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徐庶功成(1 / 1)

沒過多長時間,麾下兒郎來報,找他們的人已經帶到。   寨門處,徐庶在幾人的帶領下,進了這個寨子。   徐庶看著這個粗陋的水寨,雖然看起來守衛森嚴,但應是新建不久,這也印證了心中想法,這蔣欽、周泰是經常換老巢的,謹慎的很。   寨子裡這些士卒倒是精悍,隨後徐庶又看到寨子側方晾曬的衣物和一些女人的身影,偶爾出現吵鬧的小孩,徐庶心裡就有底了。   徐庶的護衛都被留在了商船上,為顯誠意他是一個人來的,這也是他打聽到蔣欽、周泰不是殘暴嗜殺的水匪,才敢如此大膽。   隨後,在議事廳裡徐庶就見到了蔣欽、周泰二人。   蔣欽、周泰坐在最上方,兩側兩排悍匪士卒端坐。   徐庶毫不怯場,來到大廳中央。   “見過兩位首領!”徐庶道。   “你找我等何事,難道不怕我等搶了你的商船、害了你性命!”周泰道,本來他是想在對方來了之後,說幾句狠話的。   但是一看進來一個和自己年紀相仿的青年人,眼睛明亮很有精神,讓人心生好感,心裡也是一驚,難道就是此人推算出了自己的位置。   “兩位首領在巢湖一帶,名聲頗好,我自是不擔心!而且我此來也是為了汝等之前程安危!”徐庶悠悠的說道。   “我等在這裡,巢湖為家,縱橫長江,何等快活,你何以大言不慚為了我等安危!”蔣欽喝道。   下方兩人的麾下也是指責聲一片,有的甚至大罵起徐庶來,有的喊著把徐庶拉出去砍了不必多言。   蔣欽、周泰也不阻止。   “汝等自以為隱蔽,殊不知錯漏百出,覆滅隻是旦夕之間,而且剛才寨中所見,婦人小孩皆在,寨子新建,是剛從其他地方搬到此處吧!這流浪躲避的生活就是你等所謂縱橫快活嗎?”徐庶高聲道。   頓時下方的士卒都是臉上掛不住,有的甚是拔刀相向,隻待首領發聲,就要殺了徐庶。   蔣欽、周泰也是臉色一黑,但還是有些耐心,也知道徐庶這麼費勁找他們必不是簡單羞辱一番。   “我來自荊州,為荊州刺史劉表之子劉琦帳下軍司馬徐庶,此來是聽聞汝等有勇力,不濫殺無辜,招撫汝等為國效力,如今盜匪四起,汝等加入劉公子麾下,建功立業,將來若能封妻蔭子,那才是真正的快活!”   徐庶看眾人的耐心也是差不多了,就說明來意。   眾人聽到徐庶所言,下方頓時一靜,皆是看著蔣欽、周泰二人。   “你是荊州的軍司馬?刺史之子亦知我也!”周泰一副我讀書少,你別騙我的樣子。   畢竟說起來他兩人對自己在巢湖一帶有名聲還有自信,要說名聲傳揚到荊州,他們可沒那麼自大。   “汝有何證據不是欺騙我們!莫不是騙我們出去,官軍一起上殺了我等!”蔣欽喝聲道。   “巢湖附近的官軍幾次進剿汝等,皆無進展,若我真是為了汝等性命,一封書信過去,哪裡還需要我以身犯險到此!”   “我主劉琦,現為江陵水軍伏波校尉,正欲建立一支縱橫長江之水師!汝等若來投,必得禮遇,我徐庶幾個月前隻是一個從潁川到荊州避難的士子,得主公看重,現在已是軍司馬之職!”   “主公是從過往商隊處聽得巢湖有一夥水匪,兩位首領武力強悍,有俠氣,特命我來此招攬,決無虛言!”   徐庶一言一句的說著前因後果。   蔣欽、周泰相視一眼,皆是有些意動,下方的兒郎也是有些希冀,畢竟有的選擇,誰願意為匪。   而且來招攬的是荊州刺史之子,地位不一般。   不僅是不一般,雙方的地位懸殊很大,一方是漢室宗親,一方是水匪,兩人心中有了些傾向。   “敢問徐司馬,是如何確定我水寨位置的!若能讓我等信服,我便信你之言!”蔣欽問道,這也是最後在滿足自己的好奇,以他們的見識自問做的還算謹慎。   周泰也是看著徐庶。   徐庶就把這一路行來,如何打探消息,如何勘探地勢,如何推演其劫掠路線,仔細的說了一遍。   “不過時間較短,我亦僅大概確定三處地方可能為汝等老巢,並非完全確定!”徐庶最後說道。   徐庶說完,蔣欽、周泰皆是嘆服,原來自己每次打食的地方,即便經過嚴格篩選,但串聯起來,還是被人發現蹤跡。   此人不愧被那荊州劉公子從一介白身簡拔為軍司馬。   “我等嘆服,汝等都退下吧,今日見徐司馬才知何為大才!我要和徐司馬暢談!”蔣欽說道。   他讓下邊的兒郎都退了出去,接下來就是要談些細節,和具體事宜。   隨後徐庶和蔣欽、周泰講述了自己受劉琦招攬的經歷,還有如今江陵水軍的情況。   兩人皆是深受觸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英明的主君應該就是這樣吧!   “元直且在寨裡住下,容我倆和兒郎們商議下,兩三日必答復於你!”最後蔣欽說道。   “好!要通知一下商隊,讓他們安心等待!”徐庶坦然接受。   徐庶已經感受到二人不是大惡之匪,做水匪也隻是安身立命罷了,並無占山為王之誌。   晚上,蔣欽和周泰獨自談到深夜,兩人都決定了接受招攬。   他二人在這巢湖為匪,和那些占山為王,攻打縣城,動輒自號將軍,自號天子的造反有著很大區別。   他們也誌不在於此。   這次有了這個機遇,得遇賞識,自然要抓住機會。   隨後,兩人把麾下的兒郎們叫來,現在兩人麾下可戰之兵有六百餘,其他還有家眷,老弱殘疾的三百餘人!   都是願意繼續跟隨兩人。   也有屬下建議是不是有些草率,要不先遣人去那荊州看一下形勢,打聽一下劉公子其人如何再做決定。   但是被周泰否決了:“既然決定了接受招撫,何苦做那小女兒狀,失了豪氣!”   也是因為他們結合徐庶所言,再加上打聽到那船隊確是荊州蔡氏之船隊,已經完全相信了徐庶所言。   他們也不值當讓九江郡的官府,找來荊州的商隊和徐庶這樣的智謀之士來一起騙自己。   而且周泰覺得,既然人家這麼遠來招攬,已經很有誠意,自己徒做小女兒狀,不是自己的性格。   其他人見周泰堅決,也都不再言,眾人都準備著到荊州投靠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