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劉表的士族身份(1 / 1)

劉琦回到自己房間後開始沉思自己今天的表現,吾日三省吾身,隻有不斷提高,不斷融入這個社會才能改變原身的命運。   自己穿越過來至少要改變曹操的評價吧,讓曹操評價一句:劉表之子劉琦真乃天下英雄也!   現在還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劉琦收下心思。   今天初步達成了自己的目的,接下來就是到達荊州後與蔡氏,蒯氏之間的合作與鬥爭。   根據歷史的記載,劉表可以說是成也士族,敗也士族。   得士族之助,安定荊州,但同時也讓士族之人把持了軍政大權,最嚴重的黃祖半割據的占據江夏,士族又侵占南下的流民,導致劉表治下的荊州雖然安定,但是屬於劉表控製的實力並沒有得到發展。   而且讓荊州士族參與了繼承人之爭,最後在曹操南征時,裹挾劉琮乾脆的把基業獻了出去。   到了荊州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劉琦想道。   第二日,早早的劉琦就陪母親陳氏和劉琮劉琬用完了早膳,也是和母親告別。   陳氏也從劉表那裡知道了今日一早出發,雖然萬般不舍,也隻能默默含淚。   劉琦也感受到了陳氏對自己的疼愛,同時也在想一件事,若能在荊州尋的名醫,讓陳氏身體康健,那自己就相當於多了個護身符。   想到這裡,劉琦眼前一亮,又打開了個思路。   告別了陳氏,劉琦再次來到了父親書房外,劉磐劉虎已經在那裡等待了。   劉琦和劉磐穿著普通行商才穿的灰色麻布衣服,這也是昨天商議好的,喬裝為行商之人。   片刻,劉表也是一身簡便衣服腰帶長劍出來了。   “琦兒,磐兒,你們可準備好了,這一路可不像在府裡錦衣玉食了,甚至可能丟掉性命!”劉表嚴肅的說道。   “孩兒已經準備妥當,隨父親去荊州,建功立業就在此時!”劉琦堅定的說道。   “叔父,侄兒沒什麼可準備的,早就想出發了!”劉磐激動著說道。   “好,劉虎你安心照顧好在家裡,琦兒,磐兒,馬匹已經準備好了,我們現在就出發!”劉表聞言也不再多說。   三日後。   南陽郡,新野縣西一個破敗村落裡。   一間沒了主人的房屋內,劉表父子叔侄三人正安頓好馬匹,準備在這歇息一晚。   這一路行來,劉琦可算是感受了古代行軍的艱難,他雖然繼承了前身的肌肉記憶,騎術還可以,但是這麼風餐露宿還是第一次。   幸好這幾日天氣晴朗,雖然冷,但也沒有下雪和大風。   劉表因為早年逃亡生涯,這樣的趕路並不覺得難受,劉磐身體強壯三日下來更是像沒事人一樣,也就劉琦吃了苦頭。   現在到了新野這裡,三人也是鬆了口氣,距離襄陽已經不遠了,再有一日路程就能到達。   “琦兒你先休息一下,我來生個火,暖下身子!”劉表看著劉琦,也是疼在心裡,兒子應該是第一次這麼吃苦,他都有點後悔讓兒子隨自己前來了。   三日下來,劉琦沒有說一句苦,但是劉表是知道他的辛苦的,同時也讓他對自己的兒子更加欣慰。   “父親先坐下休息吧,您年紀大了,孩兒還不累,讓我和劉磐來!”劉琦豈能讓父親忙碌,現在劉表也是年近50,古人這個年紀已經是年紀很大了。   劉磐這時候也是主動去生火,劉琦去其他屋子裡找了一些木板放在窗戶和漏風的地方,好在能遮擋一下。   看的出這戶人家的原主人還是頗有家資,可惜已經破敗了,也許主人已經死於戰亂。   忙碌了一陣,三人吃了些乾糧,坐在火堆旁烤著火。   “琦兒,這一路行來有何感受!”劉表問道。   “父親,百姓流離失所,十室九空,不想大漢天下竟然困頓至此,有大廈將傾之感!”劉琦麵露淒色道。   “琦兒你有所不知,黃巾之亂後,天下形勢愈發亂了,各地黃巾餘孽肆虐各州,宗賊橫行鄉裡,邊境之地外族入寇,都不安寧啊!”劉表嘆道。   “天下糜爛至此,父親對荊州局勢可有定計!”劉琦主動把話題引到荊州,他也想知道父親的打算。   “荊州的局勢我並不擔心,南郡蒯氏的蒯越曾和我一起為大將軍府做事,關係較好,有他聯絡襄陽士族,有士族相助,安定荊州不在話下,後仁義治之,垂拱而行,則百姓安定,兵甲齊具!”劉表手縷胡須,微笑著說道。   父親的想法果然歷史上的做法一模一樣,依靠士族平定宗賊,維持統治,如果在治世是沒有問題,但是在亂世就顯得變通不足。   所以後世有史學家評價劉表是治世之賢臣,亂世之庸臣。   “敢問父親,安定荊州之後呢,父親剛才言天下愈發大亂,荊州亦不能置身事外!若隻考慮荊州則荊州也難保全!”劉琦說道。   “吾兒能有如此想法已是不易,但為今之計也隻能顧眼前之事,先安定荊州!”劉表聽劉琦所言,也為劉琦的想法贊嘆,是成熟之言。   “不過若非說現在有何定計,上則朝貢朝廷,下則肅清州境,開經立學!”劉表沉思了片刻又道。   這些確實是劉表歷史上值得稱道的地方,劉琦心道,在當時看來,保一方平安,帶甲十餘萬是當時的大諸侯了,隻是站在歷史的後視鏡中,覺得劉表沒有英雄之氣,沒有統一天下的心,不夠進取。   這何嘗又不是因為劉表因為士族的掣肘,對治下的統治力不足,不能形成合力造成的,也許劉表後期也看透了這些,隻是已經深陷其中,再加上年齡也大了,就隻能保境安民了。   “父親之言,孩兒嘆服!”劉琦認同道,在當下視角來看,劉表的表現已經是上策了。劉磐也是雙眼冒光的看著劉表,敬服之情溢於言表。   “孩兒有一想法,希望父親解惑!”劉琦道。   “琦兒但說無妨!”   “若依靠荊襄士族安定荊州,以後豈不是要受製於士族,地方上,世家大族本就盤根錯節,其族人遍布州縣,父親為荊州刺史,豈不是要被其左右?”劉琦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世家大族之中也有優,有劣,為上者,當恩威並施,簡拔高義之士,罷黜奸邪小人,吏治清明,再以禮約束,而且士族自古有之,太學人才多出高門大戶,寒門士人多出機巧之士,你可明白!”劉表鄭重的說道。   劉琦仔細體悟劉表說的話,有點醒悟了,統治者都是很聰明的,不是看不到士族的缺點,而是天然的立場決定的。   劉表是什麼人,他不是織席販履的劉備,劉備雖然也是漢室宗親,但是到他那一代,已經破落了,和普通百姓沒有什麼區別。   劉表年輕時便是太學生,太學是朝廷建立的最高學府,是正統的儒家學士。   劉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稱為八俊之一,是世人眼中品德高尚的名士,再加上其漢室宗親的身份。   天然就是站在士族的立場,天然就看不起寒門之人,也不可能像曹操一樣不拘一格用人才,所以會有以後的三國愛好者遺憾的劉表坐擁那麼多人才而不能用。   “好一個寒門士人多出機巧之士,沒想到名滿天下的劉景升竟是如此見識!”   突然一個冷聲打斷了劉琦的沉思。   “誰在偷聽!!”劉琦喝道。   劉磐已經提刀沖了出去,劉琦也趕緊拔劍起出來站在了父親麵前。   沒想到兩人在荒野的談論還被聽了去,聽其說話的語氣應該是對劉表的名望比較熟悉。   “這無主之地,夜晚來此歇息,卻不想聽到了劉君的高論,怎可說是偷聽!”外邊之人回到,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聽聲音還很年輕。   看對方不是要動手的樣子,劉琦父子就往外走去。   隻見兩個年輕人持劍和劉磐對立,前邊一人身材較高,劍眉星目,借著火光可以看到其明亮的眸子,剛才說話的就是他。   此時他對著劉磐,絲毫沒有退縮的樣子。   另外一人站在那裡也自有一番氣度,沉穩不凡。   “我看足下也是知書之人,為何出言不遜,譏諷我父!”劉琦大聲道。   “在下潁川石韜,字廣元和我同鄉南下荊州避亂,夜晚行至此處,想著借此處歇腳,卻不想剛好聽到汝父子之言,非有意偷聽,還望勿怪,元直他也不是有意之言,還望劉君諒解!”前邊之人還未說話,後邊之人先替他說了,說完他向著劉表深鞠一躬以表歉意。   原來石韜和好友適才來到此處,看到屋內的火光,本就打算退去,沒想到遇到八俊之一的劉表。   卻聽到了劉表之言,他的同伴出身寒門,多行俠仗義,對豪族魚肉鄉裡很看不慣,忍不住就反駁了一句。   石韜,元直,潁川人士…….   元直,劉琦首先想到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為劉備獻計火燒博望坡,又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因為母親為曹操所獲,隻能進了曹營,留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成語。   石韜諸葛四友之一,被諸葛亮評為有州郡之才。   劉琦心裡隻想問一下賊老天,怎麼這樣的場景見麵,這可是徐庶啊!徐庶本就是自己計劃到荊州之後首先要招攬的人才,卻在這遇上了,還產生了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