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回去吧,回去看看兒孫,看看父母,還有那些戰死的同胞,幫他們照顧一下家人,家人去世的,幫忙上幾炷香!” 朱儁走在士兵中間,對一個士兵說道:“你跟我出來的時候才十幾歲,現在已經三十了,回去娶個媳婦,生個孩子。” 朱儁邁著老去的步伐,在這些士兵中間走了一圈,看著每一個士兵。 最後朱儁說道:“汝等勿要讓我死亦心中有愧!” 之後沉默著回了軍帳,下邊士兵們隻是哭聲一片。 “信伯,這些士兵就拜托給你了,我讓我二兒子來此把這些士兵帶回家鄉!”朱儁對著劉琦說道。 “太仆放心,我必辦成此事。”劉琦鄭重的說道。 接下來無論這些士兵多麼堅持,朱儁隻是不見。 一直到幾日後,這些部曲見朱儁已經鐵了心讓他們回鄉。 才逐漸接受了現實。 劉琦讓婁圭把這些人安置在新野,等待朱儁的二兒子朱皓前來。 朱皓,字文明,是朱儁的二兒子,為人寬厚,有長者之風,常常以誠待人。 現在朱皓正在會稽老家,來此還需要一段時間。 此事處理完,劉琦心中通暢,再無阻塞。 就帶著徐庶和周泰往襄陽而回。 船頭,劉琦想起了一首唐朝詩人賀知章的詩詞!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劉琦輕輕念著,這些士兵回到家鄉恐怕發小都認不出來了。 “主公仁義之心,元直自問以前已經感受到,但是經此事,元直才發現自己看到的遠遠不及萬一!”徐庶說著自己的感受。 “我隻覺得主公做的對,看著那些老兵還要征戰,我心裡不舒服。”周泰也道。 “我大漢正是有這些士兵,才能威服諸邦,才能擴地萬裡,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劉琦說道。 此刻他的內心似乎經歷一次洗禮,必要三興漢室,還於舊都。 “回襄陽!”劉琦說道。 徐庶和周泰皆感受到主公的狀態不同往日。 “對了主公,可否把剛才所吟之詩句再念一遍!”徐庶又道,他剛才分明聽到劉琦念了一首詩。 劉琦又念了一遍。 “主公此詩真是這些士兵的寫照。”徐庶嘆道。 劉琦笑笑沒有說話,這可不是他做的詩。 劉琦回到襄陽後,立刻去見了劉表。 把和朱儁的事情全部說了一遍。 “這麼說袁術和袁紹將爭奪豫州,失了豫州,孫堅就沒了地盤,他必先打豫州。” “我兒是與打算趁此拿下交州嗎,但是交州地域廣大,非短時可以建功。” 劉表說著心中的疑慮。 交州目前有七郡,分別是蒼梧郡、南海郡、鬱林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包括後世的廣東、廣西、越南的一部分。 “交州有一大族,為士家,先祖為躲避新莽末年的動亂而移居交州, 已傳六世,至士賜時,曾任日南太守。如今其子士燮任交趾太守! 其弟士壹自領合浦太守,其家族其他人多為郡吏。 交州刺史雖是朱符,但朱符僅能控製州治所在的蒼梧郡和南海郡的一部分,交州的實權實際上掌握在士家。” 劉琦說著交州的情況。 “我意先說服朱符,征辟蒯公為交州別駕,蔡勛為交州兵曹從事,鄧龍為南海都尉,然後以朱符為引,以水軍威逼士家屈服,逼其遣族人到襄陽為質!” “若士家屈服,則交州定矣,再有蒯公和蔡勛治理,兩三年間必為我所用!” 當然劉琦沒說士家不屈服怎麼辦,劉表也沒問,他們心裡都清楚。 “而且若朱符願意為我所用,可許其荊州郡守之位,豈不比在交州做一空頭刺史強上數倍!” 劉表聽著劉琦的打算,兒子已經有完整的計策。 自己肯定要支持,自己隻知道交州有個大族,但是沒想到其已經在交州勢大。 而兒子早就在準備這個事情,了解的很清楚。 “是否需要襄陽軍馬的支持!”劉表問道。 “讓磐兄率兵到零陵支持我即可,蒯公處理完朱儁之事父親可讓他南下零陵。” 劉磐和張允現在率5000兵馬在長沙,屬於兵力富裕。 而交州復雜的局勢,他認為目前劉表陣營裡,有威望有能力處理的還真就蒯越。 “我以疏通靈渠為由,讓刺史府把糧草發往零陵郡。”劉表道。 “孩兒就以五個月為期,若五個月無論是否拿下交州,都會北返,屆時就要準備對孫堅之戰了。”劉琦說道。 現在已經是四月初了,五個月後就九月份了,孫堅隨時會南下。 “我兒保重!”劉表說道。 “父親放心!”劉琦也是道。 隨後劉琦見了見母親,又陪了蔡曦一日,就要趕往夏口。 “夫君何必如此辛苦,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僅停留一日便走!”蔡曦說道,從嫁過來後。 蔡曦感覺劉琦真是比劉表都忙,沒在襄陽待多久,基本在外。 “曦兒不知,如今天下大亂,正是用武之時,機不可失。”劉琦道。 因為朱儁的南下,劉琦尋了這個機遇,如何能不抓住。 現在諸侯剛開始爭雄,還很少人注意到交州的情況。 正是自己用非常手段拿下交州之時,若拖些時日,萬一朱符身死。 朱符肯定不是正常死亡,怎麼死的劉琦還真不知道,所以這事不能拖。 而根據劉琦打探的消息,朱符本就不是實權派,統治僅限於蒼梧和南海郡。 山越蠻族或者其屬下,或者士家,無論哪個把他謀害都不足為奇。 到時自己豈不是錯失機會,歷史上朱符死後,朝廷派張津為交州刺史。 張津也是名士圈子裡的人物,曾經是大將軍何進的賓客,和袁紹、曹操這些人都交好。 張津到任後就受曹操指派在南邊牽製劉表,連番和劉表作戰。 自己肯定消除掉交州這個隱患。 而且士燮家族此時雖然勢大,但是正處於勢力膨脹之前,是最好拿下之時。 士燮的弟弟士壹本在朝廷任職,但是董卓之亂時,連忙逃回交州,自領合浦太守。 士家雖然偏安交州,但是其對漢庭的強大他們知道,所以不會名目仗膽的割據。 但是士家對漢朝的虛弱也很清楚,野心已經起來了,正在蠶食周邊的郡縣,巔峰時七個郡,四個太守都是士家人擔任。
第61章 士燮(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