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下起紛爭(1 / 1)

亂世琴虎 曉茗有容 4546 字 2024-03-24

“天下起紛爭,豪傑幸運生。明爭暗鬥間,難免有輸贏。”   眾所周知,南北朝情況極為復雜,我們國家這段時間處於分裂狀態。   這種分裂狀態很不穩定,還經常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新變化。南朝承自東晉,相繼分為宋、齊、梁、陳四朝。北朝承自十六國,也先後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之分。   這個特殊年代,無論東南西北中,經常都是烽火連天,各種大小戰爭總是此起彼伏。在這段紛爭的初期階段,北魏皇朝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耀眼的獨特存在。   曾幾何時,北魏軍力很強大,綜合國力也十分濃厚,可以說是威震四方的北部霸主。   很不幸的是,到了北魏後期時,皇室內部日漸墮落腐敗,朝廷政局也變得動蕩不安起來。   這個時候,豪強們趁機爭權奪利,逐步形成了宇文泰和高歡兩大軍事集團。   宇文泰集團占據了關隴之地,高歡集團則主要以晉陽為中心。兩大集團不斷擁兵自重,時時刻刻都在虎視著北魏政權。   後來,高歡在消滅爾朱氏勢力過程中,逐漸掌握了六鎮餘眾的領導之權。高歡為人十分精明,很快就獲得了世族人士的大力支持。眼見時機成熟,他就強行改立元修為皇帝。   高歡雖然坐鎮晉陽,但是卻一直密切地遙控著大魏朝政。為了隨時掌握新情況,他特意安插親信高乾在洛陽朝廷內,幫助自己專門負責監視孝武帝元修的一舉一動。   元修雖是高歡的女婿,但是心裡很反對高歡專權,更不甘心自己事事受製於他。為了不讓自己徹底淪為傀儡皇帝,元修一直在暗中想方設法地改變這個被動局麵。   後來,元修終於忍不住要出手了,準備要與嶽父高歡展開權力爭奪戰。他隨便找了一個借口,趁機殺死了高歡的親信高乾,從此以後就與高歡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   第二年,孝武帝元修以伐梁為借口,想要集結大批軍隊去進擊晉陽。   高歡聞訊後,決定要采取先發製人。他也以伐梁為名,立即命令二十萬大軍迅速南下。   元修自知難敵高歡勢力,當即派親信找宇文泰緊急求救。宇文泰聞訊後,立即派出親信及精銳部隊,十分迅速地趕去洛陽迎接元修。   自此以後,元修已經沒有退路,隻好選擇西奔長安,投奔和依靠宇文泰軍事集團。   聽聞孝武帝已在長安為帝,高歡隨即就另擁立元善見為帝,並很快就決定要盡快遷都於鄴城。如此一來,兩大軍事集團各自為政,從此互不承認對方是合法政權。   盛極一時的北魏正式分裂,從而變成為東、西兩個朝廷。雙方各不相讓,都在使用北魏旗幟,宣稱自己是代表著大魏正統。   隨著宇文泰和高歡兩大軍事集團的公開爭鬥,曾經雄踞北方一百多年的大魏皇朝已然土崩瓦解。此後十幾年裡,雙方相互攻伐,爭得你死我活,再也沒有消停過。   相比較而言,前期爭鬥階段,東魏實力確實稍強一些。但是,西魏不乏有能人異士,軍事戰鬥能力也非同小可,短時間內誰也沒有能力徹底剿滅對方。   這段特殊爭鬥時期,雙方各方麵情況也都很相似:廟堂之外,遍地狼煙升起,戰火紛飛不斷,鐵蹄四處縱橫。朝廷內部,皇室日益衰微,時時暗流湧動,處處險象環生。   無論是實力較強的東魏,還是能人眾多的西魏,誰也難以預測即將會發生什麼事情。   西魏朝廷自建立不久,宇文泰就尋機殺掉了孝武帝元修。扶持文帝元寶炬登基後,皇帝已經隻是徒有虛名了,宇文泰自己牢牢控製著朝廷大權。   在宇文泰苦心經營下,西魏宇文氏集團實力逐漸增強,逐漸扭轉了過去那種劣勢局麵,慢慢和東魏高氏集團勢均力敵起來。眼見西魏日益強大,東魏高氏集團已經按捺不住了。   東魏武定八年,經過數次密謀和精心策劃後,司空潘樂、侍中張亮、黃門侍郎趙彥深等人入朝,明目張膽地勸說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盡快將皇位禪讓給高洋。   在群臣威逼之下,手無權力的孝靜帝頒發詔書,無可奈何地宣布禪讓高洋為帝。取代了東魏後,高洋立即改國號為齊,高氏集團終於從臺後走向了臺前。   高洋篡魏建齊不久,為了避免自己夜長多夢,很快又悄悄下令殺了東魏孝靜帝。   西魏文帝聽說後,立即變得憂心忡忡起來。他日夜擔心不已,害怕宇文泰也會效仿高洋。他越是擔心,就越感到恐懼不安,最終也因此而迅速變得重病纏身。   此後不久,西魏文帝身體是越來越差,很快就在惶恐不安中奄奄一息了。   此時,北齊、西魏都是內憂外患,大家的日子似乎都不怎麼好過。但是,相比較而言,南朝梁國情況更糟糕,存在問題比北朝這兩國還要更嚴重得多。   侯景之亂持續兩年多了,曾經十分強盛的江南已經風雨飄搖。在侯景之亂的破壞下,梁國已經被折騰得千瘡百孔,廣袤的江南富庶之地正在日益凋敝。   梁武帝蕭衍死後,梁國朝政日益敗壞,朝廷內部已經徹底混亂。梁國軍隊不僅要對付侯景亂軍,而且還要時刻麵臨著皇室內部的權力鬥爭。   在此期間,陰平王楊法琛頗得民心,被黎州百姓們自願擁立為黎州刺史。   武陵王蕭紀聽聞後,立即下令囚禁其質子崇顒和崇虎。楊法琛收到消息後,就在憤怒中迅速歸附了西魏朝廷。武陵王蕭紀聞訊後,立即派遣潼州刺史楊乾運率軍前往出擊。   此時此刻,侯景亂軍還在興風作浪,梁國西部卻又開始了本不該有的紛飛戰火。   沒過多久,楊乾運勢如破竹,相繼攻陷了劍閣、平興等地。情況萬分危急,楊法琛被迫退守魚石洞等地。楊乾運繼續向前推進,並迅速占據了南陰平等地區。   楊乾運十分精明,世道已經如此艱難,他根本不想與日益強大的西魏為敵。為了能夠向蕭紀交差,他吩咐下屬們燒毀了平興城,然後就率領嫡係部隊迅速撤退了回去。   西魏軍隊暫時沒有追擊楊乾運,因為他們注意力已經投向了漢東地區。   這個時候,楊忠正在率軍圍困汝南,李素已經在混戰中不幸身亡了。當時正值冰天雪地,楊忠率領軍隊攻城也十分艱難。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楊忠及親信們都不甘心就此罷休。   經過一番艱苦奮戰,楊忠付出了巨大代價,最終還是徹底攻破了汝南城。“功夫不負有心人”,楊忠率軍迅速進城搜捕,居然成功抓獲了邵陵王蕭倫及大批俘虜。   由於蕭倫拒絕投降,楊忠一生氣就下令殺掉了他,並命令士兵們把他的屍體扔到了江岸邊。自此以後,漢東之地全部歸入了西魏版圖。   楊忠立下大功,捷報迅速傳回長安。此時此刻,西魏朝廷內部卻是危機四伏。   大統十七年(551年)三月,西魏文帝元寶炬在惶恐不安中突然駕崩了。   在宇文泰支持下,太子元欽順利繼位為帝,但是自此以後不再設立年號。此時,宇文泰已經權傾朝野,準備要找機會取而代之。   元欽雖然是宇文泰女婿,而且一直深愛著妻子宇文皇後,可他的心裡麵照樣也是惶惶不安。他也一直在憂慮,擔心宇文泰要謀朝篡位,自己早晚都會步入孝靜帝的後塵。   新君初登大位,總有些人會蠢蠢欲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想要趁機為自己謀取權勢。宇文泰雖然實力強大,但是也有著不少政敵和仇家,私底下想要置他於死地之人自然也不在少數。   借著元欽上位之際,一些皇親國戚們悄悄策劃,想要趁機削弱宇文泰的手中兵權。   可是行動尚未展開,由於宇文泰到處都有眼線,很快就提前知道了政敵們的密謀計劃。   宇文泰是一代梟雄,他豈肯自己大權旁落於他人。得到密報後,宇文泰立即采取先發製人的雷霆行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誅殺了三個主謀之人。   為了保證斬草除根,宇文泰還派兵包圍他們府邸,將這些人的家眷及親戚們也一網打盡。   一時間,長安城內刀光劍影,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血雨腥風之中,各種傳聞或者謠言都很多,西魏朝廷官員們已經變得人人自危了。   通過這種鐵血手段,宇文泰更加鞏固了自我地位,大部分官員們都紛紛投靠了宇文泰。   宇文泰雖然還沒有取代元欽,但是已經擁有了絕對權力,元欽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還有少部分官員雖沒有投靠宇文泰,可是基本上都選擇了小心翼翼的明哲保身。   一些西魏元氏宗親不甘心,想從宇文泰手中奪回大權,徹底改變政由宰輔的不正常局麵。他們也知道,宇文泰已經根深蒂固,很難通過政治手段來搞垮他。   無奈之餘,他們就暗中聯絡武林高手,準備要伺機對宇文泰展開暗殺行動。元欽也希望宇文泰死,明知道元氏宗親們在秘密行動,他卻故意裝著毫不知情的樣子聽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