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一直到二十三,是五九年在東辛寺九號院裡生的,比李幸大一歲。
不過李幸的營養要比他們好的多,個頭反而比那五個要高一些,兄弟六個感情很好,經常合起夥來打李垣……
李源還沒開口,譚月梅就不高興了,道:“湯圓,怎麼就想著去秦家莊啊?外公外婆給你找來這麼多好吃的好玩兒的,不比秦家莊好?”
李幸嘻嘻笑道:“那裡有哥哥他們在,可以一起玩耍。外婆,要不您和外公一起去玩好不好?”
譚月梅轉嗔為喜,道:“外婆就不去了,外婆做好吃的等你回來吃。”
李源摸了摸兒子的頭,道:“去院子裡玩吧,我給你刻了把寶劍。”
李幸歡呼一聲,躥了出去。
婁秀忙在後麵招呼:“慢一點!”
到底不放心,又跟出去看了。
譚月梅看了眼隻顧盯著李源傻樂的小女兒,沒好氣道:“也不知誰才是湯圓他娘,有你這麼當媽的麼?”
婁曉娥嘿嘿笑道:“都一樣!”
李源看著婁振濤關心道:“爸爸,這個月去談話了嗎?”
打前年初,婁振濤每個月都要去進行一次談話,和那群知識分子一樣。
本來說的是對經濟建設出謀劃策,對現行的經濟提意見,或者批評。
在這點上,李源和婁振濤倒是意見一致,在座談時隻說好話,別瞎扯淡。
半年後,當初提意見甚至批評的人,將這一招稱作“引蛇出洞”……
像婁振濤這樣躲過大難的,為數不多。
現在提起,仍心有餘悸……
他點了點頭,又嘆息一聲,搖了搖頭道:“說一些……不著邊際的鬼話,可笑又可悲。”
“老爺……”
譚月梅擔憂的提醒了聲。
婁振濤苦笑道:“要是連女兒、女婿都信不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活的還有什麼意思?”
話雖如此,婁振濤還是叫上李源,去書房談話。
落座後,李源開門見山道:“爸爸,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內而亡。您的處境越來越惡劣,是時候想想退路了。”
婁振濤麵色震驚,看著李源緩緩道:“可是,能往哪退啊?島子那邊,也不是好去處啊。”
五六十年代,光頭下手不比這邊軟多少……
李源道:“港島。大哥不是在港島好幾年了嗎?爸爸,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您現在的關係,勉強還能護住婁家。可是把全家老小的命運,全都寄托在別人身上……萬一連對方也出了問題,那該怎麼辦?
您看看這幾年,多少高樓坍塌,也不過在一夜間。不如趁著現在還有機會,還有力量,光明正大的運作出去。
港島的環境不敢說有多好,但至少不會危在旦夕。當下這種氣氛不會持續太久,總有回返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