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忙碌(1 / 1)

“公子,諸位,我給各位安排住處、準備膳食!”蔡勛主動道。   得到劉琦應允後,蔡勛出去安排膳食。   劉琦則走出議事廳觀察了下營寨的規模,接下來就在這裡練兵了。   晚上劉琦一個人細細思量練兵的計劃!考慮了方方麵麵,一直到深夜才入睡。   入睡前隻聽劉琦念叨著錢糧、猛將、戰船。   第二日。   眾人已開始忙碌,劉琦並沒有參與其中,任務已經安排,現在是諸人顯示能力的時候,即便有不合劉琦意思的地方,他也不會現在就說。   水軍兵員充足,現在有3000餘人,集中在校場上進行整編。   蔡勛已經提前對情況進行了摸底,都是江陵本地招收的會水之兵,長江邊上長大的。   每曲是250人,他和徐庶每人領1500兵,就是6個曲。   而水戰兵又分為長矛兵,就是在戰船左右前後都有弩窗矛穴,長矛兵主要是在矛穴之後防衛敵人登船!   還有弩兵!和矛兵一樣負責防衛。   不過水戰中最強的是先登士兵,負責殘酷的接舷戰,比之攻城戰爬城樓還危險!這些士兵持大刀、圓盾,有的身帶飛斧、短槍。   在和敵船相近時,放出跳板通過跳板或者直接跳上敵艦,斬將奪船!不光需要實力強悍,更需要不怕死的勇氣。   這些先登士兵是整個水軍裡最精銳的。   東吳軍和黃祖戰鬥的時候,大將淩操就是先登士,帶頭接舷戰,連奪多船,勢不可擋。   可惜遇到了甘寧,被甘寧射殺。   其他的弓手,還有負責駕船、輜重的士兵。   “元直,那邊挨著的兩曲士兵皆是軍中老兵,是先登精銳,你我一人帶一曲!你先選!”蔡勛把自己先了解的情況告訴徐庶。   對徐庶謙讓著,他看的出來劉琦很重視徐庶,一個寒門子弟,直接被任命為軍司馬,肯定有過人之處。   順著蔡勛的目光,徐庶看到那兩曲兵馬明顯精悍很多。   “蔡兄,我初任司馬,以後還要多多請教,一切由你做主!都是為了公子練兵,何分你我!”徐庶認真的說道,他自不會剛來就喧賓奪主。   蔡勛看徐庶真誠臉色,也不再過分謙讓。   他把12個軍侯全部叫了過來,直接進行分配。   兩人都是統領一曲先登士,兩曲弓手、弩兵,兩曲長矛兵,其他一曲負責駕船輜重的,共6曲士兵。   當然真正戰爭打起來,區分也不會那麼嚴格,各兵種互相轉換都是很靈活的。   畢竟要是敵人都登上船了,也不管你是弓手、弩兵了,你都得上,不上就得死。   戰局順利的時候,長矛兵也得去接舷戰,擴大戰果。   就看主將的臨時指揮。   隨後3000士兵按照蔡勛的安排分成了兩方,兩人各自統帥。   接下來就是將知兵,兵知將的過程,兩人各自按照自己的辦法去做。   督戰、傳訊、親衛隊等逐步理順指揮體係,最後如臂使指。   多次訓練才能得心應手,最後經過戰鬥磨煉才算成軍。   徐庶看著前方六個軍侯和他們身後的士兵,內心翻湧!   自己隻是讀過一點書的寒門之子,在南下荊州避亂時候突然遇到了劉琦,一直到現在直接成為軍司馬,領1500人。   一切都感覺發展的太快,讓徐庶有些不敢相信。   他也不知道劉琦為何如此信任自己,給自己一個沒帶過兵,沒讀過太多書的人這麼大信任。   也許這就是天意吧!是自己的機遇,徐庶想到。   “我是你們的軍司馬徐庶.......”徐庶長吸一口氣開始了自己的為將之路。   劉琦過來看了一次,看兩人相處的還可以,分兵沒有什麼意外,也很滿意。   他如果知道徐庶心中所想,隻會一笑過之,誰讓我來自後世呢,你徐庶都不能勝任,誰還能勝任!   至於蔡勛經過幾次相處,發現對方對水戰有擅長之處,辦事也盡心,自不必擔心。   隨後劉琦來到了伊籍處,伊籍正在議事堂的側方,不斷有人進進出出向其匯報情況。   伊籍的桌案上已經是厚厚的竹簡!石韜正從旁協助!   這時是一個負責糧草的糧官正在和伊籍溝通。   劉琦聽了一會,覺得伊籍不愧是歷史上記載的有隨機應變的敏捷之士!   思維非常靈活,從糧官的話中,總是能發現重點,三言兩語安排了對方接下來的任務。   伊籍看到劉琦連忙起身:“見過公子!”   其他幾人也是連忙見禮:“見過公子!”   劉琦無甚表情的說道:“不必管我,你們繼續!”   隨後負責船塢、運輸、兵甲、膳食等等各個官吏一一受伊籍的安排處理。   劉琦也是新奇的學習這些細碎的事物。   來自後世,不代表什麼都會,更不可能對三國各方麵都了解。   而且劉琦自問現在沒有經驗,對實務的處理能力不如伊籍,甚至不如石韜!   其他人看劉琦就坐在堂上,不發一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不知道處理的劉琦是否滿意,都是認真了很多。   剛開始伊籍處理完一事還問劉琦有何交代,後來看劉琦確實不打算插手,反而鬆了一口氣。   他也怕劉琦貿然打斷他的行事,令出不一是大忌。   殊不知,劉琦很清楚自己的優勢,隻有充分了解現在水軍各方麵的運行情形,他才能根據自己來自於後世的見識提出改進。   隨後四天,劉琦皆是如此,每天早晚練習矛刺,到軍營中看徐庶、蔡勛治兵。   到伊籍處學習伊籍治事,劉琦給了伊籍500人的招募權,可以招募人員充實各項事務。   文官給予其提高俸祿的權限。   輜重隊,讓伊籍繼續擴充一曲輜重軍馬,船塢的工匠自不必說,一直在招募,這期間蒯祺也從襄陽又送來了一批物資和人員。   其中有其他世家資助的船隻,也有工匠!   伊籍的大部分時間也忙於船塢造船的木料、牛皮,還有準備練兵所需的糧食、肉食!   同時石韜也建立了各項人事的記錄,每個人的情況,定期考核其功績,劉琦讓其招募了文吏輔助他。   同時他也沒忘了自己的身份,給劉表寫了一封家信,囑托劉表注意飲食身體、不可勞累。   提到若母親到了第一時間通知自己回襄陽見麵。   接下來就是軍務方麵,把自己到江陵以來事無巨細都進行了匯報,特別是關於夏口的戰略位置也說給了劉表。   現在劉琦很清楚,自己的一切都來源於劉表之子的身份,維係父子之間的情感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