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孫堅必須死(1 / 1)

蒯越心裡快速思量劉琦想讓黃祖鎮守荊北的用意。   現在誰也不敢小看劉琦的所作所為,從初到荊州就抓住江陵水軍這個關鍵點!   當時的江陵水軍戰船陳舊,士兵久不經練,也無甚戰將。   如今不到一年,已是戰將數名,兵馬七八千,戰船更是修繕一新!劉琦已經是荊州有數的帶兵大將。   他想讓黃祖鎮守荊北,難道是想把襄陽附近的士族兵權給調開?   還是有什麼其他打算,一時蒯越有些想不明白。   不過樊城和襄陽也就一水之隔,離的也不遠。   “越以為可也!黃公駐荊北必可給予子伯支持,好收攏流民,做好準備收復南陽郡!”蒯越說道。   “既然異度也認可,就任黃祖為鷹揚中郎將,準其再擴軍3000,駐樊城!”劉表命令道。   黃祖現在官職是鷹揚校尉,若單獨駐守荊北準備收復南陽,顯的單薄,劉表也就直接給其升職了。   劉表想的也很好,黃祖升職了,兒子是不是也要升職,畢竟劉琦帶兵7500,官職還是個校尉也不合適。   等兒子大婚後,剛好任中郎將!有黃祖任中郎將在前,也無非議。   荊北的事情談完,眾人又談了建立州學,招募儒士、演習經學的事。   這也是劉表一直的願望,他是名士,那就要做名士該做的事情。   行教化之道!揚自己之名望。   這些都不是劉琦能參與的了,他也隻是聽聽!   宋忠、杜夔、孟曜此時說的不亦樂乎!都表示會呼喚好友、徒弟等到荊州來!   議事之後,劉表把劉琦叫到了書房。   他也想知道劉琦讓黃祖鎮守荊北的用意!必不隻是支援婁圭那麼簡單。   “我兒讓黃祖駐守樊城,是有何打算?”劉表問道。   “父親,孩兒預料今年荊州必有戰事,想讓黃公駐荊北早做準備!”劉琦直接道!   “我兒何意!如今討董之戰未結束,何人敢攻我荊州。”劉表臉色一變道。   又想到去年劉琦扣下袁術的糧草,其對袁術的防備之心!   莫不是擔心袁術南下。   “父親,正如蒯軍師推測,孩兒也以為董卓即將撤往關中,屆時關東諸侯將開始爭奪地盤的大戰!而荊州必不能幸免!”   “若不早做準備,恐兵臨城下之時悔之莫及。”劉琦分析道。   “確不可不妨!”劉表踱著步說道。他自然也知道荊州在一些人眼裡就是塊肥肉。   “袁術在起兵討董時!和孫堅先殺荊州刺史王睿,又殺南陽太守張谘,如今已占有豫州、汝南、南陽郡!”   “麾下又有孫堅這樣的猛將,其心甚大,恐荊州在其心裡已是囊腫之物!隻待董卓退去便來取了!”   “而我父子無甚戰功,其必小瞧於我,早已有犯境之心!”   “而孫堅是多年為漢室征討天下的猛將,早已知道漢室虛弱,其對朝廷已無絲毫敬畏之心,不然其不敢如此肆無忌憚!”   劉琦分析著袁術和孫堅二人。   劉表也是鄭重的聽著,以他的見識自然明白劉琦說的不錯。   “若袁術、孫堅來犯,就是我等生死存亡之刻!若不能擊敗這二人,就步王睿、張谘後塵了!”劉表鄭重道。   “父親之前曾言穩定荊州之後上則朝貢朝廷,下則肅清州境,開經立學!孩兒以為最大的阻礙在孫堅!”劉琦又道。   “為何在孫堅,而不是其他人!”劉表道。   他想起在來荊州的路上,兩人的談及到荊州之後的定計時,自己說的話,沒想到兒子還記得那麼清楚。   “皇帝西遷至長安,威嚴盡失,關東必是諸侯爭雄!”   “而我荊州大部分處於江南,隻要有水軍強兵,戰船之利,守之不難,   ”而孫堅是江東吳郡人,在江東有很大威望,若袁術和孫堅來犯,即便我等擊退其大軍!”   “若袁術與孫堅轉進揚州,則輕易可下江東,到時兩家結怨,必戰亂不休,永無寧日!”   劉琦說著孫堅對荊州的危害之處,他不知道歷史上是劉表他們看到了這一點。   然後誘敵深入射殺了孫堅,還是誤打誤撞真的大敗之中反殺了孫堅。   但是劉琦明白,孫堅必須死!決不能因為自己的蝴蝶效應,僅僅擊敗孫堅。   擊退都不行,如果僅僅是擊退,孫堅轉變方向,直接去了江東,那就麻煩了。   “所以,父親,其若來犯,孫堅必須要殺掉!”劉琦堅定的說道!   “而且父親若有爭雄之心,現階段最大的威脅也來自孫堅,即便其不來進犯荊州!我等也要想法除之,避免其進據江東,倒時就亂戰不休了!”   劉琦斟酌著說道。   其實劉琦潛臺詞也說得很清楚,江南一山不容二虎,劉氏父子已占據荊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無論誰占據揚州,都會戰鬥起來。   孫堅就是那另一隻虎!   “恐怕這最後一句才是你的想法吧。”劉表對著劉琦說道。   劉表看著劉琦,感受著劉琦強烈的進取之心。   現在回想起劉琦初到荊州,就欲掌控水軍!如今荊州已穩定,天下已亂。   劉琦表現出了強烈的進取之心。   “父親,亂世之中,不進則退!何況我父子如手持黃金於鬧市!孩兒隻是不欲身死族滅而已!”劉琦嘆息道。   他確實不想坐擁荊州之地,而無所作為。   到頭來被諸葛亮來一句: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他隻想把最後一句改成:此殆天所以資我劉琦,豈能無意乎!   “我兒之誌,我知矣!為父豈能不知汝言之有理,隻是走出這一步則想退更難!”劉表亦是嘆道。   劉表有守土之職,目前還沒有進取之念,但是兒子說的未嘗沒有道理,不進則退啊!   “汝曾言仗義多屠狗輩,欲納徐庶、石韜等人,我即知你誌向遠大!如今之勢,為父豈能不知!你盡管去做!”   “我等可三騎而平定荊州,今據六郡,又何懼趁勢而起!”   劉表最後說道,自己本來無太多想法,但是兒子自從自己被任命為荊州刺史後,一步一步給了自己太多驚喜。   如今也隻能走下去了,劉表想到,他又看了眼年輕的長子,不知最後能走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