米。 用望遠鏡已經能瞧見被踩中的水窪濺起的泥水。 三百米。 怒看見了沖在最前麵的魏軍士兵肅穆的神情。 他放下望遠鏡,下令: “開炮!” “彭!” 沖鋒的密集陣列立即出現數道缺口,從遠處看,缺口處的魏武卒好像一下子消失了,僅餘血霧飄散。 剩下大部武卒仍在沖鋒,看來絲毫不受“妖術”影響。 緊接著箭雨落到他們頭頂。 但也被他們身上的盔甲擋住大半。 這些士卒至多僅抬手擋住無甲遮掩的麵部要害,甚至沖鋒的速度還加快了。 這麼悍勇的敵人怒還是第一次見,於是他給了對麵最高程度的敬意,怒命令部下: “投炸藥包。” “轟隆!!!——!” 快速架設的射程百米的投石機將火力投送至魏軍人群中,沖天的土灰伴著空氣中一瞬間肉眼可見的震蕩,成片敵軍被震死。 然後殘餘士兵沖破攻擊,抵近漢軍。 等待他們的是長槍陣,方陣合攏將炮械掩護在身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士兵在盾墻的保護下將4米長的長槍倒下來,槍頭對準敵人。 “嗤!” 剩下的敢於沖到漢軍陣前的武卒也被消滅了。 “悍勇有餘。” 怒對身邊部下評價道: “協作不足。” 剛才那些敵人在最後關頭,需要集中突破的時候,兵力卻散開了。 能夠在披甲的情況下依然較快地沖陣,還能克服恐懼,每個個體的戰鬥素質都是合格的,可單憑一腔血勇,每個人各自為戰,無法將力量凝結起來,到頭來不過是徒增死傷,即便不使用熱武器,組織度和紀律性足夠高的部隊頂住沖陣以後也能將他們消滅。 畢竟這年頭沒有給底層士兵看的戰術手冊,再怎麼高的個體素質,也無法真正改變他們協同作戰的短板。 別說是這些高速沖陣的步卒了。 哪怕是天下聞名的強軍,仗打著打著陣型也會生亂。 “報!” 傳令兵騎馬趕來,翻身下馬,呈上信紙: “將軍有令!” 怒拿來掃了眼,命令部下: “全軍前推!” 從正上方看,對主攻方向的燕軍和兩路趙魏援軍幾十萬兵力。 漢軍迅速展開,分出三路。 擺出了巨人吊打三個嬰兒的姿勢。 漢軍後方,百裡外。 當大戰進行的時候,武裝過的鐵路工程隊依然在修鐵路,馬拉列車行駛在遠方修建完畢的路段,運送糧草、火藥和箭矢。 綿延數百裡的鐵路正將已攻下的燕地與核心區相連。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