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簡單生活是最大的滿足 從什寒回來,休整兩天,黎族人天然質樸的生活方式,一直縈繞在心間,翻看老子的《道德經》,“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才深刻地明白,越是簡單的越本真、越樸實、越美麗、越接近於道。越是簡單越快樂,越是簡單越幸福。簡單的心,如同虛空;簡單就是美麗,簡單就是明快,簡單就是本質,就是核心。簡單的人,如同自然,寧靜淡泊,人到無求品自高。 簡單的生活,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自然。一杯清茶,一篇美文,便勝卻人間無數。簡單的人生,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豁達與灑脫。 坐在陽臺,仰望天空,恰有一陣清雲緩緩流淌,行雲流水。低頭看海,如一藍色綢緞飄浮,寂靜輕柔。這不就是世界麼,多麼簡潔,空曠遼遠,淺色單一,空明無物。腦子裡閃現出這樣的一副畫麵,半畝方塘籬笆圍,柴扉一間傍樹下,二排清竹繞墻邊,三簇菊花暗自香,山徑僧人雲中來,借問農家今何時。好一個世外桃源,不食人間煙火,行走雲間,閑雲野鶴,坐禪論道的境界。任世事巨變,紅塵搖曳,總比得這世外方園,安靜入定,我是世界,世界無我,就如同行雲流水,自然清明,簡潔安寧。 哼著歌騎著自行車繞海前行。一隻覓食的海鷗在水麵上空盤旋,忽然發現了水裡的目標,收攏翅膀,直直地俯沖下來,鳥的尖喙刺破水麵,水花四濺,也不知道抓住什麼?抑或什麼也沒撈到,隻是一場徒勞。人生也是如此,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四處尋覓,瞅機會,逮時機,撈好處。 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不斷做物質加法,為家裡添置冰箱,買回電視機,配齊洗衣機,再買輛車。從一無所有的狀態到“全副武裝”的過程,確實能給人幸福的感覺。但現在,物質空前豐富。在一個萬物俱備、什麼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質很難再刺激我們的感官,讓我們獲得長久的滿足。這些年,隨著地位的上升,收入的增加,物質的豐富,生活卻充滿著壓抑,鬥爭中充滿著焦慮,人之間的爾虞我詐,小人的搗蛋,心裡很不清凈,睡眠越來越差,入睡難,睡好,睡久也難。總是似睡非睡,一點輕微的觸動、過往的車輛,人的說話聲音、城市不斷閃爍的光線、都會讓我無法入睡或者醒來,每日,白天沒精神,無精打采,熬著不順心的日子。 人生不盡是繁華,鮮花,榮譽,掌聲的包圍,當一切華麗轉身以後,長久陪伴著自己的是更大的落寞和空虛,這時候的你,需要的是慎獨慎行。追求虛榮的人就像是夜鶯,在黑夜裡披著華麗的羽毛,自以為美麗繁華,其實是在無光的黑暗中聊以自慰,毫無意義。而慎獨恰恰是人生中必要的一種情操;慎獨是人生中必要的一種修養;慎獨是人生中必要的一種自律。 流淌的水,兩岸是緊握的人間璀璨年華,卻無可奈何流水去,一點也抓不住,那麼多美好的東西不屬於自己,隻有置身中間,水與水的交融、碰撞、流淌是自己的本質,無所謂歡愉與感傷。人也一樣,我們傾其一生的精力來應對一個個聚散,來攝取一個個生存的物質條件,經歷一場場人生的悲歡離合,勝利與失敗,在得與失,嗔與貪,愛與恨……我們傾盡所有的才情來演繹這一場人生大戲,直到落幕,有的圓滿,有的遺憾,有的優雅,有的落寞,有的悲壯,有的淒涼。 總想離開這樣的環境,遠離有人煙的地方,到清凈無為的世界中去,騎著自行車,沿海漫遊在小鎮。 這是一個規模不大的小鎮,騎車十五分鐘可南北走過。路的兩邊,除了新開發的小區,有著各種特色的樓盤外,街道兩邊大多是平房和二層樓,零零散散分步著超市、餐館、零售店、椰子攤。路上屈指可數的幾個行人,也是慢慢的走著,當地人大多曬得黑乎乎的,外地來的遊人,早己厭倦了城市,更看不上這小鎮,都擁擠在海灘上戲謔。在這裡,時間仿佛停頓了一樣,時光靜好,日子悠閑。 這樣的街道,我每天穿過好幾次,自己都不清楚去乾什麼?過往什麼?尋覓什麼?這也正符合我現在脫離過去,還不知道未來的實際狀況。也懶得去想,隻要能忘掉夢魘一樣的過去,去那都無所謂了。現在隻想遠離城市和那幫小人。似乎隻有這樣,才能擺脫那個鬱悶的自己。 我住的房子是一座新開發的小區,南北通透的樓房,房子五十餘平方米,我的房間陳列其實很簡單,一房一廳,一張床,一張藤椅,一張小桌子,一個小廚房。衛生間沒有熱水,質量很差的抽水馬桶,水管總是轟隆隆地顫抖一番,還沖不乾凈。添置了鍋碗瓢盆,被子床單等一些生活用品後,我就簡單入住了。房子原來配置的電器,大多是假冒偽劣產品,電磁爐用一周壞了,燈一個月後陸續不亮了,馬桶開始漏水,要揭開蓋子用手將飄木拉上來,才能止漏儲水。小區是新開發的,表麵上白墻,青瓦,綠蔭,倒也乾凈。院子裡植滿了花木,有椰子樹、月季、木槿、蔦蘿和芭蕉等熱帶植物;中間夾雜著眾多我叫不上名的花草;院子的中間是一個露天遊泳池,緊挨著食堂。院子裡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卉,四季常青,天天花開,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和環境,有了梧桐樹,還怕沒鳳凰,海上有水鳥,院裡有麻雀,斑鴇等鳥兒光顧,樹枝墻頭上跳跳躍躍,嘰嘰啁啁,天氣晴好的清早,我沉睡中的一雙耳朵經常被脆亮的鳥叫聲貫穿著,催我早起。 每天,院子裡的自然聲樂喚起人心裡最原始的琴弦,遠處海濤碰擊,浪花飛湧,如低沉的號角,斜風細雨,一聲聲,一滴滴,如琴弦如泣如訴,三兩聲狗吠,鳥叫蟲鳴,知了聒噪,高中低音合唱。 一間房,一張床,一簞食,一瓢飲,已足夠。 如果一個人清楚了對自己來說什麼是最為重要的,就可以乾凈利落地砍掉那些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與其說是“化繁為簡”,不如說是“刻意放手”更為貼切。 在新的時代,比起金錢和物質,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麵的充實感。從實物中獲得的滿足感隻能持續很短的時間,但是我們寶貴的經歷以及從中獲得的知識,將永久地注入我們的生命。 白天,看海、聽海、品海、思考海、寫海。 黃昏,天色開始變暗,夕陽賴著依海的白雲,白雲在遠處低垂在海裡,白雲融合在夕陽光輝裡,形成火燒雲,近海處,變幻著淺藍紅,橘黃紅,紫紅,在深入海的部分,有墨紅,綠紅,太陽再往下墜一墜,把剩餘的熱情都送給了它的情人,雲兒,雲兒像是害羞的小媳婦,臉被染的羞紅,綻放著東一朵幸福,西一朵快樂。天空盤旋的鳥兒,不忍離去,盡情地飛翔,淘氣地追逐著寂寞的餘輝,釋放著自由的野性。 我在風中佇立著,和鳥兒一樣,貪婪地享受這著這一切。遠方的夕陽,灑滿半邊天,海上波光粼粼,似乎還殘留著一些殘陽留下的溫暖的氣息。周圍,除了空曠,還是空曠,高的,低的,遠的,近的,大的,小的,都漸漸淹沒了。 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那麼的美,那麼的寧靜。小區離海不遠了,我住四樓,被高聳的椰子樹擋住視線,登上五樓,海灣和沙灘就在近前。我才明白,四樓比五樓每平方米少一千多元的緣故。有時海上的帶著濕度的風會長時間光顧這座小樓,催著人抬眼眺望,不要忘了大海的存在,遇上下雨天,躺在床上可以清晰聽到雨點落在芭蕉葉上的清脆滴答聲,樓下和附近各種植物都發出歡快的聲音,這類聲樂是在我過去的環境聽不到的,也是追求燈紅酒綠生活裡感受不了的。 吃飯也很簡單,早晨,在食堂,買一碗豆漿,一碗稀飯,一個饅頭,一根油條,4元錢搞定,中午買一條魚,清燉喝湯,外加一碗米飯,15元錢,晚上,我在大街小巷的市場中尋覓,留戀於生活濃濃的氣氛裡,在餐館,路邊小吃店,大排檔裡,品嘗著各種各樣生活的味道。隨心所欲,牛肉麵、炒河粉、米線、湘菜、包子等,都是我選擇的一份喜愛,找到了一種自由的感覺,打開一瓶啤酒,燈光搖曳,喜歡坐在街角的椅子上,昏黃的街燈下,安靜地看著路上的人來人往,一切都自然得那麼理所當然。 海,藍給自己看;天,澄明給廣褒的蒼宇;風,徐緩地輕拂一切;水澤被萬物而甘居最下。陽光照耀萬物而不分貴賤。空氣彌漫天地而似乎沒有。土地生養萬物而似乎最賤。人,也要簡單才能自在。我們常常感覺到自己很累很緊很重,因為在人生的旅程中,名利、權勢、錢財、美色等等包裹著自己,負荷越來越重,不能像期望的那樣,心底澄明,心如靈泉,我們總是被物誘惑,被利熏蒸,被事牽掛,卻忘記了,回歸自然,追求真善美,置身簡潔,才是真正能夠走得最遠的生活。一個懂得看破放下自在的人,他的生活目標不在於超越別人,而在於懂得聆聽自己的內心,至少要明白自己應該承受什麼,應該擺脫什麼,希望得到什麼,又必須放棄什麼。我們的一生中若能遠離浮躁和虛華,保持心靈的明凈與淡泊,將生命的蔚藍從容地展示給自己看,那一定是領悟了人生的真諦了。漸漸明白:人生,總會有許多無奈,希望、失望、憧憬、彷徨, 哲人康德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隻有兩種東西最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二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忽然可以簡單地快樂起來。有時候快樂是一種能力,有時候快樂隻是一種很簡單的態度。在大海與沙灘上,在雨瀝和清風裡,在藍天與陽光下,我的心漸漸安寧下來。 快樂很簡單,無求。幸福很簡單,知足。世界上越是復雜的問題越有一個簡單的解;越是大的道理越是簡單而樸素的。為學日增,為道日減。把書讀厚是一種智慧,把書讀薄是一種更高的智慧。成佛很簡單,心寬;成魔很簡單,心窄;上天堂很簡單,善良;下地獄很簡單,邪惡;佛教很簡單,緣起性空;儒學很簡單,仁;道教很簡單,無為而無不為;基督教很簡單,愛。 簡單近乎道。隻有近“道”的人,才能真正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才能做到率真,活出真我。美的最高境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經歷百年風雨,仍有一顆不染塵埃的心。生活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簡單近自然。萬物由心生,生活隻是心的另一麵鏡子,照見的永遠是自己的心。身隻是個皮囊,是為內心所用,而不是用來裝飾的、包裹的、享受的。顧身不顧心,是動物的本能,是低級的;修身不修心,是感官的、淺薄的、低能的;養身不養心,是渺小的、本未倒置的、沒有未來的。隻有觀照自己的內心,看好自己的心,不改自己善良美好的初衷,便是生活的主宰,人生的智者。人世界紛繁復雜,隻有智者發現真諦,美麗的花園裡開滿春花,芳香沁人,但是缺少一份欣賞的心情再美也是徒勞。身旁的珍寶堆滿,但是沒有發現美的能力,隻能是暴珍天物。我們如何還原現象的本質?其實“最有效的工具往往是最簡單的”,用的往往也隻是常識而已。高僧說:平常心。 人生很簡單:一切皆虛幻,快樂才是真。有人說:“科學很簡單:幾個公式解決了。近代物理學的發展更是驕傲的宣稱,“對於那些超自然的現象和其可能的解釋,我們大可不必理會,用奧卡姆剃刀原理將其統統剃除掉。”(霍金語)簡單明晰之中,無疑蘊藏著宇宙的'大道'。” 自然很簡單:天地日月,土木水火金。一生二,演化大道,大道無痕,大宇無疆,大愛無痕。簡單的世界,自然和諧。簡單是美好的,是最具智慧的。真水無香,至人無夢。無很簡單,生萬有。空很簡單,容一切。簡單的生活蘊含高深的哲理,簡約的文字勝過繁冗的筆墨,李白的短詩傳千古,司馬遷的《史記》,短短數萬言,道盡千年的悲愴,簡樸的生活更能體味人生的快樂。寫文章要惜墨如金,做人要乾凈利落,處世要忠厚率真,一切都是這麼簡單。 老子簡樸,莊周超然。至簡是一種大道,也是一種至美。弓與夫子談論子桑伯子:“居敬而行簡,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不亦大簡乎?” 簡單,樸實無華,最美和最傑出的雕琢,是大自然不事雕琢的山山水水,現在是百看不厭的旅遊景觀,卻能更動人心,久經不衰。蘇軾言:“人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 簡單,老子說“無為”,佛曰“空”,近乎無求無欲。有朋友在山上有別墅,炫耀它的豪華氣派,住好舒適愜意,勸我也買一套,享受山中的野趣。我向他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和尚請教師傅,問:“我們粗衣淡飯,俗人華衣美食,我們每天靜坐清修,俗人天天歌舞升平,紙醉金迷,我們做苦行僧圖的啥?”師傅回答:“欲望過多心熾,物質過多心累,錢財過多睡不好覺。導致糜爛和心窄耳塞。我們看似什麼都沒有,心卻清明,看天是天,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吃飯飯香,睡覺無夢。你看這天上的明月,就是我們隨時都擁有的。”這個故事意味深長。無所求才有所得,這是天地規則。無求,才有虛空一般的胸懷,才有了博大的視野。一心想著成功,必定失敗;一心追隨欲望,必成欲望的奴隸。 一個朋友說得好:一個人占有得越多,就被占有得越多。你占有了好身材,但每天不敢多吃一點油腥。 你占有了好臉蛋,但護膚品和彩妝擺了半墻。你占有了房子,但做了20年房奴。你擁有了手機,但從此變成了手機奴。 這個世界,沒有無成本的占有,你所占有的東西,同時也在占有你。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簡單,是化繁為簡,以簡馭繁。回歸自然,去回歸那天地的大美和真與善。如莊子逍遙遊,如佛祖無一物。心靈就會幸福而清靜。簡單是一種超達,一種經歷繁復後的超然與豁達。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是回歸自然,返樸歸真,以不變應萬變的精深。 簡單,是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愛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簡單,是一種寬廣,一種大氣,一種明快,一種曠達,一種閑適,一種與世無爭,卻又無為而有為的大美。 從“厲行節約”到“主動選擇簡樸” 從北歐國家的富裕階層依然過著簡樸的生活就可以看出,這屬於他們的“主動選擇”。他們在物質上雖然簡單,精神上卻非常富足。將時間與金錢投入到積累人生體驗和感受上,而不是消耗在對物質的追求裡,就會收獲精神層麵的富足。而一旦養成簡單的生活習慣,就會享受其中。 從“擁有金錢”變成“擁有時間” 無論是渴望金錢還是時間,都要弄明白自己到底“為什麼想要”,並能輕鬆駕馭;如果不知道追求、擁有他們的目的,得到再多也沒有意義。 與其追逐地位的提升,不如追求自由 如果一個人在公司得到提升,我們一般會認為他擁有了更高的地位,在一個充滿競爭性的環境成為最後的贏家,但同時你要知道,他也可能會麵臨更多的工作時間、更復雜的人際關係、更大的業績壓力。如果你換一種思路,隻要你的工作能夠令你充滿成就感,並且可以讓你在自己的專業上不斷成長,那就是正確的選擇。 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活得越素簡,越能聽見內心的聲音。生活越是素簡,內心越是絢爛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