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聽著韓嵩,這個被稱為楚國之望的名士的贊揚。 “靈渠是必須要修的,這關係到交州的安穩!”劉琦說道。 他在船上看著靈渠的景象,確實是屬於靈巧的設計,他雖然不懂,但是也能感受到秦朝時,水利建設技術已經很高了。 秦始皇這千古一帝為這片大地確實做出了很大貢獻。 特別是陡門的設計,就和後世的船閘一樣。 鏵嘴、大天平、小天平、泄水天平、水涵、秦堤、橋梁共同組成了這個大工程。 一個個名詞從韓嵩嘴裡說出來,劉琦算是對這個人有了新的認識。 其任零陵太守,決無虛度時間,已經是半個水利專家。 “這是我帳下主薄石韜、兵曹官韓暨、夏口丞馬玄,接下來,汝等協助韓府君調配糧草物資,疏通靈渠。” “諾!”石韜、韓暨、馬玄應道。 “府君任職一年,已經對靈渠如此熟悉,可見是承心用命的,信伯佩服!”劉琦對韓嵩贊道。 “職責所在,不敢懈怠!”韓嵩也是道。 韓嵩年紀不大,已經名滿荊州,而且其是士族出身,自小家境也不好。 但是每每做事謹守道德,很有禮節,逐漸聞名州郡。 有朝廷征辟,韓嵩不應,反而帶著鄉人南下隱居,自此名氣更大。 其實韓嵩也是聰明人,知道黃巾之亂後官不好做。 直到劉表到任,征辟其為太守。 本來韓嵩也是不打算應征的,但是後來劉表誅滅宗賊,荊州有穩定的跡象。 有感於劉表的禮遇,直接以太守之位征辟,他就答應了。 到了零陵之後,他絲毫不懈怠,現在零陵郡已經被他治理的人心穩定,百姓安居。 隨後劉琦在嚴關山腳見到了劉磐、張允。 兩人已經提前來到這裡為大軍紮營做好了準備。 劉琦安排一萬兩千的大軍進入營寨紮營,劉磐此次也帶了四千兵馬。 韓嵩等人去安排疏通靈渠之事。 劉琦則和眾位將領來到大營,他可知道此行的目的是交州,靈渠隻是附帶的,隻是掩飾。 “磐兄,給朱符的信使發出幾日了。”劉琦問道。 “已經三日了,按照時間現在已經到了朱符手中。”劉磐回道。 劉琦在到達夏口時,就寫了一封信,大意是朱儁將軍至荊州,荊州欲奉朱儁為車騎將軍,領關東諸侯之兵,進駐河南。 而自己等人受朱儁將軍教導之恩,想與汝加強聯絡。 如今靈渠淤積,兩州來往受阻,欲疏通靈渠,加強與交州聯絡使商路暢通。 弟將啟程前往零陵嚴關腳下,盼兄能到零陵一敘。 這是劉琦給朱符的信,再加上朱儁給朱符的信,都快馬送至劉磐。 讓劉磐不要停留送至朱符處。如今朱符應該已經收到了信。 交州州治在蒼梧郡,蒼梧郡治在廣信,廣信就是後世的梧州。 正在漓水和鬱水的交匯處。 靈渠這裡到廣信,順漓水而下,也就幾日的路程。 要不怎麼說靈渠修建後,嶺南再難逃出朝廷掌控。 實在是走水路太便利了。 而廣信正是嶺南的交通樞紐,往鬱水上遊是鬱林郡、下遊是南海郡。 南海郡就是廣州附近,現在叫番禺。 廣信往南則是合浦郡,西南進入後世越南境內則依次是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正如劉磐所說,朱符確實已經收到了劉琦的兩封信。 正在思量著劉琦的打算。 父親的信,他看完已是淚流滿麵,父親先說了自己在交州時平叛的情況,又說交州局勢非常復雜,其中山越蠻族和南下的大族,都是隱患。 讓他處事謹慎,最後說了一句,若感力不從心荊州劉琦可為依附。 其實朱儁是給他兩個選擇,現在朝廷是沒有能力給他任何幫助的。 他要是有能力自己治理好交州,那就自己治理。 若自感沒有能力,就依附於劉琦,現在還有著教導之恩,可得到禮遇。 朱符感受著父親的關心,已經五年沒有見過父親了。 父親在交州平叛時,很快平息叛亂。 但是朱符到交州上任有了父親打下的基礎,甚至還有很多父親留下的舊部。 按理說應該是穩如泰山的。 但實際上卻是如履薄冰,自己不如父親多矣!朱符嘆道。 形勢已經大變,士燮家族已經崛起,還有蠻族不時的叛亂是很大的隱患。 最主要的是當年跟隨朱儁一心平叛的人,留在交州做了十幾年的土皇帝。 逐漸對朝廷失去了敬畏之心。 而且對治下山越蠻族剝削甚重,朱符又沒有魄力把這些老人給拿下。 這就導致他在交州不是很得人望,這一點他心裡清楚,但是刮骨療傷的勇氣不是誰都有的。 然後朱符看到劉琦的書信。 看完他就明白了,劉琦有誌於交州。 靈渠意味著什麼沒有誰比他這個交州刺史更清楚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劉氏父子一年而有荊州,如今得荊州而望向了交州。 自己內部有隱患,外部又有荊州這樣的大州覬覦。 朱符又想著若是父親麵臨如今局勢會如何做。 突然朱符想到了父親的書信,又拿起看了一遍。 這才發現,父親看似給了自己兩個選擇,實際是一個,就是讓自己依附荊州。 父親對劉琦的的目的肯定清清楚楚,但還是給自己寫了信,其目的不言而喻。 父親肯定知道以自己的能力無法掌控局勢。 給自己了這條依附荊州的道路。 朱符想通了之後,一時間通透了許多。 他又看了一遍劉琦的書信,劉琦對自己父親很是尊敬,裡邊提到要為父親的兵法著書,又號召眾州郡奉父親為尊。 朱符心想就去見一見這劉琦,到底是什麼人物,父親都如此推崇他。 朱符先讓來使回去通報,自己會如約到嚴關腳下和劉琦相見。 隨後他又想到了牟子,是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俊傑,自幼博覽群書,博學多才。精通諸子百家。 自己多次征辟他都不應,隻說不願出仕。 現在朱符有些明白,牟子曾將遊學中原,知道中原亂象。 不願現在為官,另一方麵也是不看好交州的穩定。 一個年輕人都能看明白的,自己身為刺史,還需要父親的點醒。 又看向北方,不知此生是否還能見到父親,他從信中似乎看到了父親的訣別之意。
第63章 朱符(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