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書院弟子盡吃癟(1 / 1)

道行搬山起 天由之 4863 字 2024-03-23

【道行搬山起】 【】   修行者五境是粗分,每一大境界還有四層小境界階段。   當然,境界並不一定代表實力。   還是那句話,能夠完全掌握境界帶來的力量,才能夠形成絕對戰力,然後加以戰鬥經驗,是為真正實力。   ……   五境與人壽有些聯係,但不相通。   二十識事——少年懂事認理的階段,不再那麼懵懂了。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   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   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歷來算,已經天支地乾一個輪回,要認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人生快到頭了。   ……   【我現在的神念境界應該與第六境相等,隻是差在對此界元氣的感悟和操控而已。】   在這裡如何修煉都沒關係,書院附近的群山都有夫子布置的陣勢,天地元氣充足,而且能夠遮隱氣息不被昊天鏡靈探知發現,修煉更加沒有任何乾擾。   ……   往下的日子裡,薑洋不斷感悟天地元氣,慢慢地提升對元氣的親和度。   但夫子的那六個弟子總會時而打擾他,用夫子的話來講,妨礙薑洋的修行,可以關得更長久,世界也會安寧得更長久。   “思過崖山洞關不了他多久,我也沒想過一直關著他,但這時間越長越好。”   ……   最初來找薑洋的是餘簾。   “先生真的不是冥王使者?”   “真不是……”   “那先生真是從天外而來?天外又是怎麼樣的光景?”   “……”這該怎麼回啊?   若實話實說,估計這姑娘也不會信,反而認為他在編故事。   “一花一世界,宇宙之大不限一隅。”哲理滿滿,全靠領會……   餘簾最後沒得到滿意的解答,但也沒有多糾纏。   ……   第二位來找薑洋的是君陌。   “先生學劍嗎?”   “不學劍。”   “那你知道劍是什麼嗎?”神態桀驁?語氣不屑。   “我不懂什麼是劍,但是我有一把劍,你若是能夠控製它,我服你。”薑洋也不爽了,直接把誅仙古劍丟出山洞。   誅仙古劍出了山洞之後,像一隻好奇的雛鷹,剛出母巢,胡亂飛行,山石草木都被肆虐了一番。   君陌不服輸,不斷追趕誅仙古劍,就算僥幸抓到了劍柄,卻被無情地彈開,根本無法控製誅仙古劍。   倔強的君陌與誅仙古劍較勁,最後落得遍體鱗傷而下山去。   ……   再次來找薑洋的是範悅和鐵匠,兩人幾乎是秤不離砣。   他兩聽到二師兄吃癟的消息,當即就來見識一下那柄讓二師兄吃癟的神劍。   半年前,因為鐵匠頓悟入洞玄,範悅便借此難得的機會,和鐵匠合力打造出了絕世防禦鎧甲“明光鎧”。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道行搬山起】 【】   新王登基,普天同賀,明光鎧已經當做賀禮送給了唐王李仲易。   而鐵匠也因此獲得了“天下第一鑄造大師”的稱號!   如今出現玄奇神器,他二人又怎麼會不來見識一番。   “先生,您這把劍怎麼沒有火煉鍛造的痕跡?”鐵匠對誅仙古劍觀摩了很久,完全看不出誅仙古劍事如何鍛造出來的,讓他這個天下第一鑄造大師感到很羞愧。   薑洋沒好氣地笑道:“你不看不懂是正常的,這把劍並不是以薪火和丁火淬煉鍛造,當然也不是雷火鍛造。它是取天地精粹神物,以法力真火熔煉成胚,其內銘刻符陣禁製,最後開靈而成器。”   鐵匠和範悅不明所以,隨後詢問了“法力真火”、“禁製”、“開靈”相關問題。   薑洋的解答仿佛給他兩打開了一扇門,但是他兩卻不知道怎麼進入這道門。   這也是肯定的,煉器基礎都不具備,見識受限,別說“進門”了,估計那“門檻”都比他高。   在薑洋看來,這世界修行者的本命物都是修行者經過日夜蘊養而成的有靈之物,但卻不是靈器。   本命物是指修煉之人達到不惑境界後需要培養的專屬感知之物,本命物有靈,也隻能與主人之間產生密切的心靈感應,心靈感應越強烈,對主人修煉的好處越大。   而靈器卻是本身有靈之器,能夠自主靈動,能夠衍生自我靈智。   ……   第五位來找薑洋的是宋謙。   宋謙並沒有多說什麼,直接擺下棋盤與薑洋對弈。   因為薑洋暫時出不去,宋謙也進不來山洞,二人對弈都沒有注入念力,但薑洋的推算能力絕對在宋謙之上,所以宋謙最後盤居大勢的巨龍被薑洋斬了首,輸了一局。   “設局周密,但地盤過大,思慮多線。為將者沖鋒陷陣,最忌瞻前顧後;為帥者韜略布排,最忌布防過於分散。”薑洋看出宋謙的這盤棋局,執棋有些似將非帥,便可看出宋謙的心態。   人如其名,毫無野心,但謙讓過頭了便會毫無作為,成就有限。   ……   六位弟子最後來找薑洋的是李慢慢。   確實很慢……來得也慢慢,性子很慢,不急不躁!   李慢慢見到自家五位師弟師妹都在薑洋手下吃癟,最後才來思過崖,他當自己是壓軸來的。   他已經越過五境,通悟世間之元氣,穿過薄幕時沒有引起絲毫波瀾,毫無阻礙地進入了山洞。   薑洋對此也不意外。   “先生這兩天過得還習慣嗎?”李慢慢環視了一周之後,發現很乾凈整潔,但東西很少,一床一桌三凳子,連被褥都沒有,不由得皺了一下眉頭。   “地方狹小了一點,但也還行。”薑洋微笑地回道,他對李慢慢的感觀非常好。   “你不饑餓不口渴嗎?”李慢慢已經確認山洞裡沒有任何吃食方麵的器具。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道行搬山起】 【】   “我已修過辟穀之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可食氣而活。”薑洋平淡地回道。   “食氣而活?”李慢慢像個好學的學生一樣疑惑道。   “從食物鏈最頂端的食客來講,天地元氣與萬物精華,二者並無不同。草木食水土而長,牛馬食草木而生,人亦可以牛馬為食,但無論水土、草木、牛馬,皆可算天地元氣蘊養之物。”薑洋像個教學先生一般搖頭晃腦地解釋道。   “食氣而不用吃飯喝水,這豈不是可以節約很多糧食?先生可願教我食氣之法?”李慢慢不是好口欲之人。   他在想,大家都學了食氣的辟穀之法,世上就會少了許多因為糧食而起的紛爭。   若是夫子學會了,也不用整天催他做飯菜佳肴了。   他不知道,夫子那樣好口腹之欲的人,肯定不會學辟穀之法。   “這方法並不簡單,需要大修行者才能學得會,而且與魔宗功法有些類似,你真願意學?”薑洋反問道。   李慢慢猶豫了,沒有回應,顯然對魔宗之事諱莫如深,不想多說。   ……   夫子的精舍中,夫子看了看在薑洋那裡接連吃癟回來的六位弟子,無語地搖了搖頭。   年紀最小的宋謙先先忍不住說道:“老師,薑洋先生棋藝如神,我不及也。”   如此年輕便成為南晉棋聖,意氣風發,此刻也不由得露出氣餒之態。   “你還年輕,輸一場而已,能有個棋藝前師可追,對你來說豈不是更好嗎?”夫子安慰著鼓勵道。   宋謙不笨,立刻明白了過來:“老師教訓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