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平藩鎮之亂(1 / 1)

雍熙年間,藩王勾結藩鎮叛亂,大慶王朝崇正皇帝登基不久。宗室不服,以前太子義忠親王犯事兒為由,為他人誣陷導致,皇位應該傳給義忠親王後代,勾結藩鎮造反。   雍熙四年崇正帝,從王子騰手中奪取京營節度使大權,獲得兵權並號召文人學士,有誌青年入伍。   雍熙伍年,四路大軍南下,平定了藩王和藩鎮之亂,收兵權於帝王名下。   雍熙十二年,亂局結束,北寧郡王楊安班師回朝,崇正帝授予京外新軍都督,領審刑院處置大使。   禦書房!   兼任差事大臣,尚書臺官員聚在一起,商談處理藩王,藩鎮亂局。   站在武將最前麵一人,藍色緞子衣服,繡著四爪金龍,不像宗親為黃色緞子為基礎色調。   異姓王,這個沉重的話題,太祖當年開國就封了四個異姓王。   新的異姓王產生,鎮壓以前的老派功勛。   崇正帝為藩王事情想破了頭,安置藩王也成了心頭兵,宗室五萬成員,基數慢慢翻倍。這讓崇正帝開始反思,當年太祖分封是否對錯。   諸位大臣見帝王愁眉苦臉,又有藩鎮之亂,朝廷不得不出手花了大半國力鎮壓藩王和藩鎮。   北寧王楊安緩緩上前,俯身一拜,明知帝王為安撫藩王,依舊詢問:“陛下!有何事?讓陛下如此為難?”   “楊卿!鎮壓藩王,滅殺藩鎮,隻滅了三分之一。其他如何處理?”   崇正帝清楚要徹底滅藩王,都是在逼地方藩王造反,藩鎮被收拾了一半,遲早要威脅到朝廷。   “陛下!要緩解矛盾,在於沒有給藩王一條出路,陛下派兵直接鎮壓,雖然解決了三番之亂。可趁著現在威懾藩王的時機,臣有五條出路,不知陛下可否答應!”   楊安不敢直說,皇家的事情,他很清楚,牽扯太多不是明智選擇。   “你說!朕聽著!”崇正帝瞇著眼睛,雖然不清楚眼前如何處理藩王。   “陛下!要處理藩王事情,臣有第一條建議,設立國相為正四品,管理藩王封地賦稅,七成稅必須上交朝廷,地方王室必須繳納人頭稅。在設立國尉掌握藩王府侍衛,架空藩王影響地方,征收藩王的稅務,還能架空藩王兵權。既然不能違背太祖的祖訓,那就讓八十七位親王留在地方。”   “一千多位郡王入京,設立王府常事大夫,監視這些王爺一舉一動。地方資產由新設的內務府接管。”   “地方親王八十七位太多,朝廷可根據他們犯錯,分為輕處罰沒收資產將兩級爵位。中度處罰,降低三級爵位。重度沒收資產,失去封地,禁足於都城,降五級。受到處罰的宗室要回京軟禁。”   “集中大都內的郡王,隻有一人嫡係繼承王爵,其他人不在繼承任何爵位。陛下應該準備第二次西征,南征。不聽話的藩王,全部誅殺殆盡否則,隻隻有提前安排好藩王出路。”   “所有親王降五級成為國公,後續獲降級得從一品子爵,二等從二品子爵,一等從三品男爵,二等從四品男爵,從五品都尉,從六品輕車都尉,從七品功德校尉,從八品功德尉,從九品功德副尉。”   “所有郡王不在有,爵位,可以授予正一品: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從一品:中書令,尚書令,侍中。正二品:少師,少傅,少保。從二品:左右金吾衛、左右衛上將軍,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州牧,諸州節度使。正三品:節度副使,各衛大將軍,從三品:節度使留後,各州觀察使。正四品:各州觀察副使,各州防禦使諸衛將軍。從四品:各州防禦副使,各州團練使。正五品:各種團練副使,各州刺史。從五品:各州承宣使,各州昭宣使,正六品各州承宣副使,各州昭宣副使,從六品:各州宣慶校尉、各州宣政校尉,正七品:各州宣慶尉、各州宣正尉,從七品:各縣宣慶副尉、各州宣正副尉。”   “也可參加科舉考試,最高獲得二甲,二乙名次,二甲做官最高到從二品官,不能入內閣,擔任閣臣!二乙可做到四品官。”   “皇室特別科舉考試,隻要取得進士功名二乙,隻授予閑職,從一品:鎮國大將軍,輔國大將軍,奉國大將軍,護國大將軍。二品: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護國將軍。從三品:鎮國都尉,輔國都尉,奉國都尉,護國都尉。從四品:鎮國都尉,輔國都尉,奉國都尉,護國都尉,從五品:鎮國校尉,輔國校尉,奉國校尉,護國校尉。從六品鎮國尉,輔國尉,奉國尉,護國尉。從七品: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從八品:鎮國副尉,輔國副尉,奉國副尉!”   楊安緩緩上前俯身一拜,他還是第一次將削藩後的錯失公布出來。他在記憶中隻有武力,才能徹底超出藩王勢力。   崇正帝摸著胡須,輕輕說道:“朕知道你的想法,想用武力徹底解決武藩王問題。但是藩鎮問題,你沒有解決。要解決一次性解決,藩鎮問題不可使用藩王的辦法,必須自成體係。如果他們在不同意,朕就有了出兵收拾他們的借口。”   楊安緩緩上前,俯身一拜,思索了一會兒,笑道:“陛下!我朝有武勛,正一品太尉,從一品,驃騎大將軍,正二品:上柱國,從二品:柱國,正三品:上護軍,從三品護軍,正四品上輕車都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從四品上騎都尉、正五品騎都尉,從五品驍騎尉,正六品飛騎尉,從六品雲騎尉、正七品武騎尉。”   “如此一來藩鎮有晉升渠道,如果不放棄兵權,朝廷就有出兵的理由。陛下臣認為,以後的節度使,不能給實職,應該全部廢除節度使。節度使隻作為宗室,武將的額外授予爵位,一等節度使從一品,二等節度使從二品,三等節度副使從三品,四等節度使留後從四品。”   楊安緩緩回頭,看了眾人目瞪口呆的樣子,不由輕輕丫頭,說道:“諸位將軍,大人下官說的如何?”   文化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楊嗣昌出列,上前俯身一拜,笑道:“北寧王考慮的清楚,也是個眼前的各種變化。隻是王爺已經是王爵,機會還是要留給下人。”   “嗬嗬!大人的說法,是要啟用袁遼東?還是鎮壓西北亂局?”   楊安冷笑旁觀,一群文官居然想著推薦文官上去打仗,還不如一些將門女子上戰場。   “北寧王這是在歧視文官,本官清楚在將門世家麵前,始終認為文官不能帶兵打仗。”   楊嗣昌瞪了一眼,來了崇正帝麵前,輕聲回了一句。   “陛下!這次藩王和藩鎮之亂,可以看出兵部已經腐朽,文官打理的兵部,基本失去戰鬥力。將兵部指揮權,調兵權,晉升權等劃入南北兩個樞密院。北樞密院負責軍令,軍事調動,軍令等。南樞密院得到調動命令後,研究作戰任務,布置作戰任務,完成排兵布陣,調兵遣將,把空時局。北院可由懂軍事的文官擔任,南院由武將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