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勛帶著那一曲的精兵已經先去江陵了。 劉琦吩咐他接管了軍寨,同時把船廠的工匠和蒯家支援的工匠帶過去,按照能力組織起來。 他想讓蔡勛先代自己去做這些事。 畢竟時不我待。 蔡勛走之前,劉琦和他深談了一次,說了自己的打算。 要求蔡勛去了之後一是要把軍寨管起來,並且熟悉士兵,為整編做準備。 二是要組織造船工匠拿出造船的方案,等劉琦去了做決定。 三是盤點好水軍的家底,加上各家資助的後勤船,現有戰船的情況,肯定是有一部分船隻老化,劉琦估計都不能用了。 蔡勛也認真聽了劉琦的要求,這也是劉琦給他的考驗。 完成的程度決定了以後他的地位。 蔡勛看得出劉琦的重視,也不敢怠慢,回去和兄長蔡瑁商量了一番,又要了幾個幫手才出發去了江陵。 劉琦對此是不知道的,不過即便知道了,他巴不得蔡勛多想辦法呢。 蒯祺則回了襄陽,按照劉琦的打算,要在襄陽建立個府邸,作為水軍在襄陽的場所,以後可以作為劉琦的地盤。 同時要在襄陽尋找合適地點建立軍寨,當然這不是一日之功,隻是先謀劃起來。 劉琦對荊州水軍的布局是很大的,若是能成功,他手中掌握的實力將不懼任何人。 當然,劉琦每天去向劉表匯報自己的動作,並且讓父親提出建議,劉表也很滿意。 終於紛紛擾擾之間,公元190年3月5日,劉表出發了。 劉表的刺史府屬臣,再加上前後劉磐、黃祖的兵馬,還有收獲的錢糧。 幾十條船在江麵上,浩浩蕩蕩駛向了襄陽。 此時,襄陽的城外也是旌旗漫天,蒯越做了很多事。 他首先挑選高大威猛的兵士在道路兩側。 又提前宣揚劉表要來,把劉表誇得儀容宏偉,談笑間消滅宗賊等等。 讓襄陽的民眾產生了濃厚好奇心,很多站在士兵之後等著劉表的到來。 蒯越很會做人,他要讓今天的盛大景況傳遍荊州。 他知道劉表初到荊州,想要宣揚威名,也是對其他五郡施加壓力。 蒯越帶領著襄陽的望族、名士,是都在城外迎接劉表。 暗地裡,也有很多南下避亂的名士在觀察,看劉表是不是值得投靠。 劉表到達襄陽碼頭的時候,先讓士兵下船。 黃祖、劉磐的兵馬長槍林立,列為一個個方陣。 讓有心思的人一個個心中暗凜。 劉表剛到荊州月餘,現在已經有了兵馬,也有了世家的支持,已經站穩了腳步。 在人群裡,劉琦心念的徐庶和石韜也在看著碼頭這邊。 “僅一個多月,劉荊州已經有如此威勢,怎麼樣,元直,有沒有出乎你的意料!”石韜笑著說道。 “以劉荊州的身份,要想成事不難!隻是沒想到這麼快!”徐庶說道。 “劉公子當時對你我青睞有加,也不知如今有了如此場麵,投靠之人如過江之鯽,是否還會看重你我。”石韜說道。 石韜想到,在路上時,劉琦父子手下無人跟隨,能看重他們,現在已經貴為南郡之主,什麼樣的人才沒有。 畢竟現在石韜還沒有遇到諸葛亮、孟建寄情山水。 剛剛南下避亂,也有出仕為官,把握住機遇的想法。 不是誰都能這麼幸運遇到一州刺史,還能有些交際。 “我看那劉琦不是淺薄之人,且待以後吧!”徐庶倒是灑脫。 鼓樂齊鳴。 劉表才在僚屬陪同下下了船,和蒯越帶領的襄陽士民見麵。 都是相見恨晚的樣子,劉表禮賢下士,對每個人都是很溫和。 劉琦自問做不到父親那樣讓人看著很舒服。 他跟在劉表身後,也是露了臉。 周圍民眾大多心裡很振奮,朝廷總算派了有能力的長官。 民眾心思都很單純,隻是希望能夠沒有戰亂,能夠吃飽飯。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亂兵一過,人如草芥。 他們都希望劉表能給荊州帶來安定局麵。 隨後在刺史府。 已經安排了宴席。能夠有資格坐的多是望族人士。 還有各大家族的青年俊傑。 蒯越、蒯良、龐季他們居中介紹。 把各家的才俊都一一在劉表麵前過了一遍。 包括郡三老,漢朝以孝治天下,對年齡大的人都很尊重。 這次也邀請了有名望的郡三老赴宴。 劉表也表示了問候。 不過在歷史上名望很大的水鏡先生司馬微、龐德公、黃承彥都沒有出現。 倒是蔡瑁的父親蔡諷出席了,這是對劉表最大的支持。 蔡諷相當於襄陽諸多家族的當家人,大多家族都是看蔡諷行事的。 劉琦倒沒有主動湊上去,隻有介紹的時候認識了下。 整個宴席廳,劉表在最上側,下方上百位入席的跪坐在兩側。 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劉琦發現一個問題,入席的荊襄人居多,幾乎沒有南下的名士。 劉琦可是知道現在避居在荊州的名人不少。 襄陽士族已經不知不覺之間壟斷其他士人與劉表的接觸。 然後互相舉薦,形成一張網絡,排斥外人。 像歷史上曹操名下的謀士婁圭、趙儼、杜襲、繁欽都曾經在荊州躲避中原戰亂,可惜都沒有得到劉表的重用。 被荊襄士族的排斥不可謂不是一大原因。 就連劉表的同鄉,伊籍,都沒有重用,後來劉備來了之後,就投靠了劉備。 想到這裡,劉琦覺得任重道遠,要想整合荊州的勢力,形成戰力,還需要很多事情要做。 想著、想著,劉琦就多喝了幾杯。 宴會到很晚才散去。 劉琦在刺史府被安排了獨立的小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日常用度都被侍女安排妥當。 第二日 劉表書房。 劉琦見到了伊籍,昨天他還想到伊籍沒有得到重用,今天就見到了。 “琦兒,這是伊籍,字機伯,有辯才,是山陽郡同鄉,我意讓機伯為你帳下主薄!”劉表說道。 “拜見公子!”伊籍看起來頗為年輕,身穿青色袍服,甚是乾凈。 劉琦連忙抬手虛扶,也是彎腰行禮。 “我知道蒯家和蔡家都派了青年俊傑支持你,但做事不能被手下蒙蔽了,機伯是同鄉,可以信任!”劉表又說道。 “父親放心,我一定謹慎做事,凡事多與伊主薄商議!” “承蒙明公信任,我必盡心輔助公子!”伊籍說道,劉表在他麵前這樣說,顯然是把他當自己人了。 他也很感動,從年輕是他就和劉表關係很好,劉表很照顧他這個同鄉。 但是在前途上,自己一直無處施展。 畢竟劉表之前因為黨錮之禍甚至被朝廷追捕,也是黃巾起義後才抓住機會起復。 董卓亂政,劉表又抓住機會做了荊州刺史,真是潛龍入淵,大展身手。 所以在接到劉表的征辟,立即就答應了。 之前劉琦向劉表建言要防備四大望族,劉表說他有辦法。 伊籍就是其中一環,劉表知道伊籍就在荊州,隨後就給伊籍去信讓他出仕。 就有了今天這一麵,先讓伊籍輔佐兒子成事,以後也不吝提拔。 隨後伊籍看劉表父子還有話說便先退下了。
第13章 入襄陽(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