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修行易解》(1 / 1)

道行搬山起 天由之 4364 字 2024-03-23

【道行搬山起】 【】   唐國皇家又出了幺蛾子……   “唐三”想給六皇子琥珀一個教訓,在藥湯裡下了瀉藥。   結果被有心人利用,下得瀉藥其實是毒藥腐骨冰魄。   幸好這幾年,書院送了不少丹藥給唐王,不僅幫助李仲易壯身健魄,還防備了多次刺殺毒害,其中百草丹就可以解除腐骨冰魄之毒。   這事情雖然沒鬧出很大的動靜,但陰謀初顯,唐王李仲易已經謹慎了起來。   ……   寧缺大難不死之後,氣海雪山十七竅隻通了十竅,恰恰站在能否修行的生死線上,依舊是下下之資。   但因為其的靈魂強度過人,修行感悟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修為的境界更是日新月異,才短短半個月便一隻腳踏入不惑境界。   如此迅速,比君陌當年都強,讓君陌感慨其為“怪物”。   書院二層樓的登山考核在即,寧缺更加用心努力修煉。   他在舊書樓意外地發現了一本書名為《修行易解》的薄本,薑洋著。   薄本的封頁非常新,似乎剛放了沒多久。   他好奇地翻開觀看,已經能夠修行的他已可用念力觀閱舊書樓的大部分書籍,卻發現觀閱手中的《修行易解》時,還有些頭暈目眩。   不服輸的寧缺,集中精神起來,很快破除了障礙,看清了書中內容。   ……   所謂修行既是修煉,也不盡是修煉,而重於感悟。   而修煉隻是實力增強的一個方式,人之力量無外乎精氣神三寶的強大體現。   人之神即精神、靈魂,其可以用意念之力來延伸釋義。   一般來說,人之神越強,意念之力便越強,念師、符師可以體現出來。   人之氣即血氣、力氣、內氣,其可以用法力來延伸釋義。   一般來說,人之氣越強,近戰施展的鬥戰技能便越強,武者可以體現出來。   人之精即體魄、氣血,其可以用體力、耐力、勁力來延伸釋義。   一般來說,人之精越強,身體的能動力越強……   因此,不管念師、劍師、符師又或者武道大師,都不過是修煉變強的人,根本還是人之精氣神的變強。   天地元氣乃自然之精粹,納取有道,都能夠強大起來。   萬物生長皆離不開天地元氣,萬物之根源與元氣……   ……   “陳皮皮,你看過《修行易解》嗎?”觀看了《修行易解》之後,寧缺激動地找來陳皮皮。   “你竟然發現了那本書,算你運氣不錯。”陳皮皮稍微有點驚訝。   “這麼說,書中所講都是真的。這薑洋真是厲害,若是能夠把《修行易解》廣傳天下,估計像我之前一樣無法修行的人都能夠修煉出強大的力量。”寧缺高興地說道。   “慎言!你怎能直呼師叔名諱!還有,這本書不能外傳,否則會引起巨大的動蕩紛爭。”陳皮皮麵色凝重,他可不覺得如今是天下變革的好時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道行搬山起】 【】   永夜將至,麻煩之事就已經足夠多了。   【若師叔在就好了,也不用白白浪費我的通天丸,給了這個廢柴。】陳皮皮心裡腹誹不已。   浪費了通天丸不說,還要費心費力地引導這廢柴去努力成為夫子的親傳弟子,真是怨種之命。   “師叔?夫子還有師弟?”寧缺好奇地問道。   “師叔可是書院後山超級厲害的存在,若是你能夠得到他的一丁指點,修為都能飛速提升。”陳皮皮比劃著手指頭得意地說道。   “超級厲害?他有夫子厲害嗎?”寧缺疑惑地追問道。   陳皮皮聽到這問題愣了一下,想起六師兄鐵匠曾經在他麵前說漏嘴,薑師叔似乎是被夫子強行帶回書院的。   如此,薑師叔肯定沒有夫子厲害。   想到這,他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然後回道:“夫子是天下公認的最強者。”   寧缺笑了笑,沒有其他的想法。   他在那本《修行易解》中了解,一個人變強並不一定隻修念力。   如今他雖然開竅得意修行,但按陳皮皮的說法,他的修行資質下等,日後修行估計會緩慢如龜。   既然人之三寶都能變強,那又何必死修念力這一方麵?   之前還不能修行時,便已能夠擊殺洞玄境大劍師,或許存在僥幸成分,但也足以說明,凡人未必不可敵念力修行者。   那仇人就算是武道大師,未必也不能以其他方式報仇。   ……   山不是山,若無人高攀;   岸不是岸,若無水撐船;   苦海無邊,注定一去不復還!   我不是英雄,是個懵懂少年;   你不是神仙,是個薄命紅顏;   都看不穿,要等經歷過風雨,才甘於平淡!   色不是色,一塵都不染;   空不是空,世界多圓滿;   夢不是夢,是現實太斑斕!   放下屠刀,一切都釋然;   穿上袈裟,就順其自然……   一路上,薑洋輕哼著《長安亂》這首歌,夫子也聽得入迷,覺得歌詞非常有哲理,發人深思。   “真廢柴!”薑洋忽然說道。   因為他從念力符錨點查探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個“光明之子”隆慶從西陵來到唐國。   “是什麼事引起了師叔的心緒?”車架前的李慢慢以為師弟師妹做了什麼引起師叔不快,連忙詢問道。   “那隆慶來唐國書院,想成為夫子的弟子,這並有沒什麼,但唐國的朝堂竟然同意以他交換質子,你說廢不廢柴?”薑洋解釋道,不過解釋完了之後,忽然又想通了。   大多數人都認為隆慶必能夠成為夫子的親傳弟子而留在唐國。   李慢慢也不笨,想了想也想明白了薑洋的不爽。   不過那“不爽”都基於隆慶未能成為自己師弟的前提,到時候隆慶皇子是去是留,唐國也不能強硬著來,畢竟隆慶還代表著西陵。   世俗之中,沒有一個勢力不忌憚西陵神殿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道行搬山起】 【】   到時候,唐國肯定是丟了芝麻又丟西瓜。   “大國總得有些氣度!”夫子淡淡地笑道。   在他看來,那所謂的質子無關緊要,戰勝逞威十多年已足以說明唐國強盛。   薑洋聽了這話,不屑一笑。   所謂大國的氣度,其實也是蠢度。   在國家利益麵前,那些麵子問題都僅僅是上位者的好勝而已,哪顧得了底下百姓怎麼想。   氣度?愚弄百姓罷了……   能夠定下“書院後山不得隨意乾涉俗世”的規矩,夫子自然不會被螻蟻引動心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