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波瀾不驚,寧靜致遠(1 / 1)

二十六、波瀾不驚,寧靜致遠   人說四十而知天命,五十而從心所欲。我現在看海,尤其是喜歡黃昏落日下,那一汪海的寧靜。又抑或,倚了一抹微瀾,靜靜讓神思隨海鷗起起落落,至遙遠的天邊。   我作為一個老男人,不光要具備生活的智慧,更要知性,才能平靜,能知天命而不庸人自擾,能從心所欲而在繁雜的世事中能進能退。   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詞句;   不要常常反悔,輕易推翻已經決定的事;   在眾人爭執不休時,不要沒有主見;   整體氛圍低落時,要樂觀、陽光;   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為有人在看著你;   事情不順的時候,歇口氣,重新尋找突破口,就算結束也要乾凈利落;   大海寧靜無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為外界變化所迷惑,不為內心的痛苦而悲傷。大其心以容天下難容之事,虛其腹以師天下可師之人。以平常之心處非常之事,坦蕩做人,謹慎處事。成也不喜,敗也不憂,讓心靈在寧靜中保持本真。以出世的心態,做入世的事業。相信一切終將過去,人世間的一切苦難都會被時光所湮滅。   沒有什麼可以讓海失去理智,海總是靜謐的,波瀾不驚。海浪拍打著船隻,世俗洗禮著人生,最後都不知道什麼是人該做的,什麼是人不該做的事情,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不要逢人就訴說你的困難和遭遇;在征詢別人的意見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講;不要一有機會就嘮叨你的不滿;   大海,聆聽著你,靜靜、久久地獨自聆聽著你。聽到你承接八方四麵之雲水襟懷的博大深精,聽到你淡薄名利笑傲江湖的榮辱忘盡;聽到你狂放不羈時的憤怒高亢,聽到你無與倫比的瀟灑溫情,聽到了你波瀾不驚的睿智沉靜……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中,其實都有著碧海藍天,隻不過在匆匆行走時難得駐足眺望,所以,在心田的壟間才滋生出了煩惱和浮躁的雜草,荒蕪了心的田原。而當我們麵對藍色的壯闊時,一下子心就像打開了海一樣的天空,緊鑼密鼓的海浪瞬間把心田滌蕩得澄明空凈,於是,重新啟航時,心不再會迷惘。   心有定力,才會遇事不驚;處之泰然,才能寵辱不驚。臨事須有靜氣,而心定方能靜,正如《大學》所言,“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什麼是心有定力?鄭板橋有詩雲:“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隻要持心正、定力足,就能不被外物所擾,不為外境所轉,既使身邊亂紛紛,也自能巋然不動。   定其心,以不變應萬變,不管環境如何變化,不管有什麼樣的風風雨雨,不受乾擾,不受誘惑,沉著應對,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所有美好都是短暫的,好花不常開,月亮不長圓,美女老矣,英雄氣短,皇帝不能萬歲,王公貴族不能長生不老,萬裡江山不能永固,萬貫家私不能保留……不如意事常有八九。   要想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首先要有一顆寧靜的心,收獲寧靜,就是收獲幸福。佛陀說:寧靜來自於內心,千萬不要向外去追求,愈追求,苦惱就愈多。放下過去的煩惱,也不擔憂未來,更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用寧靜的心來領悟,用平常的心去生活;用包容的心來善待,用感恩的心去生活。最好的心態是平靜;最好的狀態是簡單。不醉心於名利,不被名利所縛;不計較得失,就不會患得患失。欲望越多,束縛越多;欲望越少,自由越多,舍得舍得,有舍才能得。   大海也有波濤洶湧的時候,但它的內心深處,依然平靜。她這是在告訴我們,我們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即使你的表麵情緒難以控製,但在我們的內心,都要保持鎮靜的心態,去麵對現實。   站在浩淼的大海邊,你才感覺到,我們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身在喧囂的塵世中,給忙碌的自己一段茶韻書香的好時光,你悲,你喜,萬物依然在這裡,不來不去。生命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無法將匆匆的時光留住,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一顆大海般淡然寧靜的心,於淺笑安恬裡,靜靜執筆,將生命裡剎那的感動凝為永恒,在雲淡風輕裡書寫歲月靜美。盈一眸恬淡,許流年安暖,靜享那一份優雅的清歡。   海納百川,有容則大,靜水深流,虛懷若穀,沉澱的是生命的智慧與結晶,凝聚的是人生的滄桑與力量。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淡薄世事以洞明塵世,清心內斂以高瞻遠矚。淡看名利,淡看世俗,寧靜則是心靈的潔凈,寧靜是一種禪意。隻有心寧靜了,才能坐擁於潮起潮落間,看世事風雲變幻,我自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