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號,《彗星》後期全部製作完畢。 【恭喜完成《彗星來的那一夜》影片製作,總完成度91%,獎勵不再變化】 呼~ 路平安鬆了口氣。 91%,和殺青時候比折損了2%,驚險過關。 這2%折損在哪兒路平安是知道的,基本就是在個別鏡頭以及臺詞,還有占比比較大的最終調色階段,這就和當時的燈光以及後期的手法有關係了,要是讓張一凡這大牛操刀,估計這2%可能不會折損,甚至還能上揚一些,除了這些外,音樂也沒有百分百相同。 所以後期製作和音樂也得多學學。 細節決定成敗,想要超越,每個環節都得精通。 影片過關,路平安目光看向獎勵。 【語言學習十倍增幅卡(時效三個月)】 路平安很快就知道,所謂時效三個月是從他開始使用計算,三個月後效果消失。 具體功能是可以讓他的外語學習速度增加10倍,隻要是外語都可以。 至於三個月能學多少,這就得看個人原本的天賦和努力程度了。 他覺得自己努力三個月,流利英語肯定是可以解鎖的,在這基礎上,沒準還能再入門一到兩門外語。 還不錯,正愁出了國門張不開嘴呢。 收下獎勵,路平安決定等事情忙完後就開始用功學習。 剪輯完後,第二天《彗星》的看片會就開始了。 這次看片會沒有《尋槍》那樣的架勢,隻是最標準的中影領導階層的審片會,而效果,也在預料之中。 90分鐘後,韓三品首先鼓掌:“不錯!真沒想到區區35萬就能做到這種程度。” 他是看過劇本的,現在看到成片後便覺得,路平安的成片比劇本還要驚艷許多。 成片和劇本的差別就在於剪輯、表演、配樂等方麵的各種烘托,讓片子的驚悚懸疑感十足。 同時“科學”這事兒本就是帶有細思恐極效果的。 所以現在看過劇本,又了解過相關科學知識的韓三品很是滿意。 而這也是《彗星》的特色,超低成本,做出大片的感覺。 隻是誇贊後他也說了一些問題:“這片子的觀影門檻會比較高,比較挑觀眾。” 這話也讓在座的其餘中影領導認可。 畢竟電影裡關於“平行時空相乾”等概念交代的很清楚,整部片子的節奏也很好,隻要看下去,對他們來說看懂,並體會到其中玄妙的樂趣並不難。 片子質量極佳,懸念做得很足,最後又是路平安標誌性的“細思恐極”。 相信路平安通過這次確實能把招牌立穩,他的影迷也會更加忠實。 但他們也知道,大多數觀眾的鑒賞水平是不高的,觀影偏好也更傾向於輕鬆的電影。 爆米花電影和文藝電影二選一,至少八成人會選爆米花電影。 而《彗星》沒那麼文藝,但也絕對不是爆米花,更不是什麼輕鬆的愛情、喜劇等熱門題材。 雖然有許多年輕人喜歡的演員加盟,但起決定性因素的依舊是影片題材。 所以大家對票房的期望都不太高,起碼沒高到認為能和《調音師》比。 當然也不排除路平安的票房號召力發威,但這種事肯定不能納入計劃中。 不過大家也知道,票房預期沒那麼高其實根本不是問題,畢竟成本低嘛,而且不是一般的低。 所以事情也就定下,接下來是怎麼合作的問題。 路平安已經想好了,這年頭沒有院線,國內第一批30條院線還得在明年6月才被批準建立,沒法和後來院線那樣直接談發行。 現在全國總共1500塊大銀幕不到,影院又是上頭管整體,下頭諸侯製。 沒有中影上影等大型國企介入,一般的片子想要全國上映真的不容易,就是上映後票房分成也不會那麼容易拿到,走個賬,花個半年一年是常有的事,一開始華誼不就吃了這個虧麼,直接搞得資金鏈差點斷裂,差點決定不搞影視了。 所以想要省點麻煩,目前就必須拉上中影,有韓三品這個“叔”在,再加上和中影利益捆綁,能省太多事了。 上次《調音師》就是這樣,中影有投資,且承擔所有發行任務,那是從上至下鋪出去的全國上映,一切順順當當,要是自己來或者找別的差一些的公司,可得麻煩死。 於是開始談分成的問題。 要談分成,那製片成本肯定不能按35萬算了,得加上路平安的編導片酬和特效費用,路平安依舊喊了50萬的編導片酬,特效很少,就一個“彗星”,路平安喊了15萬,湊了個整,剛好100萬。 韓三品直接同意,100萬成本實在不高,編導片酬也這符合路平安現在的編導身價,甚至還便宜了一點。 最終中影和路平安達成合作,首先定下的是100個拷貝盤,放在目前來說也就是四分之一左右的全國起映標準,以京城為主,輻射北方以及沿海幾個主要城市,這些成本折算進入總成本,於是比例成了五五開分成,比上次四六分要好了一些,之後根據成績再確定擴大多少規模,多出的成本依舊按這個比例各自承擔,中影可以先墊。 而這隻是發行,並不涉及其餘版權。 合作聊完,韓三品接著問:“這片子要不要送歐洲三大?” 路平安點頭道:“後天就會送去柏林。” 說起柏林,韓三品又問:“這次你的短片也要再去柏林沖獎對吧?” “對。” “有把握嗎?” “不清楚,但我覺得新的短片質量是要比《調音師》短片好的。” 韓三品當即便道,“那這片子就定檔柏林電影節之後好了,要是你在柏林再拿獎那就借個東風,要是沒能得獎那就提前做個看片會。” “那就勞煩韓叔安排了。” 。。。。。。。 “我走了,你漫遊別忘了開。” 機場,又一次送胡清泉去柏林送片之前,胡清泉對路平安笑著吩咐。 “知道啦,你也注意安全。” “回去吧,忙你的去。” 胡清泉笑著轉身,直到過了關路平安在離開機場。 回到家裡,路平安規劃接下來的事。 《彗星》總計用了35萬,讓路平安好好練了一次手。 未來這片子能打出多少票房和利潤不知道。 但最壞的打算路平安已經做好。 大不了就是虧嘛,又能虧多少錢? 不過考慮到自己畢竟是一個導演,想要出頭,必須要在票房和獎項兩件事上做出成績。 那麼下一部片子就必須得考慮實際的問題了。 還是那個問題,沖獎,還是票房? 路平安沒怎麼猶豫就選了票房。 都快2002年了,以後對於導演的票房成績會漸漸成為主流。 你能賺錢,伱就是牛筆! 至於沖獎,當然也重要,所以路平安決定下一部商業片後再看情況要不要開文藝片大電影。 回到下一部商業片。 在國內搞破億票房就算了。 現在市場就這麼點,馮大炮年末的號稱三千萬成本的《大腕》也隻能打出4000多萬的成績,所以票房破億什麼,路平安是不想的。 除非他搞一部噱頭極大的大片。 但大片不是誰都能搞的,手裡光有特效還不行,這個年代搞大片,講究的是演員陣容、人脈、導演號召力。 大牌明星,加影院排片支持,再加導演口碑,這些才是票房破億的基礎。 這樣成本就太大了,市場又小,所以還是等以後再說吧。 國內的沖擊超高票房是做不到了,好萊塢那邊倒是可以。 不過這得等頂峰娛樂5月的《調音師》成績出來後再聊。 所以接下來國內的下一部電影方向也就清晰了。 《彗星》這種小眾片拍過一次就好了,未來票房成績不錯的話,倒是能繼續搞一搞這種超低成本的片子。 但這也是之後再說的事。 所以下一部就搞個大眾點,大家都愛看的。 成本不用太高,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最多四五百萬以內,喜劇、愛情都行,最好能帶一些腦洞,延續他身上“與眾不同”的招牌即可。 至於票房,路平安期望也不高,比《調音師》好就行。 這樣一來,有兩部高票房電影,他身上的賣座導演標簽就能立穩了。 如此想著,路平安開始選片。。。 到了晚飯時間,顏丹晨來了。 又是個半個多月沒見,甚是想念。 顏丹晨也一樣,她特意先逛了菜場才來的。 “猜猜今天吃什麼?” “是排骨嗎?” “不是,是酸菜魚啦。” “哇,我喜歡!” 顏丹晨的手藝很不錯,就是做飯總喜歡放辣椒,湘南妹子的DNA已經被刻印上辣椒了。 一頓飯吃得很是暢快,飯後兩人一起洗了碗,接著躺在沙發上看電視。 電視裡播放的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10月22號播出的電視劇,現在已經播完一輪,但這片子很受歡迎,第二輪無縫接檔在別的臺開始播放了。 馮遠征老師估計這會兒頭疼地要命。 “你以後會家暴我嗎?” 懷裡的顏丹晨忽然問道。 路平安反問:“怎麼算家暴?” “就是打我啊。” “啪啪啪的那種嗎?” “對啊。。。咦你好下流。” “喂,女人,你在想什麼。。。” 電視裡家暴,電視外也“家暴”。 安家和其實換個思路就能很愉快的。。。
四十五 合作,家暴(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