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周多時間,路平安和主創們連續跑了四個節目。
四個節目都是老美頂級宣發口子。
路平安說的話都是和在奧普拉節目上差不多的。
差不多的劇本,一樣的以營銷為主。
無論節目還是相關媒體,大家都很配合。
製片方有好萊塢六大,就是這麼豪橫。
當然市麵上的爭議也是越來越大。
因為路平安上的節目還沒播出。
直到上映前四天,幾個節目也陸續播出。
路平安再次放出“豪言”的舉動,這才令市麵上的風氣為止一頓。
實際上北美民眾和全世界各地的差不多,都是比較容易煽動的。
先前熱度那麼大,很多人都以為這電影就是為“同”宣傳的電影。
現在節目出來,熱度再次上升,許多人這才真正意識到,原來這是一部路平安導演的,不一樣的電影。
路平安大家熟悉啊,他的電影都很牛。
所以這部“同”的電影,也許真的很好看?
於是無數人有了進入電影院的想法。
當然,這也隻是暫時的宣傳效果,最終風氣會如何變化,還是得看電影本身。
而隨著上映之日的臨近,最終的宣發戰也隨之而來。
接著便是各方角力。
支持的不支持的。
同的,不同的。
喜歡愛情片的,或者別的影迷。
接著是各家電視臺。
借著題材和政治議題比較貼近的口子,各方開始報導。
幾天下來,無數影迷們紛紛把目光聚焦到上映之日。
一時間《斷背山》這部文藝片還真就成了今年聖誕檔期的一匹奇葩黑馬。
瓦茨伯格樂不可支,說這麼些年來,今年的聖誕檔期最特別!
以往瓜分熱度最多的都是喜劇、科幻或者動畫等等一些符合氣氛的電影。
今年居然混進去一部藝術品,而且還是同x愛情電影!
雖說以往聖誕檔期也都是奧斯卡提名前最後的上映窗口期,這個時期藝術片同樣紮堆。
但像《斷背山》這樣熱度的,還真的是很罕見的。
也不能說罕見,而是好多年都沒這種情況了。
瓦茨伯格感慨:“記得我小時候,那時候哪像現在這樣到處都是爆米花電影啊,大家看電影談論的都是藝術。”
胡清泉笑著反問:“不是談論女明星?”
瓦茨伯格:“談論女明星總比談論同x好啊,你看今年這情況,不知道的還真以為老美變天了呢!”
眾人哈哈大笑,為《斷背山》熱度爆炸而高興。
路平安聽後則是悚然一驚。
沒想到瓦茨伯格居然還是個預言家!
他盡力裝作自然地附和:“說不定過個十來年真會那樣哦。”
“哈哈lu,我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真要那樣的話,美利堅就完蛋了。”
這還不是預言家?!
眾人聊著,時間也差不多到了,主創們開始進場。
今天是12月9號,和原時空一樣,《斷背山》在今日首映。
《斷背山》作為金獅獎影片,當下在北美的熱度和爭議極大。
這對公關奧斯卡來說簡直優勢巨大。
所以片子既然要高調沖擊奧斯卡,首映自然不能悄咪咪地進行。
於是紅毯、記者等牌麵就給安排上了。
在這件事情上,影片投資方之一的派拉蒙是主要推動者。
原因也很簡單,派拉蒙方麵的德伯勞頓想要顯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因為當時項目立項時候,是路平安尋求一家好萊塢六大合作,最終隻有派拉蒙同意,不過這也隻是他們獲取《電鋸》和《潛伏》等小成本電影投資份額所順帶的。
也就是說,當時他們壓根就不看重這電影,主要目的還是《電鋸》。
現在,《斷背山》拿了金獅獎,版權報價已經可以有50%左右利潤,再加上當前熱度極大,派拉蒙的德伯勞頓便一改態度,站上臺前,讓所有人知道,我德伯勞頓,慧眼識珠!
對此路平安絲毫沒有意見。
拉他們進來本就是為了沖獎之路保駕護航的。
現在人家這麼積極,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接著影迷、記者、影評人以及主創們一一進場。
人群中,不少國內記者也懷揣著期待進場。
《斷背山》在北美高熱度和高爭議自然也傳回了國內。
大家有期待也有擔憂。
期待的自然是電影能不能讓老美民眾和那些奧斯卡評委們滿意。
擔憂的就是電影上映後會不會真的進一步擴大爭議。
路平安畢竟是中國人。
要是爭議繼續擴大,路平安處境會進一步惡化。
這可是國內唯一一個真正闖進好萊塢的大導演,可不能就這麼折了。
不過大家的擔憂,似乎在候場時候起就開始消散。
來自新浪的小曾又一次豎起了耳朵,仔細搜集周圍老美觀眾的言語。
“路平安這次的電影肯定不會差”
“能拍得好蝙蝠俠的能差到哪裡去.”
“我喜歡路平安,他比那誰男人多了,是個硬漢!”
“硬漢就算真的拍同x電影,那也肯定超級酷”
現場大多都是路平安的影迷。
《電鋸》《蝙蝠俠》等電影的影響不是蓋的。
再加上路平安在這幾天的節目裡再次強硬了一把,影迷們自然要表示支持。
於是國內的一些記者們便有了一種錯覺:路平安在好萊塢簡直就是超級明星!
當然最重要的是,有這麼多外國影迷支持我們家路平安,這種自豪感簡直無以言表。
所以小曾此刻很是有些激動。
但同時他也有不少擔憂:這些人,莫不是演員吧?
就像國內那樣,反正隻要是提前招呼過的,甭管片子好壞,首映出來的報導全是好評如潮.
小曾覺得還是冷靜一些比較好。
先看電影,明後天再看影評。
路平安再有錢總不能把老美媒體都搞定吧?
如此想著,電影開始.
兩個多小時後。
小曾輕輕抹了一把濕潤的眼角。
然後再次觀察身邊的老美觀眾。
大家的神態都和他差不多。
顯然,想擋住來自斷背山的深深震撼,的確不容易。
好電影啊!
小曾不再懷疑這些人是不是演員的問題。
就算他們是演員,那我現在也是了!
隨著燈光亮起。
小曾和其餘人一樣,給前方走上臺的路平安最真摯的掌聲.
。。。。。。。
“1997年10月13日,普利策獎得主安妮普羅克斯的短篇《斷背山》首次刊載於《紐約客》,隨後則由作家拉裡麥克默特裡和黛安娜奧薩納改編為電影劇本。劇本曾數次輾轉,包括格斯範桑特和約爾斯梅切等都先後拒絕接手的這部低成本片子,最終由製片人瓦茨伯格和胡清泉於2002年花了300萬美元接下,由中國導演路平安在2004年執導拍攝,有趣的是,路平安的生日也是10月13日.感謝路平安導演給世界帶來的美妙旅程。”
“路平安說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我認為是說我們心中都有一份這樣的愛,這裡麵包含了種種,炙熱璀璨的心動、愛而不得的痛苦、不得不舍的酸楚、回首往事的感慨,組成了那座延綿不絕的“斷背山”,它矗立在我們心裡巋然不動,任何時候遠遠望一眼都會瞬間想起心裡曾經燃燒的那團火。而即便心裡沒有那麼一座山,也多少有過對它的那麼一些向往和期待吧。”
“中式的內斂含蓄遇上西部牛仔的愛情,路平安繼《蝙蝠俠》後,再一次讓人見識到了中國導演的強悍能力”
“沒有宣揚同性x,也不是單純地表達愛情,而是在述說著那些遠去,或者向往的東西.”
“年度最美電影,沒有之一。”
“《斷背山》或許就像是路平安導演說過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我想,現在不是討論它該不該出現的問題,也不是討論它值不值得一座奧斯卡小金人的問題,而是奧斯卡歷史上必須得有它.”
“.”
《斷背山》上映後第二天,各類影評便出來了。
媒體們或是轉載,或者原創。
很快就擊碎了所有爭議。
雖然依舊會有人覺得電影“惡心”,畢竟電影裡的確有男男那啥的場麵。
但相對於電影的宏觀主題,這些就成了細枝末節。
而大家更關心的,就是那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隨著電影口碑的持續發酵,這句話,也在朝著成為“名言”的路上狂飆。
總之,此刻《斷背山》正在盡情發揮著它該有的影響力。