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馬謖:登山,隻因山就在那裡(1 / 2)

( ) 劉禪這邊輕取存駬,已準備兵發味縣。

而登山藝術家馬謖同誌,則同副將關興,率領麾下五千人馬在登山……

隻是與歷史上主動登山不同,這次是不得不登。

馬謖南征牂牁,第一站便是鄨縣,說鄨縣或許沒什麼人聽過,但要提起遵義,則在後世因一次重要會議而廣為人知。

鄨縣便屬於後世遵義市的範圍。

古來縣城大多鄰水,此地亦因鄨水自此流過而得名。

鄨縣以北多山,此時名喚不狼山,便是後世所稱大婁山脈,北陡南緩,翻越不易。

“將軍,將士們皆已疲憊不堪,此地環境尚可,是否暫且休整再行?”關興一腦袋汗,喘著粗氣說道。

即使是滇馬,在這種地形也無法成為助力,有時反而需要人幫著拉一把才能上來。

大軍進入牂牁後,敵人是一個沒見著,光擱這登山了。

馬謖也是氣喘籲籲,汗如雨下,但首次親領大軍的興奮感讓他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倒是忽略了士兵們的感受。

此時聞言,再看士卒們一個個被天氣和不停地翻山搞得無精打采,方察覺不妥。

“安國所言甚是,便令大軍於此處暫時紮營休整吧。”

真出來領軍實操方才發現,行軍打仗較之兵書所言更加復雜,甚至稱得上瑣碎。

為將者亦不是光排兵布陣,奮勇殺敵便可。

糧草,水源,士兵的體力、士氣、情緒……每時每刻都有操不完的心。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馬謖至此時方知這八個字說來簡單,真做起來,光知己就不是什麼容易得事情。

幸虧有自幼耳濡目染,又在三郡積累了經驗的關興時時從旁提醒,幫馬謖彌補了許多細節上的不足。

細節決定成敗,大軍行進,一點關注不到,便有可能成為最終失敗的導火索。

“此來,多虧有安國助我。待此戰過後,謖當擺酒設宴,與君一醉,聊表謝意。”馬謖笑道。

關興與王平不同,首先身份地位在那裡。

王平隻是個曹魏降將,又出身低微,而關興哪怕是次子,那也是前將軍、漢壽亭侯關二爺的兒子。

歷史上出身荊州大族的馬謖不太看得上王平,不聽勸諫與這也有關係,而如今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再者,王平是一大老粗,盡管能力不俗、經驗豐富,可是談吐卻很一般,說話又耿直。

關興則不一樣,謙遜有禮、談吐不凡、腹有才學,馬謖與其可謂一見如故。

“將軍言重了,興身為副將,為將軍拾遺補缺本屬分內之事。大敵當前,我等自當同心協力,共克敵軍,為大王太子分憂。”關興笑道。

馬謖心懷大暢,隻覺這話說得,聽著就讓人那麼舒服。

而後他拿出地圖,又主動與關興聊起戰局。

“安國且看,我等翻過前麵那座山,便該是這不狼山的高巖子了。”馬謖手指圖上,“此處是一天然關隘,地勢險要,乃牂牁郡北拒巴蜀的門戶。

“此前夜郎國亦是以此處為憑,想那朱褒縱然不知我等此時已到,該處定然也有守兵。”

劉禪的前期調查,給馬謖與關興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對於將要麵臨的困難,他們來之前便有了充分的認識。

牂牁郡以前有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就是夜郎國,那個夜郎自大的夜郎國。

而高巖子,後世也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叫婁山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就是這個婁山關。

此處並沒有建起雄關要塞,因為在這種地形上建築關隘所需的成本,根本不是窮得士兵穿屁簾的牂牁郡能負擔得起的。

如此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若再建有雄關,馬謖直接就可以原地掉頭、打道回府了。

“不錯,我軍遠來,將士們翻山涉水,縱然嘴上不說,心中估計已有怨言。”關興低聲道,“高巖子最好一戰奪下,倘若陷入攻堅消耗戰,軍心士氣一瀉,這仗就難打了。”

他們的隊伍可不是赤星軍,此時迫切的需要一場漂亮的勝利,才能穩定住軍心士氣。

馬謖點頭:“安國所言甚是,隻要拿下此地,以牂牁郡的實力,後麵的事情便簡單多了。”

劉禪與諸葛亮給他們分配的兵力最少,也沒配備雷公砲,這當然不是故意給他們穿小鞋,而是經過充分調查之後的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