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天水太1本義書(1 / 1)

艮山營在桃林渡口南岸,已經待了十七八天了,艮山營的動向,已經成了桃林渡大大小小勢力們的關注點,整個桃林渡口對艮山營長時間的盤桓,顯然有些焦躁。   在艮山營區外的一些地方,已經隱隱出現了桃林渡駐軍的身影,更不用說,那些圍在艮山營區外,多如牛毛的探子暗哨們。   桃林渡大大小小的勢力們,並不是傻子,對阡溪塢那場蹊蹺的大火前因後果,過了這麼長的時間,早就已經是心知肚明了。   他們之所以能容忍,艮山營在句陵河南岸盤桓不去,就是不想招惹如此兇殘的過江龍,這過江龍一言不合,就暗施奸計,借勢殺人放火,還讓桃林渡的人,拿不住明麵上的任何把柄。   麵對如此文武全才的兇殘過江龍,最好做法就是禮送送境便是,畢竟大家來桃林渡是為了發財,不是為了拚命。   為了禮送這條過江龍,桃林渡不但送了糧草,就連刀槍箭矢,以及車馬甲仗都送了,但現在這條過江龍,卻是悶聲不出氣,就在句陵河南岸懶著不走,這如何不讓整個桃林渡不焦躁呢?   所以,這桃林渡兵站的信使,幾乎是每天,都要在艮山營的營區外,當著所有探子的麵,高調的演一遍,送催促啟程公文的戲碼。   但這艮山營,就跟也精的跟猴一樣,每天都讓人笑嗬嗬的出來接公文,也當著所有探子的麵,大聲的哭窮,哭難處,哭委屈。   這兩邊天天都這麼演,搞得這艮山營區周圍,除了看戲的探子外,也多了不少來看熱鬧的閑人,甚至還有些許躲在營帳柵欄後的兵丁們。   這些個情況,除了石珪去營部開會,會知曉一些外,其餘的都是來自,常大山等一眾不改市井本色的人,道聽而來的各種傳聞。   這些個摻雜著,各種說書話本裡包袱段子的傳言,亦然成為了後勤隊晚餐時,最好的娛樂活動,不但是一眾旗頭聽得興高采烈,其餘兵丁也是聽得樂開了懷。   這種時候,石珪一般都不參與,他要是在營帳裡坐著,除了幾個旗頭敢跟他開開玩笑,其他一眾兵丁皆是噤若寒蟬,所以,他也有自知之明,不去打擾眾人難得的放鬆時刻。   此時,他正在自己的小營帳裡,緊閉著雙眼,盤坐在自己的鋪蓋上,手裡拿著一塊玉牌,緊緊的貼在了額頭上。   這幾乎成了石珪每天夜裡的必修功課,他已經在傳功玉簡裡,那座浩如煙海的書庫中,尋找了很久,但是無奈的是,那些文章幾乎都是注解雜說之類的東西。   他自己沒有基礎知識,那些顯得過於深奧的文章,對他來說幾乎就成了擺設,甚至因為過於龐大的數量,還成為了他修煉路上,一道不大不小的關卡。   但現在的石珪,因為修煉停滯不前,所以,他也不得不把自己的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在傳功玉簡裡,漫無目的翻找書籍的工作中,而這也是目前,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一篇篇文字劃過他的“眼簾”,那些晦澀難懂的內容,如同野蜂一般在團繞著他,然後慢慢消失。   石珪慢悠悠的放下了,緊貼著額頭的玉簡,幽幽的嘆了一口,已經記不得是多少次這樣的失望了,他也早已經習慣毫無收獲。   他把玉簡塞回了,胸前的內包裡,站起身來,掀開了小營帳的門簾,他稍一抬頭就看見,那輪碩大的冷月,剛剛爬過樹梢,如水的月光,灑滿了營帳前的空地,滿腹心事的他,竟然一時看癡了。   直到不遠處,傳來一陣陣整齊的腳步聲,他這才驚醒過來,但這時他竟有些不舍,那些清冷如水的月華,實在不願退回那個狹小黑暗的營帳裡。   他稍一猶豫,便順手把自己營帳的門簾拉下,身上的靈力一陣湧動,就消失在原地。   深夜的句陵河,要比白日裡更為安靜,寬闊的句陵河麵上,幾乎看不見一艘行船,隻有冰冷的河水在緩緩地流淌著,層層疊疊的水波,剪碎了一江的月華,不經意間在幾個回旋處,便濺出星星點點的銀光。   石珪踱著四方步子,甩著寬大的衣袖,他漫無目的地在河畔的小路上,慢悠悠的晃蕩著,似乎被滿江的美景所吸引,然而即便他的眼睛看向了江景,但他的眉頭依舊緊鎖,顯然是滿腹的心事無處消解。   就這樣無意識的邊走邊看,石珪還是又熟門熟路的,走到那灣平靜的小湖泊畔,他看著那塊兀立在湖畔的大石頭,不禁莞爾一笑,伸手往石頭上一扒,就爬了上去。   石珪盤坐在小湖泊畔的大石頭上,頭頂皎潔的月光,把小湖泊照的像一麵銀鏡,稍遠處草甸一人多高的草叢,隨著句陵河吹來的些許微風,正左右搖擺。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那些稍顯清冷的靈氣,沁潤了他的胸膛,隨著他緩緩的吐出了心中的悶氣,他不禁笑了起來,得失何須在意,隻管努力便是。   於是,他又掏出了傳功玉簡,緊緊貼在自己額頭上,就在這皎潔的月光下,再次開始在那個龐大的書庫裡翻找起來。   ……………………………………   奇異的空間內,巨大的半透明光屏上,一行行各種或深奧、或晦澀的字語,邊閃爍著,邊飛快的往上飛去,就像一群字符組成的,閃爍著光芒的巨大反向瀑布,從光屏的底部開始,往光屏的上方滾滾而去。   “石珪”在稍遠處站著,不停的操縱著,那巨大的方向瀑布快速流淌,他睜大了“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巨大的光屏上,那些將很快就劃過整個光屏的閃爍字符。   經過這麼久的翻找,他還是有了一些心得,除去絕大多數他根本不認識的晦澀字詞,其中有少一些文章的文章名,最後麵綴著字如果是“考”、“析”、“辯”之類,可以通過說文解字能看得懂的字詞,那麼說明這篇文章,基本上就是某個說是比較有想法的修仙者,對著以前修仙者留下的一些想法或是觀點之類東西,進行批駁或是分析之類,而留下的文章。   這類文章裡,往往會有些文章,寫的不那麼深奧,甚至可以讓石珪憑著說文解字和武氏集思錄,連猜帶蒙的搞清楚些意思。   就好比不久以前,他曾經發現過一篇名字叫“洗髓坐姿析”的文章,而這文章的大意,按照石珪的推測,應該就是講一個修仙者,如何在地上坐好的幾種方式,文章寫的極其簡單,倒像是《天水蒙髫觀想吐納法》那種風格,雖然,這文章還是讓石珪花了大半夜的時間,去查說文解字,但這已經是,石珪所見到的最簡單文章了。   所以,有了這個成功的經驗所在,石珪也就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這類文章上,寄希望於能在這類簡單的文章中,發現最基礎的修仙知識。   或者按照石珪自己低級庸俗的理解,這類文章,就哪個“狂妄”的修仙者,指著其他修仙者的鼻子大罵,你這是個什麼茍實玩意兒,看看老子的做法和想法。裡麵說不定其中,就會有修仙者罵到,你怎麼連最簡單的東西都不懂,你看最基本的啥啥啥,是什麼意思,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懂等等。   按照石珪自己的想法,到時候,石珪就可以借著這個文章中的記載,了解到一些真正的修仙基礎知識,而這也是他唯一的希望了。   有時候,隻能說這個世上,還真有歪打正著的時候。毫無修仙常識的石珪自然想不到,他按照自己的庸俗思維,理解這類“考”、“析”、“辯”文章的來歷作用,可謂是失之毫厘,謬以千裡。   這類文章其實是,當年天水宗一眾修仙者,根據自己對功法的理解,引經據典之後寫出的考據分析辯論之文,後來有一段時期,這種文章慢慢的就演變成了,天水宗考校弟子對功法理解的工具,到後來越演越烈,甚至連剛入門的弟子,也要做這種花樣文章,這才有了如今石珪看見的,那種坐地上的姿勢,也得分幾種的文章。   但文章做的花團錦簇,也代替不了功法修煉上的成就,等天水宗的根本功法,暴露出了最大缺陷後,再多的分析考據辯論花樣,也改變不了殘酷的現實,很快天水宗就滅亡了,而這一根本功法,連同那些或花團錦簇的奇思妙想、或嚴肅認真的思辨思考,一起機緣巧合之下,落到了石珪的手裡。   隻讀過兩三年學堂的石珪,識字從來都是在課堂上,被老師填鴨,根本就不知道這世間上,還有如此考校弟子的方法,所以,他對這些文章的來歷作用,猜的是毫不沾邊。   但這些文章中,由那些剛入門弟子們,寫的花樣架子文,還真有可能存在一些最基礎的修仙常識,而這剛好讓石珪的想法,歪打正著。   現如今的石珪,還不知道自己想法,隻是歪打正著,他也隻能憑借著自己,按照市井人際關係推斷出來的“常識”,去努力搜尋一切對他有用的文章。   當然,石珪的想法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但是這需要石珪把這書庫先翻一個遍,或許才能找到那麼一兩篇含有些許修仙常識的文章。   這種低的令人發指的幾率,也是石珪直到現在,仍然沒有辦法證明自己想法的緣由,當然,隻要給石珪足夠長的時間,他這個歪打正著的想法,總還是會實現的。   ………………………………   一行行飛快消失的閃爍字詞,在石珪的“眼中”閃過,他已經有些疲憊,按照進入傳功玉簡空間的時間算一算,如今也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看樣子今天又是毫無收獲的一天。   石珪打算再翻個十屏,就結束今天的搜尋工作,趁黑盡快返回自己的小營帳。   他這樣想著,又習慣性的翻過了一屏。   突然之間,一行帶有一個“駁”字,還有一個“啟蒙”的詞語的文章名,飛快的消失在巨大的光屏之外,石珪“眼睛”看見了這幾個字,但他的“腦子”卻沒有任何反應,依然隻是習慣性的操縱著光屏,又唰唰的翻過幾屏。   半響之後,石珪忽然激靈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啟蒙??   “啟蒙”這個詞,在石珪的現有知識裡,一般都用在對懵懂孩子,教授最基本的知識這種行為上,就像自己小時候,去上學堂的第一年,就被學堂裡的先生,稱之為“啟蒙”。   而這傳功玉簡中所說的“啟蒙”,會不會也有這個意思,就是教授最基本修仙知識?   想到這裡,石珪趕忙停下了對光屏的操縱,巨大的光屏上,那些閃爍的字詞,都停了下來,仿佛一起向他眨起疑惑的眼神。   石珪卻緊張的在回想著,剛才自己到底翻過了幾屏?   因為是搜尋工作最後的收尾,心不在焉的石珪,根本沒有記住,自己剛才到底翻過了幾屏。   當然,自己記不住翻過了幾屏,也不要緊,現在自己有“駁”“啟蒙”兩個字詞可以定位,自己往前慢慢搜尋,總能找到。   石珪趕緊往光屏上看起,撿了其中一個看起比較好記的文章名,死死記住,然後,這才一行一行的往前搜索過去。   然而等石珪搜索十來屏,也沒有找到包含著“駁”“啟蒙”兩個字詞的文章名,這又讓石珪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文章名?   懷著對自己的些許不信任,石珪又往前翻了兩屏,還是沒有找到。   這時,石珪不由得焦躁起來,他乾脆再次記住這一屏中一篇文章,作為自己返回的標點,   然後就快速的往後翻了十來屏,找到了自己一開始,就死死記住的,那個看起比較好記的文章名,然後,瞪大了眼睛,再仔仔細細的往前翻找。   就這樣慢慢翻找,石珪又再次回到了,作為返回標點的文章那裡,果然是沒有找到那篇文章。   石珪不由得有些泄氣,但他又有些不甘心,於是,他又往前翻了幾屏,驀然間,一行包括“駁”“啟蒙”兩個字詞的文章名,映入了石珪的“眼簾”。   石珪欣喜若狂,他慢慢的操縱著那行閃爍的文章名,來到光屏的中間,然後“閉上眼睛”,“深吸”了幾口“氣”,讓自己慢慢的平靜下來,這才“睜開眼睛”,往那行文章名看去。   《碧波堂隨堂啟蒙度人魔考殆駁為者執者去歔隳奢泰疏議》   石珪一看之後,稍一愣怔,隨後心中就是一片哀嘆,二十來個字的文章名,就看懂區區四五個字,其他字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更不用說連起來,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那就更是一頭霧水了。   原本,像這種別扭又難以理解的文章名,石珪一般都是略過的,但如今,這文章名中沾了“啟蒙”這個字詞,自己又花了這麼多時間來找這文章,即便是再怎麼晦澀難懂,也隻能硬著頭皮進去看看了。   石珪咬著牙齒,操縱著光屏,進入了這篇文章當中。   很快,這篇文章的內容,就展現在巨大的光屏上,當真是一篇煌煌巨作,洋洋灑灑的十多萬字,石珪隨便翻了一下,就有五六十屏之多。   石珪不禁有些失望,但他還按著性子,硬著頭皮試著讀了起來,結果,卻出乎他的意料,這文除了開頭有些晦澀,隨後的一部分讀起來,也沒有那麼想象中那麼難懂。   石珪一邊翻著說文解字,一邊艱難的閱讀著,他越讀,心中越是興奮,越是開心,要不是這裡是傳功玉簡中,隻怕他早就興奮的要仰天長嘯,大聲宣泄心中的激動了。   原來,這是一個叫滄潮子的修仙者,所寫的文章。   按照石珪自己的推測解讀,這文章大意就是,因為天水宗的新入門弟子,在某一次的考核中全軍覆沒,這就引起了滄潮子的不滿,他認為天水宗對新入門弟子的教導方法,過於陳舊老套,所以才導致了失敗。   於是,滄潮子就在文章中,引經據典的把天水宗現行的教導方法,罵了個體無完膚,要求天水宗按照他的設想來,改進對新入門弟子的教導。   這文章,石珪其實有一大半沒有能夠看懂,尤其是對新入門弟子失敗的原因分析,以及滄潮子引經據典的說服,還有後來新教導方式設想等等,他都沒有看懂。   但這些東西,都不是石珪所在意的,他最在意,也是最稀罕的東西,恰恰就是他眼裡,這篇文章最有價值的所在。   原來在這文章中,滄潮子為了徹底批倒天水宗現行的教導方法,直接在文章後附上了,天水宗從啟蒙讀物開始,到經學典籍的一整套教授新入門弟子的書典,作為自己批駁的靶子,並逐句點評,這些點評,已經形成了滄潮子自己的“章句之說”了。   而這就是石珪眼中,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最有價值的部分,天水宗的一整套修仙基礎知識,而且還是從最基礎的蒙學開始的,甚至還有滄潮子的“章句之說”注解,能幫助他的理解學習,這當真是,現如今石珪覺得最珍貴的東西。   石珪懷著激動心情,快速的將光屏上的文章,拉到了結尾處,隨著石珪的操縱,文章的結尾漸漸消失在了光屏之上。   下一瞬間,一行碩大的書名,跳到了巨大的光屏之上。   《天水太一本義書?甲卷》   石珪顫巍巍的,在光屏上打開了《天水太一本義書?甲卷》,僅僅是看了幾行字的剎那間,他就感到自己的“眼睛”裡蓄滿了熱淚,長久以來的鬱悶焦躁困惑,都將隨著熱淚飄逝而去。   這滄潮子文章附後的《天水太一本義書》共計五卷,不涉及功法修煉之事,主要是教授新入門的弟子們,一整套的基礎修仙知識,從而讓新入門的弟子們,能快速理解所學功法的各種含義。   《天水太一本義書?甲卷》是剛入門的黃髫小兒啟蒙之用,前麵兩三章,是配合《天水蒙髫觀想吐納法》使用,後麵的則是配合《太一生水妙化真經?練氣篇》所用。   《天水太一本義書?甲卷》的文字直白豐富,類似於《天水蒙髫觀想吐納法》的風格,通篇都是石珪所能理解的大白話。   石珪隨便翻上幾頁,看上幾行,就見到了,自己曾經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知道的玉簡使用方法,還有困擾了他很久的靈力若隱若現的原因等等各種各樣的知識。   這如何讓他不流下喜極而泣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